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关“圣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但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品德高尚、眼界超群。
品德高尚:就是胸怀天下,心中要能装着天下百姓,以他们的幸福为人生的最大追求。至少,也要能做到“舍小我为大我”。眼界超群:就是至少也要能做到“眼界高远”,对社会的发展有远超常人的判断。否则与常人何异,就更不要说“圣人”了。若以这两点来看,被世人称为千古圣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恐怕还不如亚圣孟子,甚至还远不如没有圣名的尧帝。
品德方面,孔子没有容人之量。
根据《论衡·讲瑞》、《荀子》、《苟子·宥坐》等史料记载,孔子有个鲁国官场的同僚,少正氏(也有说少正是官名),名卯,他的思想与孔子的并不一样,学生们却很喜欢听他授课,并造成了“孔子之门三盈三虚”,而被称为“闻人”。是说,孔子的许多学生被他多次给吸引了过去,只有颜回一个学生没有去。
这可太打孔子的脸了,于是在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后的第七天,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正少卯给杀害了。就这还不解气,甚至还将其暴尸三日。
▲孔子
事后,孔子有个叫子贡的弟子大惑不解,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要杀少正卯。孔子说:“少正卯有心达(或作‘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少正卯犯下了这五种恶,不得不以“君子之诛”(不得不杀)。其实,所谓的五种恶,都只不过是他家强加给少正卯的罢了。
并因此,导致少正卯的学说没有流传下来。
同时,根据《战国策·秦策五》、《广博物志》等史料记载,孔子在齐国为官的时间和神童项槖的死亡时间,几乎在同一时段。
虽然,没有史料直接指向项槖的死是他所为,但很可能与他有脱不了的关系。甚至还有人认为,项橐是被他捧杀的。毕竟,一个小孩子再聪明,可也挡不住人心险恶、小人算计呀。
然而,孔子倡导的儒家精神中却有一个“仁爱”的思想,这不明显的食言自肥、表里不一吗。
至于,“礼制”、“中庸”等儒家精神,几乎都是为官为政的空洞的礼仪说教,与胸怀天下的大爱、“舍小我为大我”的高尚情操更是相去甚远。
若论“胸怀天下”的品德情操,尧帝更是可以甩孔子几条街。
▲孟子
尧帝的先祖轩辕黄帝施行的是血亲世袭制,他把帝位禅让给了长子少昊,少昊又把帝位禅让给了孙子帝喾高辛氏,帝喾高辛氏再次把帝位禅让给了儿子挚。
九年后,挚因无子,在病逝前把帝位禅让给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尧。
但是,尧帝并没有把帝位禅让给九个儿子(也有说十个)中的任何一个,反而将继承人的推举权交给了四岳十二牧(十二州的部落首领),这有点像后世议会的雏形,可这却早了后世议会两千多年。
同时,经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尧帝发现舜确实是个治国大才,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把帝位禅让给了舜,从而成为历史上打破祖孙、父子、兄弟世袭帝制的第一人。
也就是说,尧帝开创的是“禅位让贤”的制度,只有贤德的大才方能成为帝王,而这样的帝王又怎么能不以百姓为中心呢。
▲尧帝
令人遗憾的是,从大禹的儿子夏启开始,直到满清终结,又再次形成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世袭制。又因许多世袭的帝王并无才德,甚至非常昏庸,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历史周期率现象。
如果,一直按照尧帝开创的“禅位让贤”制度,或许历史会是另一番景象。
若论“眼界”,即使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同样也能甩孔子几条街。毕竟,孟子是第一个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的人。
想想直到两千年后,毛主席才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把人们放在了第一位。
所以说,若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很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圣人”的虚名;若非大禹私心,尧帝很可能就是大家心目中真正的“圣人”了。
不过,历史永远没有如果,只有遗憾和无奈。
图片来源网络
孔子的圣位本就是儒家人为了增加阿谀奉承的资本编出来的
毛线,你以为孟子的民是指老百姓吗?他所谓的民指的是士族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