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师所在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麻醉学、中药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
临床医学,学术型
赵可伟
男,医学博士,主任技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术带头人,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术型硕导。
研究方向:1.非编码RNA;2.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
长期致力于中草药细胞外囊泡、骨代谢疾病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以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任务,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细胞外囊泡研究领域独具中国特色的“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的研究和应用”这一方向,深入开展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覆盖了中草药囊泡研究的上游(基础研究)、中游(标准化和方法学研究)和下游(转化研究)。
工作情况:现任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草药囊泡中试平台项目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主任,广州市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临床检验学教研室主任。
担任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规划教材《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主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20篇,累计影响因子120.051分,最高影响因子14.7;作为召集人和通讯作者发布全球首个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版);申请多项相关专利和PCT并获得授权;主编检验专著1部,作为编委编写并参译国内首个细胞外囊泡专著中英文版,参编科技出版社《临床化学检验技术案例版》等检验专业规划教材,参译检验专著《检验医学》。2020年1月1日至今,主持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等专项14项,可支配经费约1.9959亿元,年均科研经费3991万元;参与国家自然等各级课题20余项。培养省级青年拔尖人才1名,市级青年托举人才1名,培养博后、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名。2024年申报并获得立项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中草药囊泡中试平台”(粤发改投审〔2024〕46号),总投资17927万元。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中试平台助力创新成果实现“最后一越”。
学习经历:1999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在国家和省的多个学术团体担任职务: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细胞外囊泡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微生态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实验室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评审专家等。在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杂志专刊"Herbal Medicines-derived Nanoparticles with Therapeutic Demand"特邀编辑;Electronic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Human Cell等国际多个杂志担任审稿专家。
张新建
男,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临床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临床医学(麻醉学)学术型硕导。
研究方向:麻醉基础与临床。
工作情况: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手术室主任,硕士师从珠江医院徐世元教授从事肌松药的临床应用研究;博士师从南方医院古妙宁教授从事全身麻醉的听觉神经电生理机制研究;博士后师从济南军区总医院张元信教授从事全麻机制研究。2014年参加南苏丹维和获联合国“和平勋章”,第七届“羊城好医生”。擅长胸心血管外科学、老年骨科手术的麻醉。
目前承担本科生课堂教学以及麻醉学方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承担科研课题5项,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23篇,实用新型专利6项。2006年南方医科大学“南粤优秀研究生”;2010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第一作者), 2022年编纂科普著作《我是麻醉医生》。
学习经历:1994年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毕业;2002年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第一军医大学麻醉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南方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16年济南军区总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出站。
学术兼职:《中华麻醉学杂志》科普工作组副组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麻醉与舒适化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常委,广东省精准医学会麻醉分会常委,广东省血液保护学会常委。
中药学,学术型
涂兴明
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主任中药师,中药学学术型硕导。
研究方向:中药学中药鉴定/中药学中药药理方向。
工作情况: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工作。本人对中药鉴定学中药材性状鉴定有深入研究,带领学生对北瓜和北瓜颗粒等进行中药药理深入研究,自《中药饮片鉴定学》在学校立项后,2022年下半年开始,本人在三元里校区设立《中药饮片鉴定学》公共选修课,每学期招收60个学生32个学时。
负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分院中药房业务和中药库中药饮片质控员,目前已招收并带教11名中药鉴定专业和中药药理学方向的研究生;负责研究生课题和论文的指导及药学部中药鉴定知识讲授等工作。
主持省级课题两个即省科技厅科技计划课题面上项目《骨康口服液多种成分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研究》和面上项目《骨康口服液血清药物化学与血清指纹图谱研究》、主持省中医药局课题单方验方重点项目《十味骨康口服液臣药(肉苁蓉)含药血清调节骨质疏松症T淋巴细胞对成骨细胞的影响研究》、面上项目《骨质疏松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十味骨康口服液的防治效果研究》和面上项目《对广州地区医院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学校创新基金面上项目《对广州地区医院使用中药炮制饮片调查研究》、省药学会2021年省临床用药研究基金(外科药学骨科镇痛专项基金)重点项目《温通膏联合艾瑞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级)《基于本科订单定向中医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药鉴定学》多元化教学资源改革创新的探讨与实践》参与了省科技厅、省中医药局若干课题。在核心期刊《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发表了《HPLC 法测定肉苁蓉水提液中松果菊苷的含量》和《参贝北瓜颗粒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分析》,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已录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肉苁蓉防治慢性肾脏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等,共计20多篇。专著:《骨质疏松理论研究概论》,书号:ISBN978-7-5359-6971-2。广东科技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主编,排第二名。
学习经历:
1、1991.09-1995.07 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 本科学士 全日制;
2、2005.09-2010.07 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 本科硕士 统招;
3、2008.09-2011.07 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推广专业 本科硕士 统招。
学术兼职:2020年1月10日被聘为广州医药行业协会医院分会会长,2018年1月11日被聘为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会理事,2017年10月被聘为广州医药行业协会中药材分会专家,广东省GCP(药物临床试验)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医疗器械临床实验检查专家委员会专家,广州GPO(药品集中采购)药事专家库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库专,广东省中医院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库专家,广州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库专家,深圳市卫康委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科技厅基础与应用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
中医外科学,专业型
敖雪仁
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专业型硕导。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胃肠肿瘤、甲状腺乳腺疾病。
工作情况: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一科(普通外科)副主任、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及微创手术治疗胃肠、甲状腺、乳腺疾病,如腹部脏器损伤、胃肠穿孔及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各类腹壁疝等。
