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的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是一场惊天巨变。它不仅开启了“贞观治世”,也让整个王朝的帝位传承充满了宫廷争斗与血腥杀戮。“玄武门之变”也被称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皇族内斗之一。一般认为,在李世民登基之前的几十年间,一些厉害的人物都在李世民这一方站队。然而,事实正好相反。
自古以来,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以李世民为代表的秦王府势力与以李建成、李元吉为代表的东宫势力之间的对比。在许多人眼中,秦王府势力是一方的胜利,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为首的东宫势力则是没落的代表。然而事实上,当时厉害的人物并不全都站在李世民这一方。
各观点的论述早先有观点认为,秦王府中拥有无数勇将的李世民,因此实力要远胜于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才能成功争夺皇位。
然而,后来又有人认为,尽管李世民手下的将领都是猛将,但他们的官职和支持李建成一方的实权人物相比,权力较小,势力较弱。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功夺位,完全归功于他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斩首行动”。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它们也刻意忽略了双方实力对比中存在的弱势。从麾下人才的实力比较来看,李世民高出一筹;而从支持者的角度看,李建成胜过李世民。
最终,决定争位结果的关键力量,是李世民与李建成个人实力的对比。
首先,来看看李建成的东宫势力情况李建成作为与李世民、李渊一同谋划晋阳起兵的核心成员之一,嫡长子的身份使得他天生拥有一种光环,而这种光环也使得早期相当多的一批人员选择支持李建成。
1.裴寂,李渊的好友,武德一朝的宰相
在晋阳起兵时,李渊攻占长安,建立唐朝,大量隋朝显贵归附,而他们最好的表态就是支持太子李建成。裴寂毫不犹豫地站在李建成一边。
2.魏征,东宫太子冼马
魏征是李建成的智囊,他曾屡次三番劝谏李建成,要对李世民先下手为强,非常的有远见,可惜都被李建成拒绝了。
3.李元吉,齐王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之争中,李元吉明确支持哥哥李建成,甚至亲自动手,对李世民及秦王府势力下手。
此外,李建成还收服了名将薛万钧和薛万彻兄弟,同时将驻守幽州的罗艺收入东宫麾下。甚至在玄武门之变前,罗艺被调往泾阳,准备随时配合李建成与李世民交锋。
其次,再来看看李世民的秦王府势力情况相对于已经成为太子的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在开府之时实力相对较弱。在大多数人看来,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等秦王府的武将势力是李世民的支柱。然而,相比之下,李世民以建文学馆的名义招贤纳士,由褚亮、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号称“十八学士”的作用更为重要。这些文士不仅是秦王府的智囊,也是李世民的老师,更是山东各大门第家族中的佼佼者。
1.房玄龄
房玄龄是当时唐朝最杰出的谋士之一,在变乱之前,房玄龄曾向李世民进言,建议李世民尽早发动政变,先下手为强,控制局面。然而,李世民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选择了含辛茹苦地等待时机。房玄龄可以说是在这场变乱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的智谋和洞察力为李世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但最终未能扭转局势。
2.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当初支持李世民发动政变的人,他是李世民儿时的伙伴,更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官员之一。
3.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的角色至关重要。她善于结交后宫的妃嫔,多年来游走于后宫,搜集情报。在李世民计划行动时,她准确地了解了李渊的侍卫人数、李建成的行动路线等情报。
因此,这场争位看似势均力敌的对决,实际上在内在实力对比中已经有了结果。然而,如何将这些内在实力转化为外在的优势,成为了李世民和李建成个人的考验。
李建成作为太子,加上李渊和大批朝臣、贵族以及世家们的支持,地位似乎无法撼动。然而,随着李世民逐渐赢得对外征战的战功,他迅速成为了大唐王朝军功新贵的代表。
因此,最终的胜负之战还是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两人之间展开。李世民策划了玄武门之变,而李建成则策划了“昆明池之变”。
最终,李世民以八百秦王府甲士和玄武门部分守军的迅雷之势,在玄武门发动了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狙击。这场狙击动用了李世民的全部力量,甚至他已经做好了割据洛阳再图关中的军事准备。
总结玄武门之变前,当时厉害的人物都在李世民这一方?这句话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不仅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也是人性的真实写照。在红尘滚滚、权谋炙手的世界里,胜者为王,败者为断头台,一方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他的底蕴和能力。而真正厉害的人物,可能就默默地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他们或许注定会被历史抛弃,被时间淡忘,然而他们的胆识、智谋和毅力,却是哺育这个时代的重要力量。
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胜者并不一定是最厉害的人物,一方的胜利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价值和能力,应该更客观地看待人物和事件,不要被传统观念和误解所蒙蔽。只有真正面对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被表面的胜利冲昏头脑,更要珍惜那些默默努力、在阴暗角落里为自己付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