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人在送葬时死去,凌晨出殡民俗被质疑,中国丧葬文化你知多少?

读书文史 2023-01-10 23:02:23

文 | 读书君

年底了,一条特大交通事故的新闻推上了热搜,挂车冲进了出殡队伍,造成19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去世老人的两个儿子也已遇难。

看到此,多少人再也绷不住,流下了泪水。

日子本来过得已经够艰难,明明是送死人的葬礼,却又节外生枝多死了人!

本来已经是祸不单行,如今更是伤口撒盐、雪上加霜,让人悲痛欲绝。送葬队伍中无辜死去的十几人,又是谁家的孩子,妻子,丈夫……

01 凌晨出殡民俗被质疑

临近过年,并非岁岁如今朝,逢年喜事精神爽。今年的年关,有些难过。每年冬季是乡下老人过世的高发期,而今年似乎比往年要高些。

前半个月,乡下老家有位老人过世,听说老人过世前两天还很精神地刷着短视频,谁曾想走得如此突然。

晌午未到,人咽气了。下午刚来,丧葬队伍已经被请来,次日老人就被下葬了,一切都办得有些仓促急快,让人有些晃不过神来。

民间有句老话说“人怕腊月生,更怕腊月死”。寒冬腊月是一个难熬的日子,阴冷的寒冬让本就身体羸弱的老人,过冬变得更加困难。

加上农村地区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不管是在营养卫生还是取暖方面都相对比较欠缺,且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保障也非常有限,这都极大地影响了老人的生活、生存质量。

今年有些特殊,除了寒冬腊月本身比较难熬,疾病更让这个冬天的丧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多了起来。中国人常说“人死为大”,不管怎么样,总要让过世的人走得体面,为此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地区,总能看到各种丧葬活动,甚至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比如有些小区家里有人去世,便在小区内烧纸钱和祭品,烧得通火照明,光耀四方。更甚者,有人还请来了丧葬法事队伍来吹拉弹唱,燃放鞭炮,惹来周围邻居的不满。

在开头提及的特大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事发时是凌晨,天尚未亮的情况下,加上起雾天气等原因,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而类似这样的事故,这些年来并不少见。

看到此,有不少人感到好奇地问:“明明天亮也可以办事,为什么专门选择凌晨出殡?”

问及此,其实原因是多重的。

其一,这是某些地方传统的丧葬习俗。按民间的传统,人死后的第三天会举行出殡仪式。之所以选择凌晨出殡,人们认为,凌晨太阳尚未出来之前,阴气比较重,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殡,有利于帮助死者灵魂升天,让死者的灵魂离开尸体后得到解脱。

当然,在凌晨出殡前,民间传统的丧葬习俗里还要举行早奠活动。所谓“早奠”,是指出殡前给亡人送早饭,其程序和午奠基本一样,只是早奠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其仪式通常由阴阳先生主持,同时会有乐队伴奏。

其二,一些地方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为了规避火化。众所周知,中国的丧葬文化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丧葬习俗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

早在人类远古时期,最早的人类对死亡是没有“概念”的,对尸体也没有太多的保护意识,人死之后,并不埋葬。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才渐渐产生了怜悯和人文关怀,也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丧葬文化和习俗活动。

从全世界的丧葬来看,大致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树葬、屈肢葬、割体葬等等,而我国主要是以土葬为主。

纵使是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不少城市和地区都早已实行火葬,但是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思想比较根深蒂固,依旧延续着几千年来的传统土葬方式,对火葬的接受度比较低。一些人为了避开火化,选择偷偷在凌晨出殡。

当然,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并不是一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实这里包含了许多的说法和讲究。

02 中国丧葬文化你知多少?

都说“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在这世间,无论你多少钱,多大的官,住多大的房,开多好的车,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归宿。

出生和死亡是人生的两件大事,中国人对死亡是格外重视的,人来到这个世间走一遭,送最后一程是礼数,也是仪式。

早在几千年以前,中国古代就衍生了繁杂的丧葬习俗和文化(从周代开始,丧葬就有了一套完整而繁杂的程序)。

在古代,人均寿命比较短,通常幼亡、壮亡者丧事从简。50岁以上的逝者,称为“老丧”,其丧事活动比较隆重,到了70岁以上的逝者,称为“高寿”,其丧事办理不仅隆重且极为繁琐。

另外,还根据社会地位、贫富差距等来区分,比如皇帝、达官贵族等的丧葬礼节就相当繁杂和长时间,而普通人家的葬礼,按丧葬流程走完,基本上已经算是最大的体面。

按照民间的传统,丧葬程序大体为临终、送终、离床、沐浴更衣、报丧、守灵、成服、入殓、封棺、出殡、进圹、复山、做七。

在老人临终之前,子女、亲人需要及时赶回齐集,听取遗言。将临终老人抬至中堂,待老人“落气”后,即刻鸣鞭炮,烧落气纸钱,子女亲属围着环立而哭。尽哀,备巾栉,为遗体沐浴、梳头、剪指甲,换上寿衣(只能穿单数,忌讳穿五件)。一般由逝者同一性别的人来做,男的为抬棺人穿衣,女的则由儿媳妇穿。

停好逝者尸首后,子女需要走出大门百步之外,然后烧离门纸,其用意有几个:

其一是为了送亡灵升天,其二是为了告知周边的乡亲父老们,本家有人过世了;其三是为了让孤魂野鬼远离此处。

之后请来阴阳先生,出门告,设灵堂、打坟。

出门告即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和死亡的时间来推算葬礼的时辰,然后将这些内容和孝子孙辈们的名字等内容写在一张白纸或者是黄纸上,然后再将其贴在门板上,谓之“门告”,即讣告,简单地理解,就是谁家死了人,昭告天下。

设灵堂这个很好理解,即贴对联,挂亡灵像,摆上灵牌、香案、果品等。

打坟,即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以及去世的时间和打坟地址的风水等情况来确定坟址的字头,随后用罗盘确定坟口大小,最后开始动土开挖。

之后是请主客、报丧、戴孝。其中,戴孝有比较细致的讲究,穿戴的孝服、孝帽根据亲缘关系的不同,其穿戴的层级也不同:

关系最亲近的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儿女们要穿“服孝”,孝帽采用的是白布叠成的,三尺长度,披肩后的需要留一两尺。孝服也是采用白布制成,为长袍,腰间系上麻披。脚下穿的为白布幔面布鞋。

三代之内的同宗侄辈的穿“期孝服”,已经出了三代又没有超过五代的同宗辈,不穿孝服,只需要配戴孝帽即可,后面也不需要留长披;超出五代的同室子侄,不用戴孝服,只需要戴“麻孝”。

穿孝本出自《周礼》,表示哀悼和孝义的意思,为儒家的礼制,后来引申为逝者免罪的形式。

之后,还有家祭、吊孝、成殓等一系列的丧葬习俗。

03 写到最后

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方的丧葬习俗和礼仪文化也各有差异。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是老祖宗们给后人留下的精神与文化遗产,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深刻地体现出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神与内核。

你的家乡,又有着怎样的丧葬习俗呢?欢迎留言分享,共同讨论~

参考资料:

(1)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志编委会.中国名村志丛书花茂村志

(2)马志远著.平凉民俗掠影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1 阅读:154
评论列表
  • 2023-01-11 15:08

    别地方不知道 西安周边都是上午10左右出门12点就完事了然后开始吃喝大概北方都差不太多[大笑] 半夜出门 实在想不通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