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什么重罚老弟多铎?霸占范文程娇妻是假,敲打多铎是真

梨评历史 2024-08-28 15:36:45

崇德八年(1643年)十月,豫亲王多铎被人告发,至于罪名,倒是在当时一个不大不小的事:谋夺皇太极重臣范文程的妻子。

说他大,是因为在儒家汉臣眼里,正妻可不是妾随便可以送人的,被人霸占,是奇耻大辱,说他小,是因为刚从原始部落社会迈入封建社会的满人来说,这都不是事。

因而事情被告发后,当时的两位辅政大臣之一的济尔哈朗倒是没说什么,倒是多铎的亲哥哥多尔衮严惩了他:剥夺十五个牛录,顺带着“知情不报”的肃亲王豪格罚银三千两。

清军入关

银子被罚是小事,毕竟钱财乃身外之物,但牛录被罚,算是一个非常大的惩罚了。

毕竟八旗制度下,一个牛录不过三百人,十五个牛录就是四千五百人,一旗的平均牛录也就二十五左右,尽管多铎牛录较多,有三十五个。

但一下子削减了十五个也受不了,毕竟后金和清初,属于旗主共治的时代,剥夺牛录,相当于封建贵族被剥夺领地一样,而且都是实打实的八旗兵,多铎实力一下子大损。

想当年,代善和努尔哈赤老婆衮代私通,努尔哈赤不过罚了代善一个牛录罢了,难道范文程的正妻地位要高于衮代?

很显然并不是,联系一同被受罚的豪格,可以看出这件事就是多尔衮的借题发挥,即霸占范文程娇妻是假,敲打多铎是真,毕竟老弟多铎这段日子做的实在太过分,他借这个机会警告一下。

多铎画像

先来看看多铎在清初的地位,以今天的话说,就是“团宠”,深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帝王的宠爱。

在努尔哈赤时代,作为努尔哈赤最小的儿子,深受晚年的努尔哈赤宠爱,慈父多败儿,在老爹的宠爱里,多铎活生生的长成了一个熊孩子。

要不是多铎年龄实在太小,努尔哈赤就把汗位传给他了,但又怕宝贝儿子成为众矢之的而作罢,但私下里却想着多分一点家产给多铎。

七岁的时候,多铎就是成为正黄旗旗主,阿济格则掌管镶黄旗,其中正黄旗是八旗之首,占有当时占八旗牛录数的五分之一,算是大旗,此举就是让多铎以后尽量掌握话语权。

至于当时的多尔衮呢?啥都没有。

努尔哈赤时期,多尔衮就是小透明

到了皇太极时期,皇太极发现了多尔衮三兄弟军事方面的才能,大力重用,也让他们在八旗里的地位水涨船高。

只是高归高,还是要打压的,毕竟皇太极可不甘心只想当一个大汗,他要当集权制的君王,必然要瓦解和分化其他潜在的威胁。

而此时,阿济格年纪最大,功劳也最高,也最能冲锋陷阵,因而皇太极找了个茬,以阿济格擅自为多铎主婚为由,剥夺了他的旗主之位,代替他的是多尔衮。

就这样,多尔衮成功当了镶白旗的旗主(镶黄旗被皇太极给换了),但只能领一半,另一半还是阿济格掌握。

至于多铎则从正黄旗旗主变为了正白旗旗主。

而皇太极也是通过这样的分化和瓦解,成功掌握了大权。

但即便如此,多铎依旧可以靠自己“团宠”的身份,各种胡作非为,比如虚报军功,尤其喜欢偷阿济格军功,甚至能在战场上逃跑,比如多铎就是唯一一位在正面战场上被祖大寿和吴三桂击退的亲王。

这些事,换做其他人,早就被皇太极处罚了,比如豪格,多次身陷重围,是他不怕死吗?实际上是不敢罢了,但多铎就敢。

皇太极

可以说,多铎性格非常散漫,不爽扭头就走,丝毫不管此举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甚至连自己亲兄弟也是如此,尤其是多尔衮。

至于原因嘛,很简单,就是皇太极刻意为之,比如经常同一时间处罚阿济格和多铎,故意让多尔衮没法帮他们,让他们没法共进退,导致这三兄弟关系很紧张。

崇德三年(1638年)九月,多尔衮出征的时候,皇太极亲自送行,多铎却不来送行,反而在家与妓女一起扮装唱戏,这般行为,连皇太极都看不下去了,斥责他“兄弟子侄往征敌国,豫亲王何故不送?”

