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列宁与中国共产党,相信诸位一定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二者不是一个时期的产物,作为苏联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代领袖,他与中共领导人别说是有关系了,甚至连见都肯定没见过,真正与毛主席共处一个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应该是斯大林才对。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却是不严谨的,因为在我党领导人之中,有一人曾经有幸见过列宁,而此人不是别的,正是与朱德、毛主席、周总理、任弼时共称为中共五大书记的刘少奇同志!
而说起刘少奇与苏联,他们之间的渊源亦是极深,他曾先后六次到访苏联,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在面对斯大林的敬酒时,他居然还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见过列宁的刘少奇,革命生涯到底有多早,后来他又为何要当众拂了斯大林的面子呢?
投身革命
刘少奇,1898年生人,祖籍湖南省宁乡县,他投身革命的时间确实很早,早在1916年,也就是他十八岁的时候便燃起了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后续,他亦是打算通过学习改变腐朽的旧中国,先是以榜首的成绩考入了长沙陆军讲武堂,随即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又辗转来到了北京求学,只可惜因为囊中羞涩,最终只能抱憾返回。
没办法,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刘少奇为了继续求学也只好将目标放在了留学上,与大家想象的不同,当时的留学条件还是比较宽松的,许多家境贫寒的青年学子都可以通过办理“勤工俭学签证”,在国外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再加上西方列强的工资普遍比国内要高,学费也比国内要低,这才造就了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国内大学,却读得起国外名校的奇葩现象。
而刘少奇就是这么想的,只可惜在1920年,法国禁止了勤工俭学签证的颁发,无奈,他也只能暂时留在保定,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未来的方向。
正是在这一时期,刘少奇了解到了“十月革命”,同时也接触到了振奋人心的共产主义思想,本就出身寒门的他一下子就被其中“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观念吸引住了,为此,他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组织,不仅如此,随着红色理念的日渐深入,他的心中也萌发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那就是去苏联看一看,看一看这个成功的案例,看一看其中有无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就这样,经过数次的申请,1920年夏,刘少奇在长沙俄罗斯研究会负责人贺民范的推荐下,成功获得了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学习俄文的资格,后续,在学成之后,他又与肖劲光等人乔装打扮成工人,一起偷偷潜入邮轮去到了隶属苏联却被日本占领的海参崴。
光是听起来,这一路上就少不了波折,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多次的险象环生之后,刘少奇总算是抵达了海参崴,并拿到了前去苏联的通行证,而后,他又连续乘坐了两个多月的火车,这才终于来到了共产主义者心中的圣地——莫斯科
显然,刘少奇的运气还算不错,刚刚抵达目的地就赶上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其中正好有瞿秋白、张太雷等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当听说刘少奇的坎坷经历后,几人心怀怜悯,这才特批他可以在次日进入现场旁听大会。
而且更巧的是,就在刘少奇进入会场的当天,居然直接碰上了列宁上台讲话,看到心中尊敬的伟大领袖,他心潮澎湃,他热泪盈眶,同时他也对列宁的话印象深刻,尤其是那句“到群众中去”和“必须把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受剥削的农民群众争取过来”,更是成为了他此后革命生涯的座右铭。
在大会结束之后,刘少奇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直接进入了东方大学中国班学习深造,和他做出同样选择的人有很多,他们大多都是刚刚信仰共产主义的青年才俊,只不过彼时的条件着实艰苦,校内不但缺少粮食供给,甚至连取暖的燃料都没有,莫斯科寒冬的凛冽人尽皆知,因此很快就有许多人选择了退学,不过刘少奇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并且还在1921年在校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可以说,在莫斯科的这段经历算得上是刘少奇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学成之后,他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在中国成功的希望,故而没有犹豫,才刚一毕业他就立刻回到了祖国,并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六次访问苏联
虽然彼时的刘少奇只是台下的“旁听生”,而列宁是万众瞩目的宣讲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中国领导人中唯一一个见过世界无产阶级领袖的人,这对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同时也让他对苏联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在回国之后,他又相继五次到访苏联,直接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访问苏联次数最多的国家领导人。
刘少奇的第二次访苏时间大致是在1930年6月,彼时的他刚刚成功领导了多次工人运动,并被组织上任命为了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书记,正好赶上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苏联召开,他便自告奋勇率领着代表团前去莫斯科参加,故地重游,他的心境却大不相同,曾经的刘少奇只是一个心思单纯的学生,而如今的他却已然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领军人物之一。
心境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刘少奇必须站在中国的角度出发,为国家民族争取利益,因此,当听闻多国代表的激进言论后,他果断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言论引起了不少与会国家代表的支持,不过很显然,他也得罪了大会的组织者。
