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后找不到粟谷就砍你的头

戏志才评历史 2023-01-19 18:30:00

古人断案和如今大为不同,碍于没有明确细致的法律条文,也就发生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时任后晋皇帝的石敬瑭,虽贵为皇帝,但却热衷于处理地方事务,于是一日,一农妇报官声称军马吃了她家的粟谷。

石敬瑭叫来了士兵进行对峙,双方各执己见,最终石敬瑭为验证军马腹中是否真的有粟谷,于是便下令直接杀死了军马。

并宣称,倘若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那么便要砍掉农妇的头,这样的断案手法可谓是残忍粗暴又糊涂。

究竟石敬瑭为何要这么做?身为皇帝的他又是为何要亲自过问地方事务呢?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01 过于极端的断案方式

起初,石敬瑭在接到农妇报案之后,只是以为是件芝麻蒜皮的小事,然而不曾想,农妇却表示自己的粟谷被军马吃了。

据了解,在农妇家周围有着一个军马场,而就在最近几日农妇去粟谷地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家的粟谷不仅被军马吃了,粟谷更是被踩得一片狼藉。

于是,气不过的农妇便去了军马场同士兵理论,但碍于都是农妇的一面之词,她也并未亲眼看见就是军马吃掉的粟谷。

因此,针对农妇的一番说辞,饲养军马的士兵自然是不认的,双方争执不下,谁都不愿做出让步。

无奈之下,农妇一气之下便将军马士兵告到了衙门,并且石敬瑭亲自处理了这起案件,在接到农妇报案之后,石敬瑭随即便将士兵也召到了公堂,分别让两人叙述这个事情的经过。

由此一来,农夫和士兵的说辞肯定并不相同,并且两人在公堂上争论不休,对此,石敬瑭也不知该听信哪一方,因为双方都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军马到底吃没吃粟谷。

在这种情况下,石敬瑭心生一计,告诉农妇和士兵,为了能让双方心服口服,于是他决定处死军马。

并且查看军马的腹中是否有粟谷,如果没有,那么农妇将要为自己的谎言付出代价,被砍脑袋。

农妇一听,吓得立马停止了争辩,为了粟谷丢掉性命实在是一件不值当的事情,于是,农妇赶紧连连摆手,表示自己不追究了。

与此同时,对于石敬瑭的决定,士兵也很慌张,要知道在古代,军马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一旦军马有任何闪失,那么士兵势必会受到牵连。

因此,听闻石敬瑭要杀军马,士兵也停止了争论,表示愿意补偿农妇相关的损失,但即便两人都想就此作罢,石敬瑭却不同意,执意要将军马杀死,一探究竟。

纵然军马真的吃了农妇的粟谷,几日过去了,也早该消化完了,军马腹中又怎么会还有粟谷存在。

不仅如此,马厮中的军马数量众多,根本无法判断究竟是那匹马吃了农妇的粟谷,更不可能将所有的军马都杀死。

但是石敬瑭并不在乎这些,一意孤行的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办案,于是最终石敬瑭还是下令将军马杀死了,当然,并没有杀死所有的军马。

而粟谷自然是找不到的,农妇和士兵双双都为此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而石敬瑭的这种断案方式,更是让众人不解。

实在是过于粗暴、野蛮,而与此同时,民众也不敢再因为一点小事情就轻易报官,由此一来,石敬瑭要处理的事务就少了很多。

也许,这才正是石敬瑭的真正用意吧,但是身为堂堂的一个皇帝,他又是为何要执意亲自处理地方政务呢?这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02 短暂重用,地位急转直下

小时候的石敬瑭沉默寡言,喜欢阅读兵法相关书籍,正因如此,石敬瑭也是深得刺史李嗣源的器重。

对石敬瑭百般看好的李嗣源,甚至还将自己的亲生女儿许配给了石敬瑭,在有了这一层关系之后,石敬瑭的仕途也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在李嗣源的不断提拔下,石敬瑭一直跟随着李嗣源做事,成为了其得力干将,因此,对于李嗣源,石敬瑭心中也是万分感激。

每次随同李嗣源出征,石敬瑭都会守卫在李嗣源左右,尽其最大可能护李嗣源安全,为此,石敬瑭更是多次受了重伤。

除了军事上对李嗣源忠诚之外,石敬瑭在政治上也是为其做出了不少的努力,每逢李嗣源有所纠结,石敬瑭都会诚恳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大胆进谏。

因此,虽然石敬瑭的升迁都是得益于李嗣源的提携,但是在有了石敬瑭这一得力干将之后,李嗣源也是在日后顺利登上了皇帝之位。

李嗣源登基之后的第一时间,便对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石敬瑭进行了册封,将其加封为了侍中、河东节度使等等,一时间,石敬瑭身兼数职。

不仅如此,其手上更是握着至关重要的军政大权,在李嗣源在位期间,其与石敬瑭的感情甚是笃厚。

在石敬瑭离开京城前去赴任的时候,李思源更是万分不舍,甚至到了痛哭流涕的地步。

然而,就在后唐长兴四年,仍在驻守边关的石敬瑭却突然收到了李嗣源去世的消息,得知该消息之后,石敬瑭悲痛万分。

并且随着李嗣源因病离开人世,石敬瑭的仕途也开始变得动荡了起来,李嗣源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对于皇位都虎视眈眈。

最终,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珂成功登上了王位,碍于父王对石敬瑭的赏识,李从珂在即位之后,并没有轻待石敬瑭。

