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常常被眼睛和大脑所欺骗。视错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法国国旗的蓝白红三种颜色看起来面积相等,实际上它们的比例是 30:33:37,如果做成等宽的,反而会让人觉得宽窄不一,这是颜色的膨胀感和收缩感引起的视错觉。还有当我们把筷子放进水杯里时,筷子居然变弯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自然现象。
除了视错觉,魔术效果也常常让我们产生错误认知。魔术师们通过巧妙的手法和道具,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魔术。例如一个能装下 100 元大钞的盒子,魔术师展示盒子里没钱,关上盒子再打开,就有一张一张 100 元大钞出现。其实盒子中间有个活的纸板,手上翻就盖上了,手向下翻钱就出来了。还有一些看似无法破解的魔术,如袖口里取伞、取鸽子等,其实都是利用了障眼法和快速灵活的手法。
生活中的错觉瞬间也比比皆是。比如利用近大远小的原理,营造出两个小姐姐在玩有趣游戏的视觉错误;还有看似变异的猫咪,其实是一条小狗藏在了猫咪身后;自行车轮胎瘪了,但倒影中的轮胎还是好好的;设计精妙的包装袋让大姐站在路边等车时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眼光;甚至会让人误以为大姐是外星人的狗鼻子画面。这些精彩的视觉图给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惊喜,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眼见不一定为实。
二、眼睛与大脑的关系及影响(一)紧密的联系眼睛和大脑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眼睛作为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通过视觉感受到的光信号会经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视觉中枢。大脑则负责解读和处理这些信号,使我们能够看到、理解和识别周围的事物。一旦视觉信号到达大脑,不同的脑区会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大脑中的视觉皮层会解码这些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图像和颜色等视觉信息,如此我们才能够分辨物体、辨认文字等。同时,大脑还负责控制和协调眼睛的运动,保证双眼的配合和目标物的注视,使我们能够进行准确的视觉跟踪、聚焦和追踪。此外,眼睛通过视觉系统提供信息,大脑负责将这些信息进行存储和整合,形成我们的视觉记忆。据统计,人类的视觉记忆能力很强,对经历的事物过目不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对我们的辨认、思维、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总之,眼睛和大脑通过视觉系统密不可分地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了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解码和理解过程。
(二)对认知的影响眼睛和大脑的关系对我们的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眼脑协作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然而,这种关系也可能带来错误判断。例如,大脑在解读眼睛传递的信息时,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来进行,但这种解读并不总是准确的。当我们看到一些似乎不符合真实世界的视觉现象时,就可能产生错觉。像 “箭头错觉”,先画出两段相同长度的线段,然后在每条线两端各画一个箭头,其中一条线段的箭头开端朝外,箭头对向而指,另一条的箭头方向相反。在我们的人眼看来,箭头开端朝外、箭头对向而指的线段似乎比另一条线段更长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落在眼睛最佳聚焦点之外的那部分图像分辨率太低,足以使图形的边缘软化,同时大脑会将其与在某点会合的三条线联系起来,潜意识里将其诠释为某空间的角落,并认为那是描述空间的深度。这种错觉表明,眼睛和大脑的联合有时会欺骗我们,让我们产生错误的认知。
三、眼睛与大脑如何 “欺骗” 我们(一)超级防抖 “摄像头”拍照时手一抖照片就会模糊,然而我们转动眼珠时,眼前的字却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因为大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我们的眼球移动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眼球接收到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的角度和强弱都会发生变化。但我们最终看到的物体却几乎不变,这是大脑预测出了我们将看到的东西并将它的影像 “翻译” 了出来。就像在实验中给猕猴展示迅速移动的物体,猕猴快速扫视一眼物体后,头脑中会先留下一个印象,之后再看到这个物体时,会产生相同的电信号,两种电信号会融合成同一个图像。在人类身上,大脑会在向眼球发出转动的命令前,向 “预视区” 发出信号,让视网膜细胞根据之前看到的图像 “补齐” 未看到的事物的图像。大脑会先用之前看到的图像 “占个位”,等到眼睛真正看到物体时,再 “补上” 真实的图像。这就像动画片的制作原理,利用了我们大脑会将快速移动的物体合二为一这个 “漏洞” 来欺骗我们的眼睛。
(二)消失不见的钢笔大脑的 “欺骗” 让我们看清了移动的物体,但有时候也会给我们错误的信息。比如掉落在地上怎么也找不到的笔。大脑会将 50 - 100 毫秒内的两个相似图像合二为一,但对于一下子就消失的笔来说,这个时间还是太长了。为了维护自己的 “权威”,指挥身体的其他部位做出反应,大脑就自行对物体的运行轨迹进行了预测。在寻找弹飞出去的钢笔时,大脑也按照钢笔消失之前的移动方向预测了它弹到视野之外的运动轨迹,但因为没有后续信息,大脑无法判断自己的预测是否有误,因此我们就会认为笔往之前大脑预测的方向飞了出去,直到我们发现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才会恍然发现,原来大脑也不总是对的。
(三)视错觉的魔力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视错觉现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眼睛和大脑是如何 “欺骗” 我们的。比如那些看起来自带 “gif” 效果的图像,根本就停不下来,圆圈不停在旋转,放大其实它根本就没动,这种视错觉也被称之为 “蛇形效应”。还有著名的鸭兔图,从左边看是鸭,从右边看是兔,也有人只看出了其中一种动物,这是由于视觉上的 “认知判断” 导致的人体知觉对感性材料的特殊处理形成了对此画不同的解读。背景错觉也很常见,当我们以黑色为背景就可以看到花瓶,以白色为背景就看到两个相对的人头。这些视错觉现象表明,大脑在接收到视觉信号时会对此作出相应的抉择。同时,在绘画或者图片上故意制造歧义给人形成视觉上的错觉,就像一个大象的图片,到底有几条腿?一时间很难分清,原来脚和腿并没有对上号。这些视错觉现象揭示了大脑在视觉处理中的作用,让我们意识到眼见不一定为实。
