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典籍:1950年代的《中国名菜谱·第四辑》解说注解版(廿四)

粤厨宝典英俊 2024-03-11 02:05:18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中国名菜谱·第四辑》

正文:

成珠茶楼

成珠茶楼是广州出名的大茶楼,特别以制作结婚礼饼 著称。鸡仔饼原为该号所创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点心 师有梁新、谭焕等人。

鸡仔饼①

一.制饼

(一)饼馅原料和制法

净肥猪肉一斤(潘老师按:665克),白糖一斤四两(潘老师按:831.4克),白芝蔴(潘老师按:白芝麻)三两(潘老师按:124.8克),瓜子肉三两(潘老师按:124.8克),橄榄肉三两(潘老师按:124.8克),熟梅菜(潘老师按:剁烂)二两(潘老师按:83.2克),五香粉一钱(潘老师按:4.2克),胡椒粉一钱(潘老师按:4.2克),上糯粉六两(潘老师按:249.6克),花生油四两(潘老师按:166.4克)。

先将肥肉片(潘老师按:切)成一分(潘老师按:0.3厘米)见方的小丁,与糖(潘老师按:白糖)拌匀,拨成窝形,下入芝蔴(潘老师按:芝麻)、瓜子肉、橄榄肉、熟梅菜、五香粉、胡椒粉等,再倒入凉水(潘老师按:配方无列)七两(潘老师按:291.2克),继再倒入花生油,将以上原料拌匀。然后加上糯粉拌匀,候三十分钟使其入味后,即搓成重约一钱八分(潘老师按:7.56克)的圆形小块备用。

(二)饼皮原料和制法

白糖十两(潘老师按:416克),面粉(潘老师按:麪粉)一斤(潘老师按:665克),花生油三两(潘老师按:124.8克),碱水(潘老师按:陈村枧水)四钱(潘老师按:16.8克)。

将白糖八两(潘老师按:332.8克)、凉水(潘老师按:配方无列)四两(潘老师按:166.4克),用锅滚(潘老师按:正写为“涫”)约三十分钟,见糖浆滚(潘老师按:正写为“涫”)成菊花心(潘老师按:“菊花心”是糖浆沸腾时的状态样貌)。用纸试滴糖珠其上,(潘老师按:糖浆)成珠形不泻即可取出(潘老师按:糖浆)使其(潘老师按:糖浆)冷却。

再将面粉(潘老师按:麪粉。在案板上)拨成窝形,将冷却后糖浆及生油(潘老师按:花生油)、碱水(潘老师按:陈村枧水)、白糖二两(潘老师按:83.2克)一起放入,将面粉(潘老师按:麪粉)拌匀,放置一到六小时后即可制皮(潘老师按:时间久,则制成的皮色红润,时间过短则无光泽)。将面粉(潘老师按:麪粉)切成四分(潘老师按:1.3厘米)方块,重约一钱二分(潘老师按:5.04克)。

(三)印饼

将圆形馅包面皮(潘老师按:麪皮),放入具有花纹的木制椭圆饼模压扁(潘老师按:见图37),即成长一寸五分(潘老师按:5厘米)、宽八分(潘老师按:2.67厘米)小饼。其厚度以不超过一分半(潘老师按:0.5厘米)为适合,过厚(潘老师按:制品后的质感)则不松脆。

二.烤炕(潘老师按:烘熯)

火候:炕(潘老师按:熯)制时炉火不宜太旺或太慢,掌握火候均匀,则制成的饼色泽鲜润。

炕制(潘老师按:熯制):将制成的饼用铁盆排好放入焗(潘老师按:烘)炉内,炕(潘老师按:熯)约五分钟,至(潘老师按:制品表面)呈成金红色时取出。俟(潘老师按:制品)热气消失后即甘脆可口。

三.特点

此饼为饼食(潘老师按:饼饵)中名品,甘脆香酥,色泽鲜润,可茶可酒。

潘老师按:

原注①:

鸡仔饼原名小凤饼,创造已有百余年。

远在公元1855年左右(潘老师按:清代咸丰年间),广州伍家,有女工人名小凤,制成此饼,成珠茶楼的前身成珠馆炕制(潘老师按:熯制),极为享用者所赞许,因而名为“小凤饼”。后成珠馆改为成珠茶楼复加精心制作,闻名海外海内外。因该号于1914年间绘雏鸡数只于商标上,故均称之为鸡仔饼。

新注1:“成珠茶楼”正称“成珠楼”,原身为始创于清乾隆11年(潘老师按:1746年)的“成珠馆”。“成珠馆”是由当时广州世界首富伍秉鉴儿子伍崇曜(潘老师按:号紫垣)创办。后因伍家式微,“成珠馆”几经转手,于1914年拆平房建楼易名“成珠楼”,初为地下作饼店,楼上作茶楼,这也是误称“成珠茶楼”的原因。

“成珠楼”趁装修改造之际,创以雏鸡为记的商标,对俗称“鸡仔饼”的“小凤饼”进行包装销售。其成功之处并被后人津津乐道正在于此。

大概是为了适应商品化销售,或者制饼者断代,“鸡仔饼”的制作已失去神韵,充其量仅是一块脆硬带咸甜馅的食品。

“成珠楼”有口碑不错的名饼在手,本应享尽食客来临,可惜命运多舛,民国时期(潘老师按:1912年—1949年)开南华路时在其店铺横腰而过,即使在1946年趁新装修庆祝开业200周年,也难改发展颓势。1985年还因婚宴失火被焚。1990年重建开业,但在广州人心中已是陈年回忆。

新注:如果按照《中国名菜谱·第四辑·名点心·鸡仔饼》的注释所说,至迟在1914年,“鸡仔饼”已失去原来的风貌,因为自那时起,制作者已经不甚瞭解此饼为何称作“鸡仔饼”了。

实际上,如果结合广府名馔中的“金钱鸡”“大良冶鸡卷”去分析,不禁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原料没有鸡肉的成分,却赋上鸡的名字,再探究,它们所用的原料必定带有肥肉。

有人不禁诘问,那岂不是原料带上肥肉的肴馔、饼饵都可赋上鸡名?

倒也不是这样,原料带上肥肉是必须的条件之一,但还须烹制火候及方法配合,必须采用慢火熯或烧的方法加工才能符合余下条件。

肥肉是油膜包裹油脂形成的结构体,如果油膜因受热过度而破裂,肥肉被膳用就会感到油腻。

称“鸡”的食品技巧就在这里,控制授热温度,确保肥肉油膜不因高温而破裂,使油脂藏于油膜里面,从而使油脂产生轻微的油炸反应,这样既失肥肉脱水,又使肥肉变脆。

达到这样效果时,肥肉表面往往有一些焦燶点,而这些焦燶点,早期的厨师称其为“觭”。

“觭”与“角”是内外关系,两线交汇在外的称为“觭”,在内的称为“角”。

现在没有这样的概念,不管内外均称“角”。

但古人则有这样的分工,并且引伸出凡尖端凸起的小样东西都称之为“觭”。

“觭”在粤语有两个读音,即gei1与kei1,因读音与“鸡”字的发音gai1相近,所以,有人说是形象,有人说是谐音,有人说是戏说,总之都会在非正式场合将“觭”写成或读成“鸡”。

也就是说,“鸡仔饼”抑或是“金钱鸡”“大良冶鸡卷”,原名是“觭仔饼”“金钱觭”及“大良冶觭卷”,就是利用慢火将肥肉加热至表面轻微而焦燶产生酥脆质感的食品。

全文完

粤厨宝典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