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祥缘评商业 2024-03-26 02:42:56

现在的问题不是西方还能领先多久,而是东方何时才能领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不是说说而已。这两年,“有生之年”难得一见的事情,已经多次刷遍朋友圈。这些百年难遇的事情密集出现,本身已经说明很多不为人知的变化正在发生。

1987年,乔治·莫德尔斯基(George Modelski)发表著作《全球政治中的长周期》(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提出了著名的长周期理论,也就是所谓的莫德尔斯基定律。这5轮周期中国际格局的主导国分别是葡萄牙、荷兰、英国、英国和美国。16年前,央视拍摄的《大国崛起》纪录片,曾经较好的呈现了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崛起与兴衰,对当时的上层领导产生较大影响。

国际政治周期与康波周期是密切相关的。每一轮政治周期的主导国都在当时全球领先的产业中占据优势。在工业革命之前,控制远洋贸易的国家能够快速积累财富,成为国际政治格局的主导者。在工业革命之后,新技术推动的康波周期,推动了霸权周期的兴衰与更替。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成就了美国。当国际政治格局每过100至120年左右就会发生重构。

目前人类正处于第六轮康波的起点,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最重要要素。

当前正处于这一轮政治周期的尾部阶段。这是旧的国际政治体系逐渐走向衰落的阶段,也是军事冲突容易发生的阶段。现阶段美国针对目标很清晰是中国,已经在采用各种方式。也许是为了中美间的终极竞争,美国才不会放任俄罗斯不管。

当中国依然认为未来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局面的时候,突然就被美国锁定为“霸权头号挑战者”,中国对此严重缺乏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准备。

在阵营对立的冷战时期,苏联全盛时期的经济总量也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1980年,苏联经济实力达到美国的2/3以上。从经济总量来看,能否推卸掉“头号挑战者”的位置,不在中国自己怎么看,在美国和西方国家怎么看。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爱好和平,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60年前的抗美援朝,让今天依然享受“和平红利”。

四十多年前,邓小平客观地分析了国内外大势,判断当时和平环境将在一段时间里长期存在,及时把国家战略从 “战争与革命”调整为“和平与发展”,紧紧抓住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直至2019-2020年,中国发生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0美金,我国开始进入万元美金社会。有媒体报道,根据购买力平价,中国是2014年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标志着中国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之下,新的发展机遇正在发生,也意味着旧的一些东西将被打破和舍弃。

面对这样的情况,从博弈的角度看,西方显然不愿意与 “头号挑战者”两败俱伤,反而被其他力量 “渔翁得利”。中美兑子之后,“肉烂在锅里”的情况符合西方利益,但不一定符合美国利益。

可以预见,中美博弈具有“持久战”的特点。长期来看,笔者依然看好中国。短期激烈博弈对中国不利,长期和平竞争对美不利。只有推进到某一个拐点,让美国认识到继续升级博弈将极大损害而不是加强美国的世界地位。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后,中美关系才有可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历史上每一次霸权交替,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再到美国,都是以战争、全球经济衰退、人口等为代价的。根据莫德尔斯基的统计,全球战争在规模、时长及伤亡人数上显著区别于其他战争,迄今5次全球战争中伤亡人数达2550万人,占历史上全部战争伤亡人数80%。

只有突破以往政治更迭的历史周期格局,才能真正迎来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新发展周期。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重新构建新地缘政治和经济往来关系的过程中,同时送给世界的礼物。“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致力推动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在维护世界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更深层次看,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神信仰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华民族更为包容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对推动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以中国为代表的更具包容性的东方文明在新发展阶段将必然成为下一个发展周期的领导者。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这样一个新的文明模式正在重新崭露头角。2035年前后,中国综合实力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新的局面可能会达到一个高潮。

可以这样说,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只有两个:农业,工业。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