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之子,对越反击战中,冲进敌人阵地,大声呐喊:向我开炮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6-25 06:27:39

近代以来,中国在面对列强瓜分和敌人侵略时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民族凝聚力,不管是在武器装备的落后,还是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中国人民用血与泪共同铸就了一部新中国站起来的壮丽画卷。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在一场又一场战争中前赴后继、不计生死、英勇付出奉献的革命斗士。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再到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我军埋伏地点,竟被美国人投放的榴弹活活烧死,这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场面才铸就了新中国的成立。

而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位叫李和平的战士拿着武器冲向敌人阵地,随后对着我军将士高呼道:“同志们向我开炮!”

那么这位战士究竟是谁?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上表现如何?他在越南战场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将军李德生之子

发出“向我开炮”这句呐喊的战士叫李和平,和万千人民子弟兵相同的是,他也是从军队基层干起的普通战士,而略微有些不一样的是他的身世,他的父亲是开国少将李德生同志。

从战争中成长的李德生自然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在他面前生活不过是生与死的一刹那抉择,从12岁参加红军开始,李德生一辈子经历了不少动人心魄的生死存亡时刻,幸运的是他从每一次战争中都幸存下来。

到新中国成立前,他也已经从原来的“红小鬼”变成了解放军的师长,这其中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1955年,授衔仪式上,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是党中央、军委对他革命斗争多年来的高度认可。

作为从战争时期摸爬滚打过来的“老革命”,李德生的身上自然有着非比常人的精神和毅力,他和妻子一生共育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而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李德生也沿用了自己在战争中的那一套方法,严格和苛刻也伴随了两个男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大儿子李和平。

从大儿子的名字来看就知道,出生在战争时期的他寄托着父亲对于未来和平的美好愿望。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李和平作为高干子弟,不仅要享受着更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还要有着比一般人更优渥的成长环境,一个少将的父亲在当时已经就是凤毛麟角了。

这些少将不是掌管一个地市的发展,要不然就是某一个军区分区的一把手,权力大地位高,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和平从小是在身边人带有着这样的误解中成长的。

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上下的百姓都在饿肚子,那时因为天灾人祸饿死的老百姓也不少。

面对灾难李德生首先就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每个月的伙食绝对不能超过份额,即使有高干补贴的白面,李德生也不允许家里的孩子们吃,反而是捐给了贫困地区,而李和平和那些普通的同学一样,吃的不过是填不饱肚子的玉米糊糊。

或许是从小父亲的严格教育,也或许是那个时代青年人对军队的独特向往,让李和平对军队有了特殊的感情,面对父亲沉着脸和他说:“当兵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和平稚嫩的眼神中透露着坚毅:“我想参军。”

不同寻常的将门虎子

用虎父无犬子来形容李德生和李和平父子二人真是再贴切不过,从新中国成立后父子二人依然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是由志愿军第15军和第12军共同完成的革命壮举,而李德生就是时任第12军副军长。

当时第12军总指挥是《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同志,李德生在第一战线与敌军浴血奋战了30余天,这才带领12军和15军的同志们拿下高地,巩固了战斗成果。

李德生在战役结束后特别对12军的战士强调:“不要和15军兄弟部队争功,前期战役他们牺牲太大,没他们的付出我们也打不了胜仗。”

而这段震惊国际的上甘岭战役李德生在之后的日子却闭口不提,王近山也对李德生评价道:“能打胜仗,不讲条件,不怕苦累。”

李和平在父亲的这些身体力行的做法显然耳濡目染受到了熏陶,当时正值提拔选用年轻干部,李和平的优秀表现也得到了上级的青睐,并一度把他纳为参谋长的候选人之一。

这在当时都是别人羡慕不来的努力成果,可李德生却不同意儿子去当这个参谋长,执意让他在基层连队干了七八年,掌握了基层工作经验这才放心,而对父亲这些略显“霸道”的干预,李和平倒是显得十分坦然。

在李和平结婚成家时,他曾给家里写信说希望父亲能资助他300元布置婚礼、购买必须用品等,其实在当时看来并不算多,但是李德生在回信中却对孩子严厉批评:“不要搞铺张浪费,你是干部子弟更应该以身作则。”

最后李和平没和家里要到一分钱,婚礼也不过是简单操办之后,两位新人在家里吃了顿饭,李德生给孩子们准备了一套新被褥这就算完成婚礼了。

结婚之后,李和平那会的工资一个月也不过50元上下,除去了生活必要的开支外,每个月李和平和妻子倒是还能剩下20元。

不过这些钱李和平没有攒着,反而是拿出来给了身边家庭困难的战友,对此李和平以及妻子倒是没有太多的怨言,在后来的采访中,李和平更是多次谈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父亲除了在军队上的经验外,在生活当中精神上的强大也让我十分受用。”

对越自卫反击战出色表现

1975年后国际局势愈发复杂,东南亚的越南迅速崛起,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为寻求新的政治盟友开始向越南示好,其实就是想借着越南的名义扩张势力,而当时越南的领导人黎笋也是个疯狂的独裁者。

在先前胡志明时期,越南曾多次寻求我国的帮助,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向越南资助了将近200个亿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而如今逐渐发展的越南却将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我国,全然忘记了这么多年对他的无条件援助。

1978年底,在多次严正声明后,越南仍不顾我们的警告继续挑衅,隔年2月越南战争正式打响,李和平多次向军党委打报告,强烈要求跟随部队奔赴越南,这才率106团开赴越南。

在战场上的李和平知道这次的机会来之不易,在出征前父亲李德生就曾对自己多次告诫:“作为中层指挥官,在战场上的一个命令不到位不仅可能让战机稍纵即逝,更会让身边的战士遭受无妄之灾。”

李和平在战场上十分英勇,在每一场战役前他都冲锋在前,第一次上战场说不害怕都是假的,可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李和平压抑在心底的民族感情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一次攻打“A型工事”的作战任务中,此时已经是副团长的李和平主动要求加入主攻的敢死队中,战争进行的异常激烈,战略高地虽然被我军拿下,但是逐渐围拢过来的越军向守卫高地的战士们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猛烈的进攻。

当得知这些被围困的中国军队中还有团级以上干部时,敌人更是叫嚣着活捉指挥员,危急关头李和平让身边的战士们躲进防御公事,拿起手边的无线电对着我军的炮兵喊道:“向我开炮!”

战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炮兵团收到这个信号指令后,下意识的按下了炮弹发射按钮,这才回过神来发现李和平自己还在炮弹笼罩的包围圈中。

对面的越南人哪里能想到一个副团级干部居然会以自己的性命为诱饵与自己同归于尽,潮水般的炮弹打向高地,越南军队如飞鸟野兽般四散奔逃,至于夺取高地的战争任务早就被他们抛之脑后了。

硝烟过去后,李和平被战友从沙土中抬出,当时的李和平没有完全躲进战壕里就下达了开炮命令。

虽然幸运的保住了一条命,但是还是被弹片强大的冲击力击中身体,导致留下了不可逆转的残疾。

然而每每谈到这些伤痛,李和平却云淡风轻的笑笑:“一个人换那么多敌人的命值了,更何况还捡了一条命回来。”

结语:

李德生和李和平这对父子的身上有太多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他们代代相传的精神让人动容敬佩,面对着敌人时不计生死的前赴后继,论功行赏时却又不争不抢淡泊名利,这无疑彰显了身为共产党员和军队战士的高尚品质,一心为国的态度也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榜样力量。

史料来源:[1]祝庭勋.厚重质朴真本色—忆李德生同志二三事[J].党建,2018

4 阅读:180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