当然,或许是皇太极做做样子,心里乐得看他们不和,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暴卒,因生前没有定下继承人,清朝迎来了最为关键的争储危机。

其中争储的最大热门人选就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和多尔衮,二人在实力和地位上,都不相上下。

因而在八月十四日的诸王会议上,双方剑拔弩张。

其中豪格有正蓝旗,且基本得到除了两白旗之外所有人的口头支持,这让他有些托大,搞出了辞让的戏码。

而豪格走后,阿济格和多铎一反常态劝进多尔衮上位,这让多尔衮有些犹豫,毕竟这两兄弟实在不靠谱,不知道想搞什么。

果然在多尔衮犹豫后,多铎自己要上位,立即被多尔衮否决,可见两白旗并不是铁板一块,至少多尔衮没能搞定两兄弟。

眼看局势就要不利于自己,多尔衮情急之下,表示可以拥立另一个皇子福临,满足两黄旗拥立皇子的诉求,而后拉上济尔哈朗辅政,如此一来,符合除了豪格之外所有人的利益,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福临

尽管多尔衮成为了辅政大臣,但初期地位远不如济尔哈朗,且在誓词和登基仪式上,都在济尔哈朗之后,这让多尔衮很不满。

济尔哈朗是必然要踢走的,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无法撼动济尔哈朗的。

因而多尔衮打算暗地里搞事情,至于搞事情的对象就是豪格和多铎。

此前,随着福临的登基,多尔衮辅政,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两黄旗重要人物如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和护军统领图赖等人,很快抛弃豪格,投靠了多尔衮,甚至正蓝旗固山额真,豪格的心腹何洛会居然也投靠多尔衮。

两黄旗大臣和自己心腹的背叛,其他旗,唯有和多尔衮龌龊的正白旗多铎可以拉拢一下。

想要拉拢,就要投其所好,多铎这个人好色无度又喜欢打猎,除了帮助多铎寻找美女之外,豪格还经常和他一起外出放鹰游猎,且长时间不归,在豪格的可以拉拢下,多铎表示,后悔当初没拥立他,现在打算为他出力:

和硕郑亲王初议立尔为君,因王性柔,力不能胜,众议遂寝。其时我亦曾劝令勿立,由今思之,殆失计矣。今愿出力效死于前,其为我言如此——《清世祖实录》

两人亲密的行为,这让多尔衮怎么看?精心准备后,就有了前面的告发之事。

而告发这件事,在《清世祖实录》上只有短短一句话,即“罗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觉,下诸王贝勒大臣鞫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和硕肃亲王豪格、坐知其事不发。罚银三千两。”

至于有没有这事,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很大。

首先就是“谋夺”两个字,谋夺,意味着这件事没有发生,也可以看出多铎是有这个计划,打算抢走范文程的妻子,但实际上并没有,不然就不会用“谋夺”了。

其次多铎谋夺范文程之妻,豪格怎么知道的?而且是唯一的知情者?

谋夺就谋夺,难道还要告诉豪格,难道两人想一起抢?

两位亲王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非要凑在一起谋夺大臣妻子,这癖好也太奇怪了。

所以,这件事的本质,还是在夺位后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的政治角力,至于为何发多铎牛录而罚豪格银子,自然是削弱毫无政治头脑的多铎的势力,且趁机警告一下豪格。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不,多尔衮要借这个机会,增长自己的实力。

毕竟十五个牛录必然不能便宜了外人,自然收归自己囊下,然后进行换旗。

首先就是多铎的正白旗,残余的牛录改为镶白旗,而多尔衮的镶白旗则改为正白旗。

当然,可不是简单的换个旗帜就行,而是两白旗人口全部对调,多尔衮成为正白旗旗主后,将剥夺的十五个牛录在补充自己旗下。

相当于直接拿了多铎的正白旗,至于阿济格呢?他不是还有一部分牛录吗?正好和多铎凑一对,全部调入多铎旗下,防止镶白旗力量过于薄弱。

最绝的是,这番换来换去,其实都是多尔衮自家兄弟内部的事情,其他几旗利益没受损,自然在一旁看热闹,而且合情合理,毕竟此前皇太极也是这么干的,属于有例可循。

有实力才能说话

而济尔哈朗明知道这是多尔衮要拓展自己势力,但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仅仅两个月,多尔衮就成功从原先半个镶白旗一跃掌握整个正白旗,而且正白旗属于入关之前的上三旗,算是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仅次于两黄旗。

顺带着,还成就了不徇私的美名,博得一众大臣的好感,一举双得。

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多尔衮和多铎是亲兄弟,必然在储位和权力上帮助多尔衮,事实上,多尔衮和多铎的关系相当复杂,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都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毕竟他们除了兄弟关系之外,还是八旗旗主,夹杂着个人利益、内部利益等等,所以,他们都是一群人精。

1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