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A股第二波牛市

隔壁小投 2024-10-15 11:17:20

今天市场终究还是给面子,涨上来了。早上这波摔,是给朝韩付军费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插曲。从趋势来看,政策预期的明确,加上场外充沛的资金蠢蠢欲动,市场情绪还是很快扭转过来,午后开始放量上涨。

截至下午2点,三大指数均涨2个点左右,创业板指振幅很大,上午一度跌了快2个点,之后也飚了上来。

A股会不会真的有第二波更大的行情,就看接下来财政出多大的牌了。在这个语境下,本周五要公布的三季度GDP好或不好,对股市来说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数据好,自然年内压力小,但即便数据不好,那财政出牌的力度可能就会更大了。

一、应该如何理解周六的财政爸爸的发布会?对A股到底有什么影响?

这次发布会,至少比发改那次,效果好多了。大家也是各取所需,据说发布会一结束,债民的反应是:没出具体数据,挺高兴。而股民的反应是:看到了积极态度,挺高兴。

我还是从大家最关心的三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刺激方向和手段。这次说得很明确了,主要有下面几个:

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中央财政举债、提升赤字。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将继续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激发消费潜能,用好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工具,带动有效投资,扩大国内需求。

支持地方政府运用专项债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增强土地供给调控能力。

将采取用好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方式收购。

总的来说,最核心思路就是,解决地方财政难题,化债。因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就是,通suo压力。而地方财政难题,是其中的根结。所以这次财政发布会给出的刺激方向,本质上,就是要抗通suo。

至于外资最为期待的,希望有直接针对消费、民生的刺激政策,这次也有涉及,但不是最核心的发力点。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今天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有人觉得这次解题方向找对了,也有人觉得还是在老路上走。这种争论,光讲理论而忽视国情的复杂程度,是没用的,只能让时间来回答了。

2、刺激力度。因为要走流程,暂时没有给具体规模数字,但是说了好几次“较大”、“最大”。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强调两次)

最近10年的几轮债务置换规模,分别为:12.2万亿(2015-2018年)、约6000亿(2019-2021年)、1.07万亿(2021年底-2022年)、1.7万亿(2023年-至今)。这次说是“最大的”,大家心里多少就有点数了。

而中央财政在举债和赤字方面,确实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目前,我们的财政负债率,也就是政府债务余额与GDP的比重,低于60%,在主要国家里是最低的,美国都到130%了。另外,我们的赤字率,一直谨慎保持在3%这个低水平,而全球主要国家普遍在6%以上。

银河证券做了个测算,周六发布会上提及的相关政策,包括新一轮化债、增发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弥补财政预算收支缺口等等,涉及的工具体量至少在5万亿元以上。

目前看下来,总刺激规模只会比之前外资预测的2万亿、3万亿要更大。这是超预期的。只是估计不会一次到位,而是逐步落地。

3、出台时间。这个现在普遍都在关注10月底的人da会议。所以快的话,可能两周左右就有更确切的消息了。对岸的大选也就在11月初就要尘埃落定,所以时间不会太久了。

总的来说,这次发布会给的预期还是非常明确的,力度大概率也不会小,至于刺激方向是不是有效,需要时间来检验,市场短期对这个一定会有分歧,会加剧市场的波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顺势而为就好了。但在趋势上,这时候没必要悲观。

二、今天市场V型反转,为何走得这么纠结?

前面也大概解释了一下,对于周六发布会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刺激方向上的理解,让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加上周末出的CPI和PPI数据也不及预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情绪。再有就是上周,市场整体呈现出回调的趋势,部分资金也会顺着市场的惯性走。

好在市场经过几番纠结后,10点半后,开始一波比较强的拉升。市场情绪再度扭转,量能表现也从上午的小幅缩量,到下午开始放量了。也就是说,这周六的发布会,确实起到了稳住市场情绪的作用。

但是,上周五我说的,A股“散户牛”已经结束了,这个看法我没有变。市场已经走完了第一波,也是情绪最强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市场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动物精神”,谁猛就干谁,除了宽基以外,板块方面最典型的比如券商、互联网、科创成长等等。

而到了第二波,市场应该要进入相对讲逻辑的阶段。如果逻辑够硬,行情就能持续得够久,资金进入会猛(且不局限于散户,机构、外资也会持续买入),这会是大家吃肉最多的阶段。

真到了这一波,那么白马蓝筹、绩优成长,这种更符合机构审美的标的,就会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行情。之前大家被套的,多数都在这些领域,所以真正要回本,也得指望这一波才行。

三、说个基金圈的热点,明天,备受瞩目的中证A500ETF(159338)要正式进入场内交易了。为什么都说这是“中国版标普500”?

