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8岁少年被执行枪决,9年后凶手离奇出现,法院:对不起

发现之眼 2024-10-26 11:06:01

2005年10月23日,一桩匪夷所思的案件震撼了整个警界和司法圈。

这位凶犯在1996年至2005年期间,长达九年时间内犯下了21起案件,其中包括强奸、盗窃、谋杀和抢劫等。他的手上更是满是罪行,堪称严重罪犯,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位罪犯在供述中提到曾于1996年4月在呼和浩特第一毛纺厂的公共厕所内强奸并杀害了一名女孩。这个案件让警方感到困惑和不安:这起案件不是已经有了定案吗?

凶手呼格吉勒图于九年前被判处死刑执行,现在又突然浮出一个新的凶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多人共谋作案?还是当初审判出现了冤案?

如今,一个久违九年的令人震惊的真相开始慢慢显露出来。

呼格吉勒图父母

1996年4月9日,十八岁的呼格吉勒图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与同事闫峰一起外出吃晚餐。

晚餐后,两人准备返回工作车间,这时呼格吉勒图发现自己忘记带钥匙了。于是,他要求闫峰先行回去,自己则返回家中取钥匙。

告别了同事,呼格吉勒图独自朝家的方向走去。当他经过一处公厕时,听到里面传来一名女孩的哀求声,充满凄惨与恐惧。呼格吉勒图决定前去查看,他随即返回工厂呼唤闫峰,两人一同赶往公厕。

公厕位于一条小巷内,四周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灯光。

呼格吉勒图和闫峰摸黑来到厕所门口,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呼格吉勒图欲进入时被闫峰拉住了。

呼格吉勒图

闫峰认为,此时正值扫黄打非高压阶段,男性随意闯入女厕会招致警方管制和风险,并不明智,风险太大,没有必要为了陌生人而置自己于险地。

然而,呼格吉勒图义愤填膺,坚持要进去。面对呼格吉勒图的坚决,闫峰最终无法阻拦。

在厕所内一片漆黑。闫峰三番五次呼唤,但没有得到回应。为了查明真相,两人点燃了随身携带的打火机。“噗嗤”的一声,微弱的黄色火焰照亮了整个厕所。

两人在厕所里暗中探查片刻,只见一名下身裸露的女性躺在厕所的矮墙边,生死未卜。

原来真的出事了!两人被这悲惨的场景吓得立即掉头就跑。

当他们经过一处治安岗亭时,因为受到惊吓而头脑一片混乱的呼格吉勒图才逐渐清醒过来,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报警。

呼格吉勒图

面对好友的行为,闫峰急忙劝止。他认为这与己无关,眼下的情况最好别多管闲事,否则可能会自讨苦吃。

然而,呼格吉勒图对闫峰的劝阻充耳不闻,坚持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接到报警后,新城公安分局的警察迅速赶到现场。副局长冯志明亲自率队展开调查,随后与报案者呼格吉勒图进行了交流。

交流后,冯志明产生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他认为,凶手肯定隐藏在闫峰和呼格吉勒图之间,否则两名年轻男子如何知道女厕所内有尸体?再者,首先发现异常的是呼格吉勒图,因此“真凶”很有可能是他。

呼格吉勒图

经过了冯志明毫无根据的一声令下,呼格吉勒图被指认为凶手。这一指控让警方立即将闫峰和呼格吉勒图带到了新城公安分局。为了避免串供,他们被安排在相邻的审讯室内接受审讯。

审讯过程毫无疑问显得单调乏味却充满紧张。同一个问题反复被提出,不同的民警轮番追问。闫峰感到害怕和困惑,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着民警们提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在隔壁的审讯室里,被冯志明主观认定为“凶手”的呼格吉勒图却并不如意。

冯志明的主观判断让警方坚信呼格吉勒图就是罪犯。在这种情况下,呼格吉勒图躲避不说实话,被视作否认罪行。呼格吉勒图的“冥顽不灵”让参与审讯的民警怒火中烧。

呼格吉勒图

在4月10日零点,警方对呼格吉勒图采取了残酷而不人道的暴力行为。这种阵势之大,就连隔壁的闫峰都听得非常清楚。

第二天早上九点,领取完口供的闫峰被释放回家。这时,他不禁感到困惑,为什么呼格吉勒图还没有出来。想到昨晚的动静,他开始担心起了自己的朋友,并向呼格吉勒图的审讯室看了一眼。

