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x!
别误会,得哥不是在骂脏话,而是贴切的形容这部电影。
很多年了,得哥从未见过装的如此狂妄,又如此成功,如此全方位的电影,走出电影院,我忍不住感慨:
装x之王在上,小弟心服口服!
谁呢?
答案呼之欲出——
《 无 名 》
说他装x,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营销“装”。
春节档大战,七雄争霸,临近上映之际,大家都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把所有卖点都印在脑门上。
“爽!燃!炸!”
但《无名》只有俩字:
无名
当然,还有两位主演爱搭不理的拽样。
不仅海报像保洁阿姨刚刚打扫过一般,干净到“家徒四壁”,连预告片都玩起了“断舍离”。
你敢相信,一款春节档上映的电影,预告片竟然没有任何文案?
特写、空镜、双唇紧闭。
每个角色各怀鬼胎,但都缄默不语,像是风雨欲来的蓄力,又像是万念俱灰的颓然。
直到上映前的最终预告片,它仍然没有一句台词出现。
梁朝伟唯一的宣传采访中,还着重强调:
“拍戏我觉得说不用讲太多话的”
这……莫不是个默片吧?
第二,是导演“装”。
程耳,隔壁家孩子一般的存在。
北电电影学院导演系,妥妥的科班出身。
23岁那一年,毕业作品《犯罪分子》惊艳四座,即便到了现在,其先锋性仍令人记忆犹新,甚至有人完全说比肩《恐怖分子》,更把程耳比作未来的杨德昌。
一直到现在,46岁的程耳一共拍了五部电影长片。
除了处女作《第三个人》和未见其人的《不浪漫》之外,《边境风云》、《罗曼蒂克消亡史》款款精品,独树一帜。
尤其是后者。
虽然上映时只拿下1.2亿票房,但电影上线网络后却引起观众的争先观影。
在反复拉片下,观众终于被程耳的强大的氛围控制力折服,一时间平反之风盛起,纷纷感慨:
“这样一部电影,为何票房只有1.2亿?”
“我们欠程耳一张电影票”,竟成了影迷的共同心声。
“欠一张票”,这是影迷对导演的最高敬意,放眼整个华语导演圈,能享受如此待遇的只有周星驰和姜文。
当然,话还要说回来,为什么《罗曼蒂克消亡史》口碑那么好,票房却不高?
就因为程耳导演的风格太明显。
他从不拍摄“直给”的东西,总把线索藏在角落中,夹缝里,观众需要体会台词中的微言大义,主动探索细节中的钥匙,才能体会到解密般的乐趣。
知道这样不能取悦所有人,但我仍然要这样做。
这也是为啥我说程耳导演“装”。
第三,是演员“装”。
《无名》是梁朝伟2021年《尚气》后暌违两年的再见面,而上一部梁朝伟主演的电影,已经是2018年的《欧洲攻略》了。
我们有太久没有近距离欣赏梁朝伟这张顶级电影脸了。
犹记得1987年,第一次提名却错失金像影帝的梁朝伟在台下时的落寞与颓唐,后来到了1993年,他甚至因为《辣手神探》明明戏份不少,却只提名了男配而拒绝金像奖。
那个时候的梁朝伟,对一尊沉甸甸的雕像是何等的渴求。
后来,梁朝伟一发不可收拾,像一块开足马力的吸铁石把所有的奖项收入囊中,视线囊括之处尽收眼底。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他都忍不住凡尔赛道:
“成日都拿奖啦~”
梁朝伟是当今华语影坛拿到奖项最多的演员,也是毋庸置疑的演技TOP1梯队领头羊,最重要的是:
他还很帅。
很多时候,光看这张脸就够了。
两年了,这张帅脸再度回眸,他就像一个“渣男”,无论和观众分开多久,只要他出现,观众总会小鸟依人般依偎在他胸膛:
“你还知道回来啊?”
营销、导演、演员。
三“装”齐聚,《无名》的神秘感拉满。
甚至说,就连评分都出于各种原因,成了春节档最后揭开面纱的那一位。
《无名》就像一个盲盒,里面或有山川大海,或有深渊地狱,亦或是鸟语花香。
一切的一切,必须自己解开。
而我很庆幸有这样一把钥匙,徐徐走进了这场波谲云诡的惊险之旅......
《无名》看完后,我必须先说一下:
程耳导演依然没有妥协,《无名》是一部很强烈的作者电影,如果你喜欢《罗曼蒂克消亡史》,对这种波涛暗涌尽在不言中的劲儿爱不释手,那抓紧买票!
