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来中国打工后,竟称自己是洋牛马!

舆社 2024-08-16 08:51:22

最近,一则外国人在中国打工的故事引起了网友热议。他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感想,从最初的充满激情到后来的疲惫不堪,他表示自己变成了“洋牛马”,每天都在中国的田地里努力工作。

带大家看五张图,五篇社交平台图文帖,记载一名叫做Jack的,来自最老牌资本国家英国的程序猿,入职国内某互联网游戏公司前后的身心感受实录。

Jack打工生活实录

2022年8月9日,jack非常高兴地晒出入职工牌,瞧这工牌上拘谨但又真诚的笑容,可以看出此时的他对还对未来满怀期待!

很快,他拥有了自己的医保卡,还感叹中国看病又快又便宜,不像老家,听说他老爸预约个牙医都得排队等俩月。这个的确得吐槽下,等排到自己了,是不是病也早好了?

好景不长啊,jack晒出来一张疲惫的自拍照,看得出来是下班路上拍的,这个时候已经初示不详,文案中透露他最近加班频繁,连夜间12点还需时刻回复工作群消息,不过他此时还挺积极的,对比了两国工作得失,自我安慰累并开心着。

风云巨变,2024年7月4日,尚有一个月他就满两年工龄了(这里不得不说,其实坚持得挺久了,这么高压的情况下,干一年都挺不错的了),jack说自己除了累感觉不到任何,身体已经扛不住了,医保不保命啊,并自我灵魂拷问,为啥来这打工,试探网友意见。

网友们当然是劝他立刻离职,别给自己整抑郁了啊,于是jack当断则断,7月12日解放日,签字离职,班味一去,立刻恢复精气神,感觉人又活过来了!

咱来对比下这离职前后的照片!好像人年轻了,背景也高级了,连画面都溢出了满满的幸福,我都羡慕哭了!

打工为什么这么累?

回想一下一天的工作,按部就班的打卡、开会、对接客户、报销、做 PPT……好像也没啥大事发生,可就是有强烈的疲惫感,感觉整个人被掏空了。

事实上,这种累并不是毫无来由的,你可能正在持续付出,除了体力和脑力之外的第三种劳动——情绪劳动。曾经我们以为,工作就是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只要完成任务达成 KPI 就好。

但真实的职场,没有这么简单。每天对内小心翼翼发邮件,对外和客户拉拉扯扯。每一个叹气打出的【好嘞】背后,不是简单的职场高情商。你,正戴着微笑的、积极或和善、耐心的面具进行情绪劳动。

这是工作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往往为此付出的心力,还会持续到工作之外公司没有付出酬劳的时间。随着工作越来越复杂多样,各行各业都需要情绪劳动,我们每个人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客服。

甚至,对情绪劳动的要求早就偷偷写进招聘的工作职责里:工作能力强的同时,还要情绪稳定,善于沟通,面对困难顶住压力,灵活应对……情绪劳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职场的准入门槛。

大量研究还发现,这种内外不一致的情绪感受,还会受到工作环境和制度的影响而变得更强:关于情绪的考核、监控越多,情绪消耗就越严重。

当从【好累】变得【麻木】,你的情绪已经耗竭了,而这就是倦怠甚至抑郁的源头。

这两年,职场流行着一个新概念:精神辞职。大概就是,不追求领导的认可和升职加薪,以最小限度的自我消耗完成工作。概念背后的含义是——我不是为了完成 KPI 的工具人,我的情绪需要得到回应。乍一听有一些消极,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呢?

舆社写在最后

如果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那就从允许自己不微笑,不积极开始吧。

被骂了、受挫了、吵架了……不用硬逼着自己快速进入上班状态,而是给自己一段时间释放不开心。当情绪被看到,落差和消耗就会缩小。

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代表全部的你。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