为此,刘少奇被扣上了不少帽子,最终只能无奈回国,在这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反围剿战争愈演愈烈,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再加上三年解放战争,足有十八年他都再没去过苏联,还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新生政权的稳定,党中央和毛主席这才将其再度派到了莫斯科,希望他能够秘密会晤斯大林,进而为新中国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
简而言之,刘少奇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询问斯大林,是否会支持红色政权的建国,是否会为新中国提供帮助,如果对方同意,那咱们就还是一个阵营的好朋友,如果不同意,那中国就需要重新寻找合作伙伴了。
当然,后续发生的事情人尽皆知,建国后,苏联不但成为了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合法性的国家,还连带着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与华建交,更有甚者,后续苏联也信守承诺,对中国施行了将近十年的无条件援助,可以说这一切刘少奇功不可没。
至于第四次访苏,那就是朝鲜战争期间的事情了,当时的战争已经来到了关键阶段,大规模的冲突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漫长且繁琐的谈判,原因很简单,中美两国都无法做出决断,到底是战还是和,无奈,党中央和毛主席这才再度派出了刘少奇同志,让他前去寻求苏联方面的意见,而此行的结果亦是皆大欢喜,斯大林虽然没有明示,但他的暗示也已经很明显了。
他的大致态度就是,肯定中国共产党对尽快恢复建设国民经济,尽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见,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说,我同意了别打了,中国还是尽快将精力放在发展上吧。
显然,本次访问之行堪称是主宾尽欢,双方都拿到了最想要的答案,不过这第五次访苏就不同了,期间,中苏两国首次剑拔弩张,刘少奇也第一次对苏联领导人发了脾气,原因很简单,彼时由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离谱言论,一些个国家看不下去便打算自此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去是留本该是自由的,可谁知赫鲁晓夫居然直接采取了武装干涉,对曾经的兄弟国家拔刀相向。
闻听此讯,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而眼看局势逐渐不可控,赫鲁晓夫便紧急电联中国,希望中方能够出面调停,为此,1956年10月23日,刘少奇亦是第五次来到了莫斯科,只不过与赫鲁晓夫想象的不同,他并不是来拉偏架的,反倒是来谴责苏联的。
对于相关事件,刘少奇的意见共有三点,第一,苏联在处理问题时太过粗暴,第二,中方愿意从中斡旋,第三,希望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能够和平共处。
其中意思再明显不过,正是希望苏联能够收敛一些,霸权对着资本主义阵营就够了,千万别在同志们之间耀武扬威。
此话一出,本来寄希望于得到偏袒的赫鲁晓夫瞬间懵了,无奈,眼见关系最好的中国都这么说,他也只能暂时服软,不过也正是从这天起,一颗不满的种子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后来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很大程度上便是由此而生,两国关系亦是自此走向了下坡路。
最后是第六次访苏,1960年11月5日,刘少奇应苏联政府的邀请来到莫斯科进行国事访问,此时两国的关系已经近乎破裂,他的使命也很简单,那就是修复关系、谋求团结,只是很遗憾,苏联人并没有配合,即便有错在先,他们却仍是不思悔改,反倒还诬陷起了中国的制度与理念,见此情形刘少奇没有屈服,直接拍案而起,又是动之以情又是据理力争,这才总算是解除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我们的误会。
为何拒绝敬酒?
六次访苏,刘少奇同志算得上是不辱使命,每次都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他的任务,那么问题来了,前文提到的拒绝斯大林敬酒事件发生在哪次访问期间,这又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不卖关子,没错,这次让刘少奇同志拂了斯大林面子的访问,正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也就是1949年的事情,当时渡江战役已经结束,南京解放,蒋介石的政权已然分崩离析,新中国即将成立,就像刚刚说得那样,此次前来刘少奇便是想要询问斯大林的态度,为新中国未来的发展确定方向。
而苏联这边,眼见国民党败局已定,他们的态度也很友善,虽然还没和国民政府彻底断交,但他们却还是以最高规格接待了来访的刘少奇等人。
在长达数日的会晤中,双方也就许多事宜达成了一致意向,大家没有异议算得上是皆大欢喜,于是就在七月底的一天,斯大林便在孔策沃别墅举办了一次宴会,用来为两国即将达成的合作提前庆功。
席间双方的兴致都很高,斯大林甚至还亲自题了一句祝酒词,大致意思就是说祝愿新中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争取后来居上早日强过苏联,而刘少奇也很是谦虚,直接回道:“兄长总是兄长,我们要永远向兄长学习。”
闻言,斯大林显得很是高兴,直接举杯就要敬刘少奇一杯酒,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对于自己的好意,刘少奇却紧接着拒绝了。
一听这话斯大林直接愣在了原地,在场众人也是一样,纷纷投来了询问的目光,而眼看刘少奇一直没有说话,斯大林还以为他是生气了赶忙做出解释,称自己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单纯地祝愿红色中国的未来,但即便如此,刘少奇也始终推脱不愿举杯,还是直到宴会即将结束之际,他这才以其他名义喝掉了手中的这杯酒。
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好好的一场宴会为何刘少奇却要拂了斯大林的面子呢?
其中原因并不难理解,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刘少奇的举动也是为了新中国着想,要知道,彼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并不团结,尤其南斯拉夫更是与苏联这个老大哥一刀两断,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苏联对中国必定是存在戒心的,而斯大林的那句祝酒词也肯定另有深意,那就是提醒中国,千万不要试图挑战苏联的中心地位。
对此,显然刘少奇是听懂了,所以为了证明中方的态度,也为了不让其他人觉得中国共产党有挑战老大哥地位的想法,他这才宁可不给斯大林面子也要坚持拒绝这杯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