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主联军从撤离四平,到战略主动,短短一年为何有如此变化?

文诩与过去 2024-06-21 20:42:54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与我党基本上是保持一个短暂的和平,但是在一个地方除外,那就是东北地区。

抗战结束,处于南方的新四军北上,与八路军进军东北。而蒋介石也甚至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因此将最精锐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全部调往东北,与我军抢占地盘,尤其是对四平的争夺最为激烈。

在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就与国军先后爆发过两次大战,最终因为国军装备实在太过精良,东北民主联军为避其锋芒选择主动撤出战场。

然而,经过短短一年时间,东北民主联军再次卷土重来,此次不再如之前,我军占据着全面的主动,国军完全处在下风。为何短短一年,东北民主联军能有如此巨大变化?

首先,领导有方。

在抗战结束后,党中央就已经定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基本方针。为了大力发展东北,专门设立东北局,并派出林彪、陈云、罗荣桓等优秀骨干成员负责东北事宜。

尤其是林彪,毛主席对他非常看好,更是称其“受任于乱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相信他一定能将东北各方面统一起来。

而林彪确实不负毛主席所望,在主动撤离四平后,整个东北局上下一心,开始进行反思和总结教训,并商量如何壮大东北民主联军,在1946年7月,东北局就发布了《七七决议》,指明接下来东北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同时指出如何应对敌人可能发起的进攻。

正是在《七七决议》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东北民主联军得到很好的发展,短短一年迅速壮大。

其二,土地改革。

自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就沦陷了,因此当地受到日本人长达十余年的统治,此时,无论是我党和国民党对于此地的影响力都是有限的,完全处在同一起跑线。

我军一直以来贯彻以民为本,服务对象一直都是普通百姓,因此对当地开始土地改革,如此一来就得到当地的民心。有了百姓的支持,无论是兵源,还是粮食,甚至武器装备,都不是一件难事。短短一年,东北军从10余万增长到46万人。

当时毛主席也专门称赞道:“东北在你们的领导之下,改革了土地,发动了群众,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由此可见,土地改革对于东北民主联军的壮大,起到多大的作用。

其三,小规模战斗的不断胜利。

东北民主联军在发展,处在东北的国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因此多次派兵围剿。林彪在总结了四平保卫战的教训后,总结出“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等多种战斗技巧。当时分散在各地的东北民主联军,在与国军小规模的战斗中,不断将战术融会贯通。到后来,军队的战斗素养越来越高。

之后,林彪看准机会,发起临江战役,消灭国军5万余人,大大削弱了东北国军的力量,迫使他们从攻势转入守势。

所以说,虽然只是过了短短一年,但是国军越发衰弱,而东北民主联军越发壮大,战争的主动权自然归于东北民主联军之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