甚至还将其从边关调了回来,安排其担任了镇州节度使,在回城的路上,石敬瑭也是偶然遇见了叛徒李从厚的军队。

为了向这位新皇帝展示自己的忠心,于是石敬瑭便擅作主张,派人灭掉了李从厚的队伍,并且活捉了李从厚。

然而,石敬瑭的这一番良苦用心,并没能换来李从珂的大力嘉奖,反倒是石敬瑭的实力让李从珂很是担忧。

李从珂认为石敬瑭的实力足够使其造反,因此,在李从珂看来,石敬瑭必然会是一个威胁。

多年从政的石敬瑭,心思也很是敏锐,轻而易举地就猜到了这位新皇帝的想法和顾虑。

石敬瑭向李从珂表示自己只是一介不懂事的莽夫,想让其放松警惕,放下对他的戒备。

03 借助外力登上皇位

但是李从珂不仅没有“上当”,反倒是分散了石敬瑭手中的兵权,李从珂的这一举措彻底惹恼了石敬瑭。

深知自己怎样做都不能得到新皇帝的信任,与其被人宰割,不如绝地反击。于是在与谋士商议之后,石敬瑭决定如了李从珂的心愿,拥兵造反。

李从珂能登上皇帝,自然也是有着他的手段,在得知石敬瑭造反之后,他便派出了无数大将,率领了数十万的精兵对石敬瑭进行讨伐。

在这种情况下,石敬瑭哪里会是李从珂的对手,后唐士兵很快就将石敬瑭的驻地包围了起来,虽然石敬瑭试图进行反抗,但显然是寡不敌众。

于是,迫于无奈,石敬瑭向契丹进行了求助,在求救信中,石敬瑭更是毫不在意颜面地表示可以对契丹俯首称臣。

当时时任契丹皇帝的耶律德光足足比石敬瑭小了十一岁,耶律德光收到信后很是开心,一直以来,耶律德光对中原就有着很大的野心。

而石敬瑭的求助,正好给了耶律德光进攻中原的名义,于是在收到信后不久,耶律德光就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了石敬瑭驻地,成功帮其解围。

而耶律德光自然是不会无条件帮助石敬瑭渡过难关,在趁机消灭了后唐之后,耶律德光便亲自册封石敬瑭为了大晋皇帝,名号为晋高祖。

而石敬瑭虽贵为大晋皇帝,但是对待耶律德光却是以对待父亲的礼仪,再加上两人之间十一岁的差距,于是,石敬瑭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儿皇帝”。

不仅如此,石敬瑭在上任之后,更是将幽、瀛等十六州全部割让给了契丹,这也是石敬瑭成为后人诟病的最大关键因素。

936年11月,石敬瑭率领军队南下,顺利拿下洛阳,洛阳失守之后,李从珂气急攻心,自焚而死。

由此一来,石敬瑭也就成为了中原地区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即便如此,靠着契丹的扶持才坐上皇帝之位的石敬瑭,自然是不能够服众的。

因此,在石敬瑭即位之后,各地纷纷爆发了反抗,都试图推翻石敬瑭的统治,为此,石敬瑭也是不停地派遣军队进行镇压。

足足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些动乱才算是平息了下来,虽然石敬瑭平定了内部的躁动,但是却无力对抗契丹。

04 积郁成疾,遗臭万年

面对契丹,石敬瑭必须得言听计从。不过,这也仅仅代表石敬瑭一人的态度,其他人对于契丹并不畏惧。

时任成都节度使的安崇荣,就曾经公开与契丹作对,并大肆嘲笑石敬瑭的卑躬屈膝。

契丹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便命令石敬瑭给予安崇荣一定的处置,对此,石敬瑭别无他法,只好按照要求训斥了安崇荣。

但安崇荣对此丝毫不为所动,在安崇荣看来,身为一朝皇帝的石敬瑭,面对契丹竟然如同“孙子”一样,实在是有损百姓颜面。

于是,安崇荣不仅没有理会石敬瑭的批评,反倒是开始带兵反抗,试图推翻石敬瑭的统治。

虽然石敬瑭在对待契丹问题上选择了妥协,但是带兵打仗却有一手,最终在941年冬天,铲除了安崇荣。

但想要起兵反抗的远远不止安崇荣一个人,因为石敬瑭不仅对外俯首称臣,对内治理朝政更是一塌糊涂。

面对良臣的进谏,石敬瑭一律不予采纳,面对宦官,石敬瑭却大加重用,这令朝中很多官员很是不满。

不仅如此,在治理国家上,石敬瑭更是采取了残暴的手段,设置了诸多酷刑,使得百姓怨言四起。

因此,反抗石敬瑭的人不在少数,这也给石敬瑭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整日战战兢兢,担心自己会被推翻。

在这种情况下,终于石敬瑭积郁成疾,在952年离开了人世,享年51岁,而即便石敬瑭去世了,后人对他的谩骂从未停止。

他对契丹的臣服,割让的土地,种种做法都使得石敬瑭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留下了千古骂名。

纵观石敬瑭的前半生,一直尽职尽责地辅佐李嗣源,可谓一个忠心耿耿的忠臣,在军事、政治上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令人钦佩。

但日后却因为保命借助外部力量,甚至不惜割让领土,这种做法实在是无法令人原谅。

作为统治者,保护本国百姓以及领土的安全是最基本的责任,倘若连这些都做不到,仅仅只是为了保全个人的性命和地位,那么他的下台也将会是早晚的事情。

虽然石敬瑭在军事上有着出色的才能,但是却始终没能弄明白这个道理。

而为了改变大家对自己的看法,于是石敬瑭开始亲自处理各个地方的大小事务,但采取的手段又十分残暴和妄断。

被杀死的农妇和士兵并不是个例,有不少人都在石敬瑭断案中被迫丢掉了性命,因此,这样一位皇帝,自然要遗臭万年。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

《旧唐书》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