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摈弃“唯证书是举”,方才能斩断贩卖证书诈骗犯罪的链条

青锋看事 2024-10-28 19:31:32

青锋

“花几千块钱办一个证书就能得到几万元的回报”,3000多人趋之若鹜,最终被证实为骗子涉嫌诈骗,犯罪嫌疑人已被悉数抓获,公诸于众没有多久,法治日报报道就又披露,60元就能换一张“国际竞赛”获奖证书。这一连串揭示市面上各种证书泛滥的事实,再一次提醒人们,千万不要被各种证书晃了眼,更不要陷入唯证书是举的窠臼。

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张某发现该校保研资格的评比以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为依据,且综测评分标准中有一项是“参加国家型学科竞赛或国际型学科竞赛并获奖,可以加3分至6分”。便在社交平台上寻找这类竞赛的参赛途径,得到一个人发来的参赛APP,交了60元报名费,网上答题5天后,便收到一张国际英语词汇比赛三等奖证书,顺利实现了综测加分。

法治日报报道在披露张某这一事情后,根据有关调查情况称,“目前许多高校采用综测排名作为评优评先、奖助学金甚至保研资格的评判依据,综测成绩在学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些机构从中看到商机,以低门槛、高获奖率为噱头,通过收费的方式举办一批含金量低、组织松散的竞赛,吸引学生参赛以获取综测加分。这类竞赛在业内被称作‘水赛’,参与者只需花几十元报名费、提交简单的作品‘走个过场’,即可轻松获奖,有的机构甚至直接出售相关证书”。

遗憾且令人不解的是,就是靠几十元报名费参加“水赛”而拿到的相关证书,竟然成了一些高校综合测评成绩加分的依据。

事实上,唯证书是举,在当下并非为一些高校独有。有关专家认为的“水赛”泛滥,沦为形式主义的“秀场”也并非某些高校首创。大家都知道的,社会上不少单位公开招聘,动辄就要求硕士,甚至是博士毕业,尤其是要看应聘人员第一学历是不是985、211高校毕业,实际上已经泛滥。之前让人纷纷质疑的某按摩企业到高校公开招聘,而且还要求某种学历以上,更是当下社会唯证书是举之风的典型显现。

一个人是否人才,青锋认为,学历证书是一个方面,但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并非单要看他上了什么样的学校,拿到了什么样的证书,而要看他自己是否能够根据工作所需,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满足自己岗位的需求。

或许是社会上一窝蜂地唯证书是举,催生了一些人,甚至一些人不惜注册公司靠贩卖各种证书牟利,导致不少人为了某些证书陷入考考考,甚至不惜花钱买证书的恶性循环。央视法制栏目披露的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侦办的130多员工涉案的某公司“花几千块钱办一个证书就能得到几万元的回报”案,3000多上当受骗人中主动报警的杨某,短短两个月内就为办证书花了十几万元,而最后什么回报都没有拿到,方才醒悟而报警,就很能说明问题。

青锋认为,要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在现实中发挥他们自己应有的作用,尤其是不让犯罪分子借贩卖证书诈骗,就必须摈弃唯证书是举,像老百姓常说的那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靠事实证明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