透过门缝,他看见昔日的好友身陷困境,狼狈地蹲在地上,头戴着没有罩子的摩托车头盔,双手被反铐在屋里的暖气管上,全身被疲惫和绝望笼罩。

察觉到有人靠近,呼格吉勒图抬起头看了闫峰一眼,但闫峰由于害怕和震惊而避开了呼格吉勒图的视线。

这时的闫峰还不知道,这会是他和呼格吉勒图最后一次见面。

呼格吉勒图

四·九女尸案一经曝光,震惊了各界。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形势下,承受着上级和舆论的压力,办案警方备受压力。但是,目前的情形是,闫峰和呼格吉勒图的初次口供远远无法证明呼格吉勒图就是“凶手”。

于是,警方再次传唤了闫峰。这一次,他们声称是要录口供,实际上却施以威逼。民警问闫峰呼格吉勒图是否观看过黄色录像带,而闫峰回答说没有。然而,显然,警方对他的回答并不满意。紧接着,他们针对这个问题反复询问了十次。

闫峰察觉到了警方言语中的压迫,不得已才回答称,呼格吉勒图曾说过粗俗笑话。这给民警们以可乘之机。

猥亵下流的标签被套上,至于呼格吉勒图,必须屈服。

呼格吉勒图

接下来的日子里,呼格吉勒图遭受了无情的刑讯逼供。除了殴打之外,各种威逼利诱轮番上演。他们将呼格吉勒图关在审讯室,不让他上厕所,以威胁只有承认杀人才能出去。

他们还欺骗呼格吉勒图说那个女孩并没有死,只要说出真相就能立刻回家,还不至于死刑。这些手段都被用在一个刚成年的孩子身上,然而办案人员却毫无觉悟。

哪怕呼格吉勒图一再声称自己是清白的。

1996年4月11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冯志明和其他办案人员正式认定了呼格吉勒图就是这起案件的凶手。甚至没有对从受害者体内提取的精斑进行检验。

呼格吉勒图

冯志明等一众人士认为,该案情已十分清晰,还有必要进行DNA检测吗?呼格吉勒图显然就是凶手。他先是在女厕所对受害者实施了猥亵,接着用手掐住她的脖子致其死亡。案情如此简单清晰,毫无疑问。

4月20日,呼和浩特晚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四九”女尸案侦破记》的文章,向公众披露了案件的侦破过程,引起了轩然大波。仅仅两天时间案件就侦破,冯志明也因此被誉为“神探”。

与此相反的则是另一位报道中的主要人物——呼格吉勒图。

从一个胆小老实的人,他变成了一个卑劣下流的凶手。

呼格吉勒图的家人一得知这一消息,根本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即便所有人都认定呼格吉勒图就是杀人凶手。

冯志明

在此期间,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一遍又一遍地自问:我儿子胆小怕事,连杀鸡都不忍心,怎么可能会去伤害别人呢?但自从案发以来,她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呼格吉勒图一面。

尚爱云与李三仁常常在看守所外守候,也无法一睹呼格吉勒图的风采。无可奈何之际,两人只得期待不久的法庭审理。为了让无辜的儿子得到公正,尚爱云向亲戚筹得2000元,聘请了两名律师,为儿子进行辩护。

5月7日,就在呼格案审理前夕,呼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传唤了呼格吉勒图。在审问中,呼格吉勒图向检察官陈述了他曾遭受警方逼供的情况。

然而,他又怎么会料想到当时的检察院和公安局是一伙的呢?呼格吉勒图的陈述,却被检察官一口否定。

那份承载着呼格吉勒图最后希望的口供,也没有得到检察院的重视。

呼格吉勒图母亲

1996年5月23日,呼格吉勒图案件开庭审理。检察机关认定呼格吉勒图犯下了“流氓罪”和“故意杀人罪”,并当庭提起了公诉。

尚爱云请来的两名律师之一,张娣展开了有罪辩护。她以呼格吉勒图年幼、初犯,且为少数民族为由,请求法院从轻判决。而另一名律师丁守君则直接放弃了辩护。结果可想而知。

当天,呼格吉勒图被宣判死刑,整个过程不超过一个小时。

呼格吉勒图父母

呼格吉勒图对判决提起上诉。6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呼格吉勒图的上诉请求,维持了原判。

