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郑维山一家被安排到安徽宣城南湖农场,接到命令的郑维山一句话也没有说,立即动身出发。
除了日常的劳动外,郑维山把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读书,特别是马列著作以及《毛泽东选集》,当时正值秋冬季,安徽属江南气候,秋冬阴冷潮湿,为了保暖,郑维山只能把每个屋子都点燃炭盆。
不过,郑维山也很幸运,当时负责安徽省工作的就是原来郑维山的老部下,时任12军军长、安徽省军区司令员李德生。
为了照顾这位老首长,李德生特意给毛主席写了报告,历数郑维山过去战争年代的功绩,并请示:
“应如何安排其衣食起居?”
毛主席后来看到这封报告后,在报告上特意批示了一句:
“平津战役有功,待遇不变。”
在得到毛主席指示后,李德生立即为郑维山安排了警卫、秘书以及炊事员,以便于照顾他的生活。
毛主席口中称郑维山平津战役有功,实际上是特指新保安战役期间,郑维山不顾命令,堵住了驰援新保安的傅作义部104军驰援。
据郑维山后来称:
“当然这个嘛,我是豁岀来的,最大的冒险,那是准备砍脑袋的!”
一在驰援新保安之前,郑维山一直都是华北的一员猛将。
郑维山如何勇猛,且看两位老帅对他的态度就知道了。
红军时期郑维山就是主力师政委,是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一员师级干部,不过因为一些因素影响,郑维山在抗战初期并没有第一时间被安排到一线,而是在抗大学习。
1938年春,郑维山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任教员。
晋察冀根据地是聂荣臻1937年年底在敌后开辟的根据地,郑维山到的时候,军区建立也不过才几个月,因为分兵时115师主力都跟着大部队走了,晋察冀军区很缺干部,特别是军事上的干部。
聂荣臻一开始对郑维山并不了解,因此也谈不上任用,是军区其他一些干部在相处过程中,渐渐发现了郑维山的长处,郑维山这才慢慢凸显出才干。
郑维山在晋察冀工作,老首长李先念闻着味就过来了。
李先念1938年年底奉命到中原地区开辟根据地,不到一年就拉起一支上万人的队伍,后来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可同样缺军事干部,他四处打听郑维山,听说他在晋察冀军区当一个教导团政委,立马提出向聂荣臻要人。
聂荣臻这才意识到,郑维山是块难得的瑰宝,干脆教导团政委职务不用干了,去行唐,任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晋察冀军区行唐前线指挥所总指挥。
从一个团长直升前线指挥带兵,郑维山也是惊讶的目瞪口呆:
“我没想到聂司令员将行唐前线总指挥这副担子压在我肩上。任务非常艰巨,我总算扛下来了,经住了考验,没辜负他对我的信任。”
从此以后,无论谁来要,聂荣臻就是一个心思,谁来要也不给。
抗战末期,郑维山提出要去延安学习,代司令员程子华批示同意,不料人刚到延安,迎面就碰上了聂荣臻,聂荣臻当时正在延安准备参加七大,见郑维山在延安吃了一惊,立马“暗箱操作”,摁住抗大没给他办入学手续,直接拉着又回了一线。
1947年5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李先念奉令率领中原突围一部跟随南下,临走时又想起郑维山,希望郑维山也跟着一起南下。
偏巧当时华北连续几仗打得都很不顺,郑维山心里觉得憋屈,想跟着老首长一起南下。
命令都下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了,聂荣臻硬是撑住不肯放人,还说动当时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朱老总亲自出面挽留。
当时,晋察冀军区决定成立新的野战军指挥部,聂荣臻与罗瑞卿(时任野战军政委)商量,决定调杨成武出任野战军第二政委,郑维山接替杨成武出任三纵司令员。
要知道杨成武可是晋察冀军区的老人,原来的独立团团长,一分区司令员,结果军区成立野战军指挥部,就干了个野战军第二政委,而且他这个政委,还是专为郑维山空出位子调上来的。
有意思的是,当时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也是从晋冀鲁豫野战军挖过来的(原一纵司令员),可见当时晋察冀军区对军事干部的那种迫切需求。
二1947年晋察冀军区重建野战军指挥机构后,等于说把军事与后勤完全分割开,无形中也给了像郑维山这样的战将发挥的空间。
在毛主席眼中,郑维山有两次“飞兵”让他印象很深。
1948年10月,徐向前兵围太原,锦州岌岌可危,蒋介石为了挽救战事失利,希望傅作义能出兵挽救危局,当时傅作义提了个计划,就是调华北“剿总”主力奇袭石家庄。
要知道在当时,石家庄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更糟糕的是,当时整个石家庄地区兵力很空虚。
为了促成东野南下锦州,实现关门打狗的战略,毛主席下令调从华北二兵团抽调部队组建第三兵团,并点名要求杨成武率部出击绥远。
应该说当时华北军区的主力,都是在配合东野作战,以尽可能的吸引傅作义的注意力。
