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我们看到了跑步的不同样子

九八跑起来 2024-08-14 03:22:26

到达巴黎后,“李白跑地球”特意留出了一个半马的距离,在凯旋门为这个上万公里的旅程画上句号。

时隔四个月又一次见到李镇宇,相比于四月前在新疆,他好像消瘦了一些。还是那顶adidasTERREX的运动帽,出发的那个雨天被他放在车里晾干。不同的是,它在过去的四月里陪伴李镇宇跑过了十二过个国家。

​法国巴黎的住所里,我们与李镇宇进行了一次长谈,他如约带回了故事。

“李白跑地球”——一个不太好去界定属性的团队,他们没有固定成员,不是运动团体,不是商业机构,用跑步的方式渴望去看看世界。

​4月1日的新疆霍尔果斯,一行人启程,一路穿越亚欧大陆以接力的形式从中国新疆跑到法国巴黎。从结果上看,如预期一般,赶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前到达。而在此之前,李镇宇没有去预想过他们是否能够到达,何时能到达。这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不预设困难,也不预设结果。

​“我没有任何期望值,比如说这个事失败了,我完全能接受。我想的是不论如何我肯定会到巴黎,但如果不是团队一起,时间就不会是八月之前了。这个事光你坚持没有用啊,要大家一起坚持才可以。

​预想过最坏的结果是大家都坚持不住了,那又怎么样呢。我还是那句话,我不去想会发生什么,只是出发而已。我们第一没有隶属关系,第二没有利益关系,这就是李白跑地球。”

最终,8个人、3台保障车、112天,合力接力完成了10211公里。

​这一路上,有人从每天两、三公里,到可以跑10公里;有人从每天10公里,可以稳定在每天一个半马。而“我”到底要跑20公里还是25公里?没有硬性任务,没有人去要求。这是共同的一万多公里,是期待7月25号之前共同跑到巴黎。

​「98跑」从出发伊始见证了这个构想成为现实,不同于跑者通常理解的比赛或者长距离越野跑、徒步,此行真正的不同点在于团队成员之间112天的朝夕相处,因为此前他们不是每个人彼此熟知的。同时还要加上两个条件,第一,身体疲劳推到极限;第二,陌生的异国环境。

对此,李镇宇也解读了这一点:“这不同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性格各异的人需要24小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接受所有。每个人生活习惯不同,价值观不同,乃至选择出发跑地球的原因也不同。你需要接受世界的美好和不美好,接受你所认同和不认同的东西,才能一起往前走。”

​“关于面对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如此,每个人对困难的理解不同。你可能认为困难是连续跑,有人不是怕身体上的劳累,而是害怕离开熟悉环境。有人情绪会被团队化学反应左右,有些则是生活上的不便会成为挑战。”

团队抵达adidas总部

当然,对于李镇宇个人来说,他不经常用“困难”这种词来形容这一路的一万多公里,更多是观察到、记录到的过程。所有发生的事,没有正面与负面之分。

​或许正因如此,当我们认为真正跑到巴黎会非常感慨时,李镇宇给出的答案是“他们到终点我很高兴,对我来说结束其实就结束了,内心情绪没什么起伏和变化。”

本次李白跑地球的团队成员们年龄构成各异、地域各异,来自不同行业,有不同社会身份。虽然目标都是跑着去巴黎,但出发的原因或许不尽相同。

​这契合了李镇宇对于团队意义的理解:“我不需要别人和自己完全一致,也不强求每个人达成共性,我强调的是从起点到终点。内心想法不一定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就好了。”一群目标一致、行动一致的人,最终完成了跑着去巴黎。

最初「98跑」是从一份文档里得知“跑着去巴黎”这件事,这从距离和地域上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和认知,我们依然对他们如何“跑着去”充满了好奇。

​深度对话后,在没有专业运动疲劳恢复条件,没有专业跑步背景的前提下。每人连续每天8-25公里不等,共计一万多公里的旅途依然超出我们的认知,因为这并非是在家门口的公园连续112天完成训练,我们看到了跑步的另一种样子。

