太平天国的天朝圣库之谜

理想吕 2024-12-03 08:18:59

同治九年七月廿六日即公元1870年8月22日,刚刚上任两年的一品大员、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多名护卫陪同下,由自己督府的侧门回家时,被张汶祥以利刃刺入右肋,次日陨命,时年49岁,这个就是清末著名的“刺马案”。

马新贻深受慈禧太后信任,从闽浙总督调任两江总督,有两个重要使命:调查湘军裁撤之后,数年来仍然滞留在两江地区的势力。

另一个,就是太平天国圣库即天朝圣库的下落,按照清廷掌握的信息,这是一个规模惊人的巨大财富,但在1864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被湘军攻破后,这些财富却忽然烟消云散。

彼时,镇压南方太平天国、北方捻军十多年的清廷,在财政上已经山穷水尽,如果拿到天朝圣库的巨额财富,不异于久旱逢甘霖。

那么,清廷朝思夜想的太平天国圣库,到底是否存在?规模究竟有多大?最终又都哪里去了呢?

NO. 1|壹早有奉献传统

早在道光二十四年即公元1844年,洪秀全就和冯云山等人在广西山区各地传播拜上帝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持续多年的传教活动既需要信徒,更需要足够的财务支撑。

早期的团队中,的确有许多像杨秀清、萧朝贵这样的贫困农民和烧炭工人,但也有很多富裕人家甚至大地主。

比如胡以晃是太平天国中最富有的将领之一,他的家族在广西平南、藤县和金秀瑶山等地拥有大量的田地和林场,每年的收租达到4800石‌‌。

在洪秀全的鼓动下,胡以晃不仅变卖所有家产、奉献给拜上帝会,而且还发动族人亲友千余人参加1851年金田起义。

韦昌辉、石达开等人虽然没有胡以晃的巨额家财,但也是本地的富裕大户,他们奉献所有家产,既是太平天国早期的资金来源,也是形成全员奉献、不留私财的基础。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沿途作战,虽然不收沿途乡民的税赋,但却有另外两个收入来源:

强迫各地富裕大户纳捐,如果不从便会全部抄家充公。

定都天京(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后,在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设卡收税。

NO. 2|贰最终形成规制

太平天国顶都后,便以法律形式实施最主要的财政政策——“圣库”制度。

在这套制度和法律下,军民人等不得保留私人财物,各营各队除保留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资外,其余资产全部要上交“圣库”,也就是天朝圣库。

前面聊过,起义初期,圣库的物资主要来源于起义军民变卖家产、自带粮食为主。

后续太平军转战十多个省份,不仅在战场上获得大量战利品,而且通过收缴乡村和城市的地主富户、清朝官员等等,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

这些财富可不止是武器弹药、粮食布匹,还有许多金银财宝、园林豪宅等等。

尽管太平军在早期时宣传不用缴税、不用纳粮、均分田产,但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逐步稳固、圣库制度的逐步完善,控制区域内,也开始向农户征收田赋、对商户征收工商税等各类课税。

为了保证普通军民不敢私藏金银或者其他财物‬,圣库制度是非常严厉的,

如果私藏一两黄金或者五两白银以及等价值的其他财物,斩立决。

NO. 3|叁风闻规模惊人

太平天国的绝大多数财富都是集中在一起的,分布在天京的几处仓库,由重兵把守。

按照清廷尤其是慈禧太后接到的密奏以及战争期间的民间流传,天朝圣库的财富之巨,不可想象,比如当时就有“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的说法。

