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林老人救助重庆游客”事件终于水落石出,重庆警方通报证实了重庆游客并非“诬陷”,而是真正的受害者。
然而,一个细节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疑问:既然重庆游客大妈是受害者,事发后,她为什么要把吉林老人的微信拉黑?这难道不应该保留证据方便追责吗,不太符合常理。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代表性。要解答这个疑问,我们需要结合警方的通报内容和一些常识进行分析:
微信沟通的重点是赔偿: 警方通报中提到,双方在微信上是因为“垫付款问题发生争执”,这说明微信沟通的核心是围绕赔偿进行的。可以推测,双方在赔偿金额、责任认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导致沟通不畅,甚至发生争吵。拉黑是情绪化的表达: 在发生争执后,拉黑微信是很常见的情绪化表达方式。这可能是因为双方在争吵过程中情绪激动,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导致关系恶化;也可能是因为一方认为继续沟通已经没有意义,选择拉黑来结束对话。重庆大妈觉得索赔无望: 通报提到,事情发生的时候,监控录像其实挺模糊的,根本看不清到底是怎么摔的。重庆大妈自己也懵圈,搞不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还是被啥东西绊倒的。再加上,当地警方当时也没认定吉林大爷是肇事者,这让重庆大妈心里更没底了。你想想,人生地不熟的,再加上自己又受了伤,要是在异地跟人打官司,那得多麻烦?而且,就算官司打赢了,也不一定能拿到多少赔偿。算来算去,还不如算了。
所以,重庆阿姨很可能就是抱着“自认倒霉”的心态,觉得索赔无望,干脆就拉黑了对方微信,省得再因为这事儿闹心。
说白了,拉黑微信并不代表人家不追责了,或者心虚。而是人家觉得追责太难了,成本太高了,还不如算了。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彭某拉黑了吉林大爷的微信就断定这里面有猫腻,这很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警方的调查已经还原了真相,证明了彭某是受害者。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网络信息复杂,切勿轻易下结论。在不了解全部真相的情况下,不要对任何一方进行道德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