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陷入"练摊"困局,联通率先破局
摆地摊卖手机卡?三大运营商的"练摊"大战堪比菜市场叫卖。
联通小姐姐热舞直播带货,移动大叔街头卖卡苦等客户,电信阿姨广场舞中"顺便"推销。
这场看似热闹的"练摊"狂欢,究竟是创新营销还是无奈之举?
当5G时代悄然而至,运营商们的"地摊经济"能否突出重围?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练摊"大战背后的秘密。
三大运营商的"练摊"困局2024年10月,国庆长假第一天。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三大运营商的摊位摆成一字长蛇阵,各色横幅和易拉宝在秋风中摇曳。
移动的蓝、联通的红、电信的蓝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运营商长城"。
摊位前,工作人员们挥舞着宣传单,喊着各自的优惠口号。
"5G套餐低至19元!""办理宽带送手机!""老用户升级有好礼!"
喧嚣声此起彼伏,俨然一场通信版的"菜市场叫卖"。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驻足的路人寥寥无几。
大多数人只是匆匆扫过一眼,便加快脚步走开了。
偶有询问的,也多是冲着赠品来的,对真正的套餐业务兴趣缺缺。
这一幕,在全国各地上演。
从北上广深的繁华商圈,到二三线城市的步行街,再到县城的广场,处处可见运营商的"地摊"身影。
这种看似热闹的"练摊"营销,效果却越来越差。
据某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近年来"练摊"式营销的转化率逐年下降。
每100个接触的潜在客户中,还能有5-8个成功办理业务。
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1-2个。
投入产出比持续走低,让不少基层员工叫苦不迭。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运营商还在坚持这种低效的营销方式?
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困局背后的原因曾经行之有效的"练摊"营销,如今却陷入了困境。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市场饱和度已经很高。
截至2024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7.78亿,早已超过了人口总数。
在"人均双卡"的时代,新增用户空间极其有限。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人同时使用两个手机号?
用户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线上查询、比较和办理业务。
线下"练摊"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你上一次在街头办理手机业务是什么时候?
同质化竞争严重。
三大运营商的套餐和优惠大同小异,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用户对于街头巷尾的"练摊"营销,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5G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比4G,5G套餐资费普遍偏高,用户升级意愿不强。
运营商又急于推广5G业务,导致"练摊"营销陷入了尴尬境地。
疫情影响仍在持续。
虽然防控政策已经放开,但许多人仍保持着谨慎心态,对于街头摊位的接触意愿降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练摊"营销效果不佳,还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
据估算,一个普通的周末"练摊"活动,每个摊位至少需要2-3名员工,加上场地租金、物料制作等成本,单日投入轻则数千元,重则上万元。
如此高昂的成本,与日益低迷的效果形成了鲜明对比。
你觉得运营商还应该继续"练摊"吗?
联通如何破局?面对"练摊"困局,中国联通率先采取行动,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营销革新。
2024年9月15日,联通在抖音平台上线了"5G红人直播间"。
一改往日枯燥的产品介绍,联通邀请了当红网红主播,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解5G套餐。
更有小姐姐现场热舞,展示5G高速网络的流畅直播效果。
首场直播吸引了超过500万人观看,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
你有没有被这个数字惊到?
联通又推出了"云上营业厅"小程序。
用户足不出户,就能通过3D全景体验虚拟营业厅,享受"云式"一对一专属服务。
这一创新举措,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联通还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元宇宙领域。
10月,联通在某知名元宇宙平台上开设了虚拟旗舰店。
用户可以通过虚拟形象在店内漫步,体验各种5G应用场景。
这种沉浸式的营销方式,引发了年轻群体的热烈响应。
联通的这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仅仅半个月时间,联通的线上营销转化率就提升了30%,新增5G用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
更重要的是,这种线上营销模式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联通的成功尝试,为整个行业指明了方向。
它证明了,在数字化时代,运营商必须与时俱进,用创新思维去突破传统营销的桎梏。
你觉得联通的这些创新举措能否彻底取代传统的"练摊"营销?
结语:
三大运营商的"练摊"大战,从街头巷尾杀到了云端。
联通小姐姐热舞直播、虚拟营业厅、元宇宙旗舰店,这些新奇玩法让人眼花缭乱。
移动和电信还在苦苦"练摊",联通已经玩起了"云摆摊"。
这场营销革命,谁将笑到最后?
运营商们的下一步棋,又会如何出人意料?
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通信江湖的"摆摊"大戏,好戏才刚刚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