学习经历:1993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学术兼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甲状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分会胃肠肿瘤专业组组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肛肠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肝胆胰保健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乳腺微创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医妇科学,专业型
关永格
女,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专业型硕导。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女性生殖障碍及妇科杂病
工作情况: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二科副主任、中医妇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主要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月经不调、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自然流产、妇科炎症等疾病,熟练掌握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的诊断与处理,能熟练开展妇科常见腹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擅长腹腔镜下各种不孕症相关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等,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再通,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解术等。
主持课题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创新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1项,校级课题3项,并作为前三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0余篇,SCI论文1篇。2015年度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四届中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六届“羊城青年好医生”。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
学习经历:2006.09-2011.06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硕博连读;2014-2018广东省“千百十”人才校级培养对象,为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传承工作室成员,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学术继承人,师从于李坤寅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李坤寅工作室负责人。
学术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妇幼健康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优生优育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谭桂云
女,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临床博士,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专业型硕导。广州市荔湾区名中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妇科学术带头人。荔湾区非遗项目“西关助孕诊疗法”传承人,广州市中医药临床核心技术——西关助孕诊疗法项目首席专家,广州市中医治未病母婴安康指导中心负责人。
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学不孕不育症方向。
工作情况:1994.7参加工作。主要从事中医妇科学不孕不育症方向的临床工作、科研教学、及基础研究。对西关助孕诊疗法治疗女性不孕症有较深的造诣,围绕女性不孕症相关病种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优化诊疗方案,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注重调经助孕、孕前沃土、养胎安胎、分娩及产后调理“一条龙”服务,促进女性生殖健康。
学习经历:1989.9-1994.7 广州中医学院本科;2001.9-2005.6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硕士;2005.3—2006.6 中医师承学习 师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沈坚华主任中医师;2012.8-2015.12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博士。
学术兼职: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广州市荔湾区高层次人才,广州市荔湾区特殊津贴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性学会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在广东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生殖医学等多个学会任职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中医妇科学,学术型
马红霞
女,医学博士,教授,中医妇科学专业型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型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工作情况:现任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妇科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第五届人民名医、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广州121工程第二梯队人才、广州市卫生高层次重点人才、第三届“羊城好医生”。
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中医药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反复自然流产、痛经、子宫腺肌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曾应邀到美国、瑞典、巴塞罗那、香港、澳门等地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项,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SCI论文21篇,获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2011年获首届中西医结合青年贡献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主编《中医妇科特色疗法》专著1部,参编《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和《妇产科实验动物学》等教材。共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
学习经历:2001.09-2004.07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导师:欧阳惠卿教授、尤昭玲教授
学术兼职: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生殖分会副秘书长。
针灸推拿学,专业型
曲崇正
男,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医针灸推拿学专业型硕导。
研究方向:针灸推拿防治中医筋伤学疾病的临床研究。
工作情况: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兼党支部书记。国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二批),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推拿科负责人;擅长运用传统的推拿针灸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四肢筋伤、神经系统疾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
先后主持各级科研基金4个,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4部,音像教学视频1部。
学习经历:1994年9月至1999年6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学习,获本科学历、针灸学学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参加高校教师在职教育,获中医骨伤科学硕士学位;2012年8月至2016年7月,参加国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学习,获临床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国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保健协会针灸分会副主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岭南飞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推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获得的荣誉:获广东省团省委等授予“2013年广东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团干部标兵”称号,第五届“羊城好医生”等10余项各级荣誉称号。
附:第三临床医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25年导师具体招生情况和招生名额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备注:参照《广州中医药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科排序
来源:杏林三院 | 初审:施佳平
文字编辑:安俊停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定发布:施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