公元1863年,湘军包围天京并彻底切断了部分太平军与天京的联络及救援。

彼时湘军派出大量奸细渗透进入天京,重点打探的信息不仅包括兵力部署、粮食储备,还有天朝圣库的分布位置和规模。

按照流传最多的说法,位于南京水西门的天朝总圣库里就有1800万两白银,另外在其他的衙署里面仍有若干未知。

如果笼统估算金银珠宝、名玩古董,至少折合白银4000-5000万两。

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黄金重度爱好者。

由于洪秀全曾经多次接待过英国等列强的使者,所以有些信息是有其他人的回忆录或者书信进行描述的。

比如洪秀全头戴的纯金王冠重达八斤,身穿的龙袍也是由金线织成的,连龙袍上边的纽扣都是镶着宝石的金疙瘩。

比如天王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几乎都是用金子做的。一次,英国使者进天王府拜见,正好碰见天王用膳,装菜的是六十四个黄金大碗,夹菜的是近一尺长的金筷子。

这些不仅折射出天朝圣库不仅真实存在、规模惊人,还反映出太平天国定都后的巨大隐患:财富分配。

天朝圣库在受教财物时,是共有的;在分配、使用和享受这些财物时,却是少数人私有的。

NO. 4|肆纯属子虚乌有

有意思的是,1864年天京被攻破后的圣库去向。

1864年7月3日,湘军攻占天京城外最后一个据点地保城即龙脖子,从而能够居高临下, 监视城内动静。

随即湘军在龙脖子山麓修筑炮台数十座,对城内日夜轰击,压制太平军的炮火,掩护挖掘地道,并完成了攻城的各类准备。

7月19日晨,湘军担任主攻任务的部队齐集太平门外,中午时分,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湘军蜂拥而入。

尽管太平军纷纷以枪炮还击,用大桶火药泼洒,虽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没能挡住湘军的攻势。

当天傍晚前后,天京全城各门均为湘军夺占。

李秀成(太平军忠王)、幼天王(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等人,也在随后的日子里陆续被湘军俘虏。

重点是,作为湘军统帅、十分了解太平军的曾国藩,却在呈递清廷的战报中,对太平天国圣库只字不提,于是,慈禧太后只能借兵部等之口,亲自过问。

曾国藩只得再次上奏、明确表示:天京城破后,巷战仍然十分激烈且城中大火多日不灭,搜查了三天也没有找到所谓的“圣库”‌‌。

最后,曾国藩还搬出了俘虏李秀成,并借李秀成之口——他有一份降书,向清廷解释,自从1853年洪逆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就已经名存实亡,财富全部被洪秀全及其嫡系私藏‌‌并在数年中转移和挥霍了。

这也是个理由,比如洪秀全大规模分封的情况,后期发展到“两广之人,皆封王,达两千七八余人”。

这么多王爷,还真就特别花钱——这个理由至于清廷尤其是慈禧太后信不信,那就不是曾国藩能决定的了。

NO. 5|伍钱从哪里来

湘军的总兵力在鼎盛时期约为12万之众,如果加上从湘军衍生出来的楚军和淮军等各类武装,广义上的湘军总兵力多达30多万。‌‌

所以天京城破的次月,曾国藩就主动向朝廷上书:裁汰湘军。

从1864年到1866年近两年的裁撤时间里,共遣撤湘军超过11万人。

不过其中不少湘军都是满载而归、衣锦还乡,成为家乡的有钱人,他们返乡纷纷买田建屋、纳妾娶小,致使湖南整体物价不断高涨。

这些信息的可信度极高,否则清廷不会闻风而动,密令马新贻继续追查太平天国圣库即宝藏的真正下落。

为什么湖南物价瞬时高涨?还不是湘军带回来的金银珠宝太多了,导致湖南境内一时间巨量白银流淌、各类物资供不应求。

结语

天朝圣库不仅真实存在,而且规模肯定惊人,它的消失,既是太平天国统治阶层挥霍的结果,也是湘军在城破后大肆劫掠的结果。

在太平天国稳定后,普通军民不得拥有任何私财私物,统一上交圣库,但圣库的财物却成为天王等少数人才可以支配、享用的私产。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分配制度跟清廷一样甚至更加极端,也必然导致太平军民与少数统治者渐渐离心离德,最终必然失败。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