这个入市时间点还挺好,这几天市场正好帮忙砸了一波,稍微释放了下风险,而政策面给的预期也更加明确了,这对中证A500这样的核心资产价格走势来说是有利的。

对于中证A500指数,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就是,白马股指数,所以不少人纳闷,在配置价值上,它跟沪深300到底有啥区别?甚至还会有人把它跟中证500搞混。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标普500。

客观来说,它确实将会是国内最有代表性的宽基指数之一,所以我今天决定稍微花点小篇幅,用大白话来讲清楚它的特点。这很重要,因为以后我们一定会经常提到它。(也欢迎券商的客户经理直接把文章发给客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这个新指数)

1、中证A500和中证500的区别:成分股巨大差异。

中证A500,只是名称上乍看一眼跟中证500比较容易看混淆而已,实际上完全不同。中证500,是排除掉沪深300成分股后,选取剩下股票中市值最大的500只,所以算是中盘股指数。

而中证A500,是整个A股市场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沪深300的大部分股票都被囊括在内。

2、但,中证A500并不是纯粹的大盘股指数,还兼顾了中小盘。

我下面列了个表,中证A500有500个成分股,比沪深300多200只股票,总市值却比沪深300更小,平均市值、市值中位数也都比沪深300更小。中证A500有14只成分股的市值都在100亿以下,而沪深300是没有的。(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10.11,下表同)

中证A500为啥能选到小盘股?因为上证50、沪深300这些宽基,都是在全市场范围内按市值权重选股,于是某些大市值股票扎堆的行业,比如金融,大面积入选,结果导致指数的单一行业风险暴露太大。

而中证A500是把选股维度下沉到全部91个中证三级行业里,挑选这些更细分行业的龙头股,所以就能兼顾一些虽然市值偏小,但成长性更强的个股。作为对比参考,沪深300在中证三级行业的覆盖率只有68%,而中证A500是98%。(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数据截至2024.10.10)

3、所以行业分布上,中证A500的金融股占比大幅降低,新兴产业占比提高,不偏科,成长性更强,这一点确实和标普500非常类似。

沪深300是典型的金融股占大头,占比高达23.4%,其次是信息技术17.2%,工业16.4%,日常消费11.3%。

而中证A500,第一大板块是信息技术19.0%,其次是工业18.5%,金融降至第三位,只有14.6%,接着是材料12.0%。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也就是说,中证A500明显淡化了金融股权重,而大幅提高了新兴产业占比,行业覆盖度更广。标普500同样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在指数基本面上,中证A500的ROE(净资产回报率)更高,资产质量整体更高,成长性也更强。它2023年ROE中位数为9.74%,近五年营收增速中位数13.45%,均远高于全市场中位数水平。

4、中证A500的选股方案,相比于沪深300,更符合外资口味。

中证A500在指数编制时,剔除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分低的股票。虽然ESG得分高的股票未必股价表现就一定更好,但ESG得分极低的公司,往往会有爆雷风险,所以剔除这些的股票可以定向“排雷”,长期来看还是可以提高指数的收益。以后这种编制思路也会是新的主流。

外资当然喜欢这种指数,因为受制于很多客观约束,他们对中国大量股票的研究深度不够,如果我们能用一些方式先帮他们排雷,自然他们也更愿意买入这些股票,或者挂钩这个指数的基金。

还有一点是,中证A500在选取样本时,必须要是沪深股通的股票。这也是为了方便外资交易,提高指数的流动性。

5、正是因为汇集了A股不同行业的“绩优生”,兼顾均衡性和弹跳性,中证A500的长期业绩表现比沪深300更好。

截至10月10日,中证A500指数自基日(2004.12.31)以来涨幅高达366.1%,而同期上证50、沪深300的收益率为224.7%,298.2%。

中证A500指数以后必然会是最能代表A股核心资产的宽基指数之一。明天中证A500ETF(159338)上市,值得特别关注一下。对了,这个ETF也是会每个月评估分红的,只要符合分红条件就会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