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为“習”侧耳听

别来无样文化评 2024-08-10 16:12:49

读高中时,老师实行满堂灌,学生陷入题海的泥淖无法自拔。学習学習再学習,复習复習再复習。为了跳出农门,再苦再累也得硬着头皮坚持。

老师们说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孔子。孔子说过“学而时習之,不亦说乎?”这是学習一词的由来。教科书给我们的翻译是:不断学習,不断复習,难道不是一件高兴快乐的事吗?

高兴个头,快乐个鬼。今天学了,明天后天复習,天天复習天天背,“说(yuè悦)”得起来吗?现在偶尔做有关高中时期的恶梦,就是天天学而不習留下的后遗症。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孔子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他可不是要我们日复一日地复習。可惜那个时候海淀黄冈试卷一个一个做,知识点一个一个灌,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所以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欲知孔子“学而时習”的本意,还得从“習”说起。

“習”的造字场景,来源于鸟,小鸟,小鸟学飞。習=羽+日,意为幼鸟在阳光下练習飞行。异体字也写作羽+白,幼鸟为了安全多选择在白天练習飞行。幼鸟从开始练飞,到展翅高飞,翱翔天空,必是一次次地练習,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幼鸟在巢里看鸟爸鸟妈飞来飞去叫“学”,离巢练習飞行叫“習”,两个过程合起来叫“学習”。

其实,“学”来源于人,老师教学生。“習”来源于鸟,由鸟及人。“学習”现在与鸟无关了,只用于人。学是学,習是習;学是理论,習是实践。两者互为关联促进,缺一不可。

孔子可不是我们想象的书呆子,“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他样样精通。其中的“书”和“数”是书本知识,“射”和“御”是实践出真知,“礼”和“乐”是理论加实践。孔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能十哲,都是学霸,很多人有异才,如子贡会赚钱和搞外交关系,子路会打架,公西华会弹琴,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都是他和弟子们开车、修车、养马和烧火做饭,没有专门的司机厨子和勤务人员,不像现在有的干部连飞机票都不知道怎么买,也不知道地铁怎么坐。

所以“学而时習之,不亦说乎”就是不要老是死啃书本,要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学校映证强化所学。

《千字文》中有一个词“虚堂習听”,如果不搞清“習”的本意,高考肯定无人答对。句中的“習”仍然与鸟有关。鸟儿飞进堂屋,小时候的我们经常是把大门关上捉鸟,此时鸟儿扑腾乱飞,堂屋厢房里都听得见鸟儿翅膀扑愣的声音。古代的建筑是前堂后室,堂前没有遮拦,宽旷空敞,厅堂的位置在家宅中间,在堂上说话,声音能传向前后左右,家里人都能听清。“虚堂習听”和“空谷传声”是一个道理,意思是要修谦德,虚心受教,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现在的大学生,死记硬背了一点知道,很多人在大学再混它个几年,只要文凭到手,哪管它含金量。所学与社会脱节,根本没有“習”过,怎能找到工作?哪能不毕业即失业?

学为下,習为上。与君说一通,请君为我倾耳听。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