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蔺相如,我们很容易想到“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典故,这些故事生动展现了蔺相如忠诚、智慧、宽宏与勇猛等多重性格光辉。
司马迁在《史记》中亦不吝笔墨,高度赞扬蔺相如:“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大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也就是说他智勇双全,是世之楷模。
然而,这样一位近乎理想化的历史人物,在后世史学评价中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对待,甚至被某些学者冠以“莽撞青年”之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蔺相如的传奇人生。
1.卑微出身与非凡勇气蔺相如的出身非常低微,他最初亮相时的身份,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地位本就低下,身为宦官的家臣,蔺相如当然和那些根正苗红的朝臣完全没有可比性。
说不客气点儿,廉颇和蔺相如闹别扭时,骂出的那句“相如素贱人”,也不算是冤屈了蔺相如。
顶着这样的出身,在素来讲究按资排辈的赵国,属于蔺相如的机会非常之少。他想要出人头地,除了在危机面前挺身而出,做别人不想做、不敢做、不能做的事,基本上没有其他选择。
轮到蔺相如出人头地的这一天终于来了。这一年,赵国得到了和氏璧这个宝贝,但还没高兴两天,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难题:秦国也想要这个宝贝。
弱国无外交,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最终拼的还是实力。赵国打不赢秦国,想避免纷争,那就只有把国宝献出去一条路可走。可是这么窝窝囊囊的献出去,又明摆着有损人格、国格,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
怎么办呢?蔺相如做了一件和毛遂一样的事情,他主动请缨:“让我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吧,我会说服秦国不攻打赵国,不夺走和氏璧。如果秦国真的给我们十五座城池,我们再把和氏璧给他们。如果只是诓骗我们,那臣就算是死,也必要做到完璧归赵!”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
赵王正为和氏璧的事愁闷不已,见有人挺身而出,哪里还管他的身份高低,赶紧把蔺相如派了出去。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很熟悉了,秦宫大殿之上,蔺相如见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想法,只想着白白取走璧后,以璧有微瑕为借口,将和氏璧重新拿在手中,威胁秦王道:“如果强行夺走和氏璧,那臣只能与璧同归于尽!”
秦王担心和氏璧损坏,不得不暂时答应蔺相如,好稳住他。
而蔺相如则借此机会,悄悄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兑现了“完璧归赵”的承诺。
不辱使命,完成和氏璧的出使任务,是蔺相如登上政治舞台的敲门砖。但后世史学家也因此而批判蔺相如此举过于冒险,是为了表现自己而置赵国安危于不顾,但凡秦王“不讲武德”一点,蔺相如就将死无葬身之地,和氏璧也不可能被带回赵国。
比如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就曾经批评蔺相如的做法是对秦王的挑衅,是在“坑害”赵国。
南开大学文学院的徐江教授亦持相似观点,认为蔺相如不顾赵国安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冒险主义者。
蔺相如真的是这样的吗?
2.渑池之会,智勇双全接下来的渑池会上,蔺相如再次以智勇双全的形象出现在秦宫大殿上。
面对强秦,他视死如归,不卑不亢,舌战秦国君臣,最终帮助赵王化解了被羞辱的尴尬场面,成功完成了外交使命。
蔺相如是在冒险吗?是,也不是。
说是冒险,是因为秦强而赵弱,秦国确实比赵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一旦秦王是一个莽撞无礼的家伙,饶是蔺相如再怎么机灵,也很难避免这场噩梦。
说不是,是因为蔺相如知道秦王不是一个完全不讲规则之人,而赵国的实力,也没有差到任由秦国宰割的地步。
两国的国力对比起来,秦国纵然有吞并赵国的野心,但目前的精力主要放在对付齐国和楚国上,并没有马上和赵国翻脸的打算。
既然如此,虽然现场危机四伏,也并不是没有化解的可能。所以蔺相如才敢慷慨陈词,解决纷争。
这并不是因为蔺相如莽撞,而是基于深思熟虑的决断,拥有底气之下的勇敢,和无知者无畏的莽撞不是一回事。
3、智慧与胸襟的典范部分史学家将蔺相如简单地定义为冒险莽撞之人,无疑是对他智慧和胸襟的低估。
真正的蔺相如,不仅有着过人的勇气,更有着洞悉世情的强悍分析力。
在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时,他能够顾全大局,主动退让,展现出超凡的大度和智慧,赢得了“将相和”的美誉。这样的品质,又怎能是愚蠢莽撞之人所能拥有的呢?
综上所述,蔺相如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历史人物。
他既具备勇敢和智慧的品质,又拥有对世情的深刻洞悉。
后世史学家对他的批判,或许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解读和评价。但无论如何,蔺相如作为赵国的杰出代表,其历史地位与贡献不容抹杀。他是赵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后世学习的楷模。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不纳楚怀王已可看出赵国是心虚并非肾虚,赵惠文王胆小畏秦罢了。
赵惠文王二年吧,赵主父(赵武灵王)正在秦国潜行探查,楚怀王逃至赵国,惠文王不敢纳。赵主父知道后,对惠文王有点失望,多好的机会啊,于是有了换继承人的心思,武灵王饿死也与此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