电影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甚至说都没有太清晰的主线,它更像是历史洪流下的一张切片。
背景是汪伪时期的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各方势力割据,一场大棋在暗处徐徐展开。
1938年,广州沦陷,目睹战争残酷的梁朝伟成为了一名国民党处长,但真实身份其实是共产党卧底。
他手下有两名小弟,一个是王一博,一个是王传君,专门给梁朝伟打下手,干一些杀人不见血的事儿。
1944年,汪伪政府油尽灯枯,日方想找重庆合作。
但关键时刻,在战场体验生活的日本皇室公爵被杀,导致局势突变,走向不可控制……
我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并不全面,也就是看个大概意思,但电影也并没有着重在宏观历史下功夫,同样聚焦在裹挟在洪流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
风云突变,每个人都在乱世中寻找退路,伪装被层层扒下,断尾求生。
黄磊当了几年共党要员,一心只想老家的一处老宅,更把接头了五年的同僚当成了假象妻子。
革命事业付之一炬,只想舍弃国家成就小家。
张婧仪表面上是舞女,其实是地下特工,在舞池色诱日本官员,引到背地里再杀掉。
流转在男人堆里的她,却连一份爱情都得不到。
江疏影是个刺客,任务本是刺杀汪伪政府的重要官员,却在关键时刻与目标动了真情,任务失败,自己也赔了进去。
但她不后悔,临死前唯一的愿望只是求梁朝伟能处理的干净些。
王传君是国民党鹰犬,年纪轻轻双手就沾满鲜血,一心只想为国民党效力,就连父母都不知道每天早出晚归的孩子在干什么。
然而,他拼命了半辈子,却不知道上司竟然是敌方卧底。
煞费苦心不但没有效力,反而自己是自己的敌人。
同样的还有周迅、还有大鹏、还有梁朝伟....当然,还有三重身份的王一博。
注意到没?
在描述剧情中,我没有写角色名字,而是直接用演员代替。
就是因为本片的角色几乎都没有名字,在时代的倾轧面前,他们竭尽全力,也难逃被一粒尘埃压死的命运。
整部电影,并没有以具体的“事件”为驱动,而是深刻勾勒出每个人在这场战争中的挣扎与撕裂,背叛与坚守。
混沌,泥泞,无间炼狱。
更精彩的,是叙事。
正如程耳其他作品一样,《无名》也并没有甘心做一部循规蹈矩的故事片。
电影叙事手法非常复杂,剪辑更是跳跃,不仅多线程同步进行,还经常会在一件事悬而未决时戛然而止。
等十多分钟后观众几乎淡忘时,又突然出现,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刚才干这个去了!
随着真相揭晓,一个本是平平无奇的故事,银幕内人物的情绪与银幕外观众的满足感竟然都被无限放大,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就像一个复杂的拼图,观众需要主动探索事件的联系,寻找到故事的因果,而所有的秘钥都藏在细节中。
梁朝伟衣袖的红点、王一博临时更换的领带、那本薄薄的小册子....
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小动作,或许就是整盘大旗的命眼。
三刷时,更细节的是——
梁朝伟在审讯黄磊时,黄磊还没说出接头人的名字,那个“陈”字就已经写好了。
杀人诛心!杀人诛心!
如果让我形容,《无名》的观感更像是一个精妙绝伦的魔方。
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彼此交集、融汇,最后组合成一个完美的立方体。
而每张面的出现,都需要你亲自去组装,蒙太奇玩的神乎其神,甚至说不下于好莱坞名导诺兰。
这不仅需要理解能力,还需要耐心,把电影当成一场游戏。
程耳在采访中再三强调的“参与感”,这才是他一直追求的东西。
而除了剪辑上的“理性”之外,画面的“感性”同样出彩。
程耳说,《无名》已经把光运用到了极致,不仅力求美学的高度,还要服务于叙事。
《无名》的摄影指导是《法医秦明》《暴雪将至》《十二公民》的蔡涛,他对角色的情绪表达能力非常强,造型师是张叔平,这位就更别提了。
看过全片后才明白,程耳真没吹牛。
精致的服化道、刁钻的分镜、妙到毫巅的打光....
每一帧画面都堪比油画,是能看见信息,能听见呼吸,能感受到律动的。
比如电影开场,当梁朝伟若有所思的坐在那里,镜头从地面上摇,昏暗的蓝光铺满大地,衬得整个场景都压抑无比。
梁朝伟突然回过头,凝视,似乎做了什么重大的决定。
这味儿!太够了!
观众直到最后才明白,此时的梁朝伟到底在遭受怎样的挣扎。
明与暗的冲撞,素与艳的融合,快与慢的律动。
再加上一个眼神就写满了故事的梁朝伟。
恍惚间,我竟然以为在看王家卫的电影。
诚然,《无名》并不适合春节档这个喜气洋洋的气氛。
但我很高兴,能在如今这个追名逐利的年代,还有人默默为“无名”倾尽所有。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中国电影有程耳,春节档有《无名》,观众也有更多的选择。
这是件好事。
总有人嘴上一言不发,但行动上惊天动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