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第三十一师团成立于泰国,也最终投降于泰国,存续时间仅有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曾经被投入缅甸战场作战,师团长先后为佐藤幸德和河田槌太郎,该师团战力不弱,但由于日军第十五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的“愚蠢”,该师团在“英帕尔战役”中惨败,在退至泰国境内不久,就因日本战败向英军缴械投降。
河田槌太郎
河田槌太郎(1889—1964)是日本旭川县人,出生于1889年8月20日,1911年5月27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步兵科,与坂西一良、丸山政男、水上源藏、森田彻、中山惇、清水规矩、志摩源吉、藤冈武雄、神田正种、樱井省三、根本博、片村四八、酒井直次、桥本欣五郎、山县栗花生、藤堂高英、铃木启久、仓永辰治、长谷川美代治、田尻利雄、及川源七等人同学,当年12月26日晋升步兵少尉,没有考入陆军大学校。
河田槌太郎早期经历不详,在“二.二六事件”不久,于1936年5月30日被派到中国天津,以步兵中佐军衔出任中国驻屯军高级副官,时任司令官为田代皖一郎中将,中国驻屯军是《辛丑条约》的产物,该条约规定外国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12个战略要地,司令部设在天津的海光寺。
中国驻屯军兵营
中国驻屯军司令部下设参谋部、副官部、经理部、军医部、兽医部、通译部、兵器部、经济顾问部及调查班、通讯班,即所俗称的“八部二班”,河田槌太郎即在副官部任高级副官,臭名昭著的天津特务机关也隶属于中国驻屯军管辖,专门在华北地区从事秘密的特务活动。
中国驻屯军下辖1个步兵旅团和1个炮兵联队,以及战车队、骑兵队、工兵队、通信队、航空队、宪兵队、医院、仓库等一些辅助兵种,额定兵员为5774人,战马648头,其中步兵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步兵第1联队驻屯在北平,步兵第2联队驻屯在天津,当时担任联队长的分别是牟田口廉也大佐和萱嵨高大佐。
河边正三与牟田口廉也
“卢沟桥事变”就是由牟田口廉也的步兵第1联队挑起的,并得到了步兵旅团长河边正三的支持,由于田代皖一郎罹患重病不能履职,是由其参谋长桥本群大佐暂时代理其司令官职权,因此牟田口廉也、河边正三和桥本群等人,都是直接影响“卢沟桥事变”走向的战争元凶。
1937年7月16日,田代皖一郎病逝于天津,由香月清司继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由于侵华扩大派势力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始不断向华北地区增兵,最终导致天津和北平相继陷落,河田槌太郎也于1937年8月2日晋升步兵大佐。
日军进驻北平
1937年8月26日,河田槌太郎被调到北平,出任华北方面军高级副官,协调筹建华北方面军,由寺内寿一大将出任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少将为参谋长,司令部设在北平铁狮子胡同原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中国驻屯军番号于8月31日被正式撤销。
1938年3月1日,河田槌太郎被调回日本,接替和知鹰二出任第十一师团第10旅团步兵第44联队长,同年9月该师团被调到中国东北,驻屯在黑龙江东安(密山)地区,师团司令部就设在密山,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与作战任务,期间经常对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进行讨伐作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师团两任师团长渡久雄和内藤正一都死于密山。
日军进山讨伐抗日武装
1940年3月9日,河田槌太郎晋升陆军少将,又被调到华北方面军,接替水野信出任独立混成第10旅团长,该旅团于1939年1月14日在日本久留米编成,下辖独立步兵第41大队至独立步兵第45大队以及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等部队,河田槌太郎上任时,该旅团驻屯在山东邹县地区担任警备任务,隶属于日军第十二军作战序列。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河田槌太郎于1941年12月24日调任近卫混成旅团长,该旅团以近卫步兵第1联队、近卫步兵第2联队和近卫野炮兵联队第3大队为基干编成,曾从广西钦州湾登陆,被投入到华南战场作战,协同日军第五师团对高峰隘、昆仑关等地实施正面进攻。
侵华日军
1943年6月1日,近卫师团被更名为近卫第二师团,由武藤章担任师团长,该师团各联队被分散在苏门答腊附近各个岛屿,担任占领区的警备与防御任务,河田槌太郎于6月10 日被调回日本,出任留守近卫第二师团兵务部长。
1943年10月1日,河田槌太郎调任第16独立守备队长,同年11月16日,独立混成第26旅团在日本弘前编成,河田槌太郎又于11月24日调任该旅团长,一个标准的独立混成旅团,通常设有5个独立步兵大队,共有兵员5048人,其中战斗兵员为4736人,火炮配置弱于师团所辖的炮兵联队。
正在作战的日军
1944年6月27日,河田槌太郎晋升陆军中将,并于7月5日被调到缅甸方面军,接替佐藤幸德出任第三十一师团长,该师团是于1943年3月22日在泰国编成的,下辖步兵第58联队、步兵第124联队和步兵第138联队,这3个步兵联队曾分别隶属于第十三师团、第十八师团和第一一六师团,都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师团司令部直属山炮兵第31联队等部队。
第三十一师团隶属于牟田口廉也的第十五军作战序列,刚在“英帕尔战役”中惨败,前任师团长佐藤幸德为保存官兵生命,而不得不“下克上”,从柯希马撤退到乌克鲁鲁附近,最终遭到撤职查办,河田槌太郎是属于临危受命,其上任之后,命令步兵团长宫崎繁三郎率领左路突击队断后,掩护师团主力逐次撤退到伊洛瓦底江附近后进行休整。
日酋商议作战
1945年初,河田槌太郎率领第三十一师团参加了“伊洛瓦底会战”,此次作战被日军命名为“磐作战”,这是继“英帕尔会战”之后,该师团又一次与英印联军作战,所不同的是,第三十一师团是边打边撤,直至撤退到泰缅边境才站稳脚跟,并由此转隶缅甸方面军司令部直辖。
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日,河田槌太郎获得勋一等瑞宝章,不久就奉命率领第三十一师团向英军缴械投降,具体投降细节不详,战后经历也不详,死于1964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