跑着去巴黎成员 张建刚 在巴黎完成首半马

李镇宇举了队员张建刚的例子,三年前他刚做完心脏手术,极度疲劳下甚至坐下自主起身都困难。从刚开始的每次2-3公里,到达巴黎的最后一天,张建刚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半马。很难想象的一点是,在共同完成上万公里奔跑前,他甚至没有跑过半马距离。

​“四个小时,人生第一个半马完成了。刚哥到了终点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女儿打电话,对面眼眶都红了。爸爸到了,而且很健康。”

相比于跑者主流语境对于强者“破三”、“达国二、国一”等等标准,这种半马四小时的案例,让我们对跑步有全新的理解。

​就在我们对话的同一座城市,奥运会在不同场馆内如火如荼的举行,那些以速度、距离、时间为刻度的竞技体育,与李白跑地球形式的体育在同一个时空下的碰撞。同期报道运动员比赛,与听到李镇宇的分享,让我们觉得体育可以是不同的样子。

“这112天的奔跑,外界环境变化的不断刺激。实际上人就越来越回到特别简单的状态,一顿烤肉、一瓶水,真的很美味。那个时候你再去看世界是不一样的,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美好的事物很多。大戈壁上连卫生间都没有,回归到那种状态下,你才会真正审视自己是谁。”

​现代奥运会已经走过百余年,各类运动在规则的不断完善下达成某种范式,大家在共同的框架内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这并不是体育这个词的全部意义,尤其是在听完跑地球的故事之后。

施倩倩 跑着去巴黎团队唯一的女性 从跑不了5公里,到成为团队跑量的主力

如今的竞技体育很多由古代人类生产、劳动、游戏演变而来,例如标枪、铁饼、长跑……诸如此类。而“李白跑地球”用奔跑的方式,似乎又将已经规则化的体育运动回归到了体育最初的样子,回归到一口水、一口食物的滋味。

​“竞技体育只是体育的一部分,我们演绎了我们所认为的体育精神。”

回到李镇宇所说的到达后的平静,在我们看来是一种长周期的收获和成就感,或者说从队友身上获得的满足感。

​“虽然这是一个有商业支持的事,但出发前我真的不确定会成功。完成跑着去巴黎,其实不是为了证明我牛,而是证明你也可以牛。如果通过我们能让更多的人敢于去出发,敢于去行动,这才是跑地球这件事的价值。”李镇宇说。

在他看来,一群没有规律跑步习惯,年龄结构偏大的“老头”完成了外界都认为很困难、很不可思议的事。“我们都行,我们都能把这件事干成了,那你也行的!”

​“我行,是为了告诉你(们),你行的!”这种观念的高度一致,让李白跑地球和adidas走到一起,将“YOU GOT THIS”真正承载在这一万多公里当中。

​“我觉得品牌想的跟我一样,这种契合很重要。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是我哥们儿啊,我们想一块儿去了,这是非常难得的。”李镇宇在谈及与adidas的牵手时表示。

一路上团队得到了adidas多方面的支持,当谈到跑鞋,与他对跑步的理解一样,我们没有听到类似“中底材料、鞋面、是否有板材、推进力、缓震”这一类描述,而是“好穿、够用、正常磨损”。在「98跑」看来,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基于YOU GOT THIS理念本身的契合。

​未来,李镇宇谈及了李白跑地球的三个目标——

​第一,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以跑步形式环球的团队;第二,帮助一些人实现跑地球的梦想(因为每次队友并不一样);第三,让更多人知道,他们行,你也行。

在千余年历史的大都会巴黎,运动的多元属性融合着多元的人。本届奥运会,「98跑」现场见证托拉、哈桑在史上最艰难赛道刷新奥运会马拉松纪录的震撼,为他们的不断突破鼓掌。

​同样的,我们也因听到李白跑地球用4小时完成一场半马的分享而觉得有趣和精彩。不同的样子,都是跑步。

如果你也对这112天和一万多公里的旅程感兴趣,可以走到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滨江西岸的adidasRUNBASE,李镇宇和他的队友们寄回了一些东西,讲述着一些小故事。

​那些戈壁上的沙砾,那些被汗水浸湿又洗干净的痕迹,讲述着行动的故事,诠释着你理解之外的跑步。

​他们都能行?那我?也行的!#YOU GOT THIS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