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离世前,母亲尚爱云看到了儿子最后一面。

这位备受冤屈的少年,在母亲眼中的那刻,泪水崩涌而出。那是委屈,愧疚,还有天人永隔的不舍。在泪光中,尚爱云目送儿子渐行渐远。

当天中午,呼格吉勒图的家人收到了领尸通知。强忍着悲痛,哥哥将弟弟的遗体从刑场上接回了家。少年的脑门上,留下了两个弹孔。

他不过才18岁。

呼格吉勒图家人

呼格吉勒图逝世后,被安葬在呼市南郊的一片白桦林里。一座朴素的土堆,四周长满了无名的野草,显得十分凄凉与孤寂。

一块简陋的石碑耸立在土堆上,上面没有墓志铭,也没有生卒年月,只有着极为潦草的字迹,写着呼格吉勒图的姓名。

这就是他的安息之所。呼格吉勒图被处决后,社会舆论纷纷响应,就连负责审判此案的官员们也纷纷得到了晋升。唯独呼格吉勒图的亲人一直深陷无尽的苦难之中。

尚爱云常常来到这里,跪在土堆前痛哭流涕。他们一家都坚信呼格吉勒图是受冤枉的。然而他们没有选择到法庭上诉,也没有愤怒地报复社会,而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苦痛,因为缺乏证据。

呼格吉勒图墓

在这漫漫长夜里,每一天都过着被岔弃与侮辱的生活。呼格吉勒图的弟弟在学校备受孤立,14岁时便秃顶,最终被迫辍学回家。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戒掉了他钟爱的象棋,变得沉默寡言,亲戚也不再前来走动。

直到2005年,局势才有了转机。2005年10月23日,公安部抓获了内蒙古一系列强奸杀人案的罪犯赵志红。

赵志红向警方供认,自1996年到2005年间,他共犯下了21起强奸、杀人、盗窃、抢劫案,使数十人丧生。

惊人之处在于,其中就包括1996年4月9日在毛纺厂公厕内丧生的一位年轻女子,也就是呼格吉勒图案的受害者。这也是赵志红所犯下的第一起强奸杀人案。

呼格吉勒图墓

赵志红的供词让警方震惊不已。如果他所言属实,多年前的呼格吉勒图案莫非是一起冤案?

为验证警方猜想,赵志红准确地指认了作案地点,还向警方提供了案发细节,包括受害者身高、相貌及杀人经过等,清清楚楚,一一交待。

这让警方再难以置信。而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得知此事后激动不已。他们的儿子果然是被冤枉的!

随后,尚爱云和李三仁开始四处奔走,希望为儿子洗刷冤屈。然而得到的结果始终是,再等等,再等等......

呼格吉勒图父母

在绝望之际,他们求助于一位名叫何绥生的律师。

然而此案错综复杂,一个小律师无法解决。善良的何绥生婉拒了老人家的请求,并将他们介绍给了新华社记者汤计。

汤计得知案情后极为重视,于2005年11月23日写出一篇内参,不久便得到了最高领导层的批示。

2006年,司法机构对呼格吉勒图案进行复核。8月,复核结果显示“呼格案”的确为冤案。

但因缺乏新证据,再加上法院认为赵志红供词不足以重新立案,案件再度被搁置。接下来,他们面临着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申诉过程。记者汤计感到情况不容乐观,连续写了五份内参。

呼格吉勒图父母

凭着他的坚持,2014年11月20日,呼格案进入了再审阶段。

一个多月后,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呼格吉勒图无罪,时任副院长的赵建平对呼格吉勒图的父母进行了公开道歉:“真诚道歉,对不起!”

2014年12月30日,李三仁和尚爱云获得了205.9万元的赔偿金。随后,有关部门依法对呼格吉勒图冤案的2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

公安系统涉及12人,另外1人因职务犯罪被另案处理,其余11人受到了严重的党内警告。检察院共7人受到处理,法院则有8人受到了处分。

如此一来,冤情得以昭雪,灵魂得以安息。呼格吉勒图的家人经历了18年的波折,终于画下了句号。然而,这一切都来得太迟太迟了。那年轻的、富有活力的生命终究永远消逝到人世间。令人唏嘘不已。

赔偿金

2015年11月12日,呼格吉勒图被移葬至一座陵园。

新的墓碑相比之前的那座要庄重得多,不再显得简陋和荒凉。

这座墓碑的底座上镌刻着一段长达254字的墓志铭,详细记录了呼格案的经过以及人们对法律的期望。

更让人深思的是,这座墓碑的形状不仅像一滴眼泪,更像一个问号。

它无声地诉说着对年轻生命的悼念,同时也发出了对司法公正的疑问,在天地间回响,激发人们的思索,永远提醒着每一位司法从业者。

无疑,法律至高不可侵犯,然而,执法者手中权力的运用不应似利刃般乱舞,而是如盾牌般捍卫正义。

从这起案件中汲取教训,让警钟长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