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人丁澎,因为近视闹出大笑话,结婚当天分不清丫鬟和新娘

夕阳的温暖 2024-12-14 10:20:08

现如今,每个人的生活几乎都离不开电子产品,用的时间长了,对视力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现代人的近视率正在逐年增加,近视的年龄也在逐步提前。

不过,近视眼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在古代,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同样有高度近视的情况。那个时候,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眼镜还没有普及,一旦近视,就只能在模糊中看人识物,为此,历史上也闹出了不少有关近视眼的笑话。

就像下面这位清朝诗人丁澎,他就曾因为高度近视闹了几次大笑话,在新婚之夜竟错将丫鬟当成新娘。

清初的回族才子

丁澎是一个地道的仁和(今杭州)人,字飞涛,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丁澎从小就有才华,六七岁时便能读诗作文,其仲弟丁景鸿、季弟丁潆均也同样善于诗文,颇有才气,时人都称“盐桥三丁”。

这丁家三子,诗风言近诣远,语有尽却意无穷,令读者回味无穷,因此闻名于世。

而丁澎的代表作当属《白燕楼诗》,想当年,这首诗词在吴下盛极一时,人们争相传抄模仿,街头巷尾,无人不知白燕楼诗,无人不晓丁澎之名。婺州名士吴之器就曾夸赞道:“恨无十五双鬟女,教唱君家白燕楼。”可见这首诗的名气有多响。

此外,丁澎还和陆圻、沈谦等人在西湖结社,人称“西冷十子”。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丁澎举乡试,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就此踏入仕途。

他一开始在刑部任主事,后来调到了礼部,任主客司。在此期间,他经常和伊斯兰教各国的使节相互交流,深入了解了伊斯兰国家的风土人情,从而对伊斯兰教及各个派别有了全面的认识,在这些基础上,丁澎写下了著名的《真教寺碑记》和《天方圣教序》。

在丁澎看来,伊斯兰教是一个极为纯粹的宗教,而且认为该教的教义和儒学思想有互通之处。

然而,丁澎的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入仕的第三年,丁澎奉命任河南乡试的副考官,后来受到科场案的牵连,获罪入狱。顺治十七年(1657年),丁澎被贬到辽东边塞,这一待就是五年。

根据《岁寒堂存稿》的记载:丁澎在当地养牛,和牧人一起生活。塞上苦寒,刚入秋,山间就被白雪覆盖,河水冰封十里,每到此时便无水可饮,无柴可烧,以至于连着几天都生不了火,只能拿生米就着冰雪入肚。

到了寒夜,丁澎家的茅屋外,野兽嘶鸣,山鬼哭啼。有一夜,丁澎突然听到门外有敲门声,他顿时喜笑颜开,以为是友人来边塞探望他。

丁澎一路小跑着去开门,然而当他往门缝一看,才发现门外的不是什么客人,而是一头斑斓猛虎,它正在用尾巴打门,丁澎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猛虎走后,才赶紧将门锁上。

戍边的这5年,丁澎搬了5次家,不过,这样清贫的日子也让丁澎有了新的人生感悟,家境是越搬越穷,但诗却越作越多。康熙四年(1665年),丁澎被释放回京。

近视闹出大笑话

相信各位近视的朋友都过这样的烦恼,一旦摘掉眼镜,就成了“五米之内雌雄不分,十米之外人畜不辩”,那么对于没有眼镜可戴的古人,他们的一天又是怎么过的呢?

丁澎因为常年挑灯夜读,视力是一天不如一天,到后来,丁澎也因为模糊的视力闹出过不少笑话,甚至连洞房都选错了人。

根据《虞初新志》的记载:那一日,丁澎迎娶一房小妾。在新婚当晚,丁澎和友人饮了数杯酒,有了些醉意,回到房间后,丁澎凑近小妾一看,发现新人的容貌秀丽,心中暗喜,于是掀开帷幔,和新人春宵一刻。

然而等到第二天清晨,丁澎却忽然发现躺在他身边的不是小妾,而是家中的婢女。

过了一会,老丁才意识到这是自家夫人设下的圈套,估计是想看看丁澎到底是真近视,还是装出来的。

丁澎知道此事后,倒也没有生气,反而是哈哈大笑。

除了看错夫人外,丁澎其实还看错了不少人。那一天,丁澎在入朝的路上,因为没看清,差点和侍郎李爽棠撞了个满怀,他一直没看清对方是何人,瞪大眼睛看了许久才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事后,丁澎特地登门道歉,不过李爽棠却没有怪罪他,说:“我一直都知道你的近视眼,又何必谢罪呢?”

出了这事后,丁澎也自嘲道:“我的近视果然和我的诗一样有名啊!”

还有一回,丁澎在家中读书,客人登门拜访,却发现丁澎正趴在桌上,像是睡着了一样,眼睛和书的距离不到一寸,客人便因此嘲笑丁澎是三国时期丁仪的后人,因为两人都姓丁,丁仪还是出了名的小眼睛。

丁澎听到这样的说辞,抄起拐杖就要去追赶客人,结果客人闪到屏风后面,老丁便错将仆人当成客人穷追猛打。

实际上,像这样的近视笑话在现代也不少见,比如将路边牛粪错当成小狗的,将男厕所标识看成女厕所的,把别人怀中的西瓜当成孙子的,把蚊香看成鬼火的等等。当然,如果大伙不想成为笑话的主角,平日里也应该多爱护双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