10月23日,傅作义的突击兵团组建完成,准备向西柏坡发动突袭,蒋介石为了一举成功,甚至亲自来到北平坐镇。按照计划,突击兵团将于10月28日抵达攻击位置发动进攻。
西柏坡的形势岌岌可危。
好在情报战线上递来的消息及时,给了我党我军从容应对的时间。
毛主席为了挫败敌人的阴谋,唱了一出“空城计”。接连发了三封电文,点破傅作义的军事计划,使得傅作义不敢轻举妄动。
可为了绝对安全起见,毛主席也下令,东野迅速派出先遣兵团入关,并指示华北军区派部队驰援西柏坡。
这是个至关重要的生死时刻。
因为东野距离太远,且辽沈战役还没结束,短时间内肯定是不能依靠,剩下的就只有华北军区部队。
1948年10月26日,郑维山的三纵接到军区指示,要求他在31日前抵达满城地区,阻击敌人。而当时三纵所在的巩山堡距离满城至少还有500里的距离,而且沿途都是山路,很不好走。
郑维山在接到命令的一刹那便决定,不管如何星夜疾驰,一定要赶在敌人之前到。
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万分危急,就连中央也很焦虑。
10月27日,周恩来三次向毛主席汇报三纵的消息,到10月28日,毛主席还下令给郑维山,要求加快行军速度。
接到毛主席指示的同一日,聂荣臻也给三纵发来电文,称突袭石家庄的敌人已经在保定完成集结,要求部队继续加快速度。
面对如此困境,郑维山也只回复了几个字:
“保证完成任务。”
10月30日拂晓,郑维山率领三纵抵达中央要求阻击敌军的地区,可当时敌情已经发生变化,敌人已经越过了我军阻击阵地,见如此情形,郑维山也只有下令,继续行军。
10月31日凌晨,郑维山率三纵终于抢在敌人前面,抵达沙河以北的东抵村、燕赵一带,成为阻拦敌人突袭石家庄的一道钢铁屏障!
事实上,三纵抵达以后,与敌人交手并不激烈,双方只是略一接触便撤开,但郑维山的出现却带给傅作义很大的震撼。
那意味着,我军已经准备充分。
傅作义只好放弃突袭的想法。
三之后新保安战役,华北三兵团兵围张家口,吸引傅作义派35军驰援,在毛主席严令下,杨得志率领二兵团昼夜强行军,将35军围在新保安。
郑维山的三纵又是作为华北二兵团的先锋部队,第一个抵达新保安以南地区,截断了敌人退路。
1948年12月8日,毛主席接到前线电文,也不由得松了口气,他盛赞郑维山:
“这个3纵就是快,上次飞兵西柏坡,这次飞兵保安城啊。”
不仅如此,郑维山还在新保安战役中,注意到了敌104军从沙城方向来的援兵,在联系不到上级、友邻部队又没有理会的情况下,郑维山抽调了围困新保安的一部分部队在沙城地区打阻击。
当时,三纵的参谋们担心放跑了新保安的敌人,是郑维山当机立断拍板决定:
“杀头杀我的,出发!”
也正因为郑维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新保安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斗刚结束,华北第二兵团部就发来了嘉奖电文:
“郑维山、王宗槐并报中央军委、军区:今日敌一零四军增援接应三十五军。三纵队主力分兵阻击,在敌机轰炸、两面夹击情况下,坚决顽强战斗。有效地阻隔两面之敌不能会合,确保自己阵地,确保三十五军被围于新保安。特通令嘉奖。”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也传来给三纵的嘉奖电文:
“三纵队分兵及时正确,作战积极顽强,有效抗阻新保安与沙城东西两面之敌凶猛夹击,确保自己阵地不失,与四纵协作,顽强战斗,确保围三十五军于新保安。应通令嘉奖。”
12月10日凌晨3时,中央军委也发来嘉奖电文:
“新保安敌三十五军九日数次向东猛突,均被我击退,怀来敌一零四军向西猛犯,亦仅占我沙城以南一个村子……杨罗耿三四两纵昨(九)日击退东西两面犯敌、确保自己阵地,应传令嘉奖。”
这件事情给毛主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1966年10月31日,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落幕后,毛主席、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首都工作组成员。
郑维山当时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毛主席一见他便热情的握手:
“以前,多次听说过你,只是没有见过面,这次认识了。怎么,你以前曾在华北的3纵?"
“是!”郑维山点头回答道。
“那你是促成傅作义起义的大功臣啊!”毛主席笑道:
“我能在这里开会,还有你的一份功劳呢!”
郑维山谦虚的说:
“平津战役的胜利,主要还是毛主席战略正确,我个人贡献并不大。”
不料毛主席这时却摇了摇头,严肃的说:
“再好的战略,也需要人正确执行,现在全党全军都要像你当年在新保安一样,准确落实党中央的一切决策部署!”
毛主席始终很关心郑维山。
1972年,安徽宣城一带疟疾流行,郑维山也不慎染病,情况堪忧,当时郑维山要到医院去,原则上要组织上同意。
可没想到,过了几天,秘书江永固就拉着郑维山要他住院治疗,郑维山吃惊地问了一句:
“批准了?”
江永固兴冲冲的告诉他:
"批了,毛主席亲自批准的,还指示要找个条件好的医院。”
郑维山心中感动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