四、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原因(一)生理因素眼睛作为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其自身存在一些特性,容易导致错觉产生。在观察事物时,我们的眼睛往往会根据画面的大小、色彩的鲜艳程度等因素来分配注意力。例如,当一个物体在画面中占据较大面积时,我们的眼睛更容易被它吸引,从而可能忽略掉周围一些重要的细节。此外,色盲、近视等眼疾也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影响。据统计,全球约有 8% 的男性和 0.5% 的女性患有色盲症。对于色盲患者来说,他们无法准确分辨某些颜色,这就可能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出现偏差。而近视患者如果不佩戴合适的眼镜,看东西会模糊不清,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就像患有青光眼的患者,由于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会带来眼压升高、视神经受损、视野变窄等功能性损害,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正常人有很大的不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生理因素对我们认知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个人的喜好、情感恩怨等心理因素常常会夹杂在我们对事物的观察中,使得我们难以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比如,当我们对一个人有好感时,往往会更倾向于看到他的优点,而忽略他的缺点;相反,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厌恶感,可能就会放大他的缺点,而忽视他的优点。就像文中提到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的例子,作者因为朋友的话,对新同学产生了偏见,即使努力想摆脱这种偏见,但朋友的话还是会在脑海中浮现,影响对新同学的判断。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让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不再那么客观,从而导致眼见不一定为实。
(三)社会现象在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情况。比如网络刷单,商家通过虚假交易来提高店铺的销量和好评率,让消费者误以为该商品很受欢迎,从而吸引他们购买。还有短视频攒粉,一些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粉丝和关注,会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如购买粉丝、刷赞等,营造出一种虚假的人气。在人际关系中,也常常会出现误会。比如,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个人的表情、语气等而误解他的意思,或者因为别人的传言而对一个人产生错误的印象。这些社会现象都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信息时,不能仅仅依靠眼睛看到的表面现象,而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
五、如何避免被欺骗(一)多角度观察我们不能仅仅依赖眼睛去观察世界,因为眼睛有时会欺骗我们。要学会从多个感官去看待世界,多角度查证事物。除了视觉,我们还可以依靠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来获取信息。例如,在判断一个食物是否新鲜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的外观、闻它的气味、触摸它的质地等多种方式来综合判断。同时,我们也可以向他人请教,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视角和经验都不同,通过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事物。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搜索引擎、数据分析等,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证据。总之,多角度观察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被眼睛和大脑所欺骗,更准确地认识世界。
(二)注意细节当面对问题时,我们不能立刻下结论,而要注重细节,探索问题的真相。细节往往隐藏着关键信息,只有仔细观察和分析细节,我们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时,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他的外表和言行来判断,而要观察他的一些细微的行为和习惯,如他的眼神、语气、表情等。这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性格。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问题的背景和环境,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例如,在判断一个事件的真实性时,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媒体的报道来判断,而要了解事件的背景和相关的信息,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培养证伪能力通过证伪过程接近真实逻辑,多角度看待问题。证伪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检验一个观点是否正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反例、寻找矛盾等方式来证伪一个观点。例如,在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好用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用户的评价、试用产品等方式来寻找反例,从而判断产品的优缺点。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一个问题往往有多个方面和解决方案。例如,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从而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总之,培养证伪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避免被错误的观点所误导。
(四)考虑负面因素做决定前考虑不利因素,防止过分盲目乐观。在做决定时,我们往往会受到情绪和偏见的影响,只看到事情的好处,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在做决定前考虑不利因素,全面评估事情的利弊。例如,在投资股票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股票的上涨潜力,而要考虑到市场的波动、公司的财务状况等不利因素。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受失败和错误,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总之,考虑负面因素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理性和冷静,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光决定了地球人能看到什么[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