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亲近的“亲情”寄托何处?逐渐消失的丧葬文化,年轻人不知道了

硕果廉博说事 2024-11-05 08:38:56

社会的发展让我国丧葬文化有了很大的变化。这里说的是文化,而不是迷信!这些文化在城市、在年轻人中几近消失了。

以下是一些现在年轻人不太了解的丧葬文化:

1. 停尸守灵:

- 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其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会被认为是“光着身子走了”,这是一种遗憾和不尊敬。当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后,要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灵堂前,通常会设置长明灯,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灯不管白天晚上都不能熄灭,因为它被视作死者的灵魂。守灵的人要日夜守护在灵堂,防止长明灯熄灭。

2. 报丧习俗:

- 不同地区的报丧方式差异很大。比如在广西一带,响三次火炮表示报丧;有的地方用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还有的地方报丧人到亲友家门不能径自入内,要等在门口喊屋里的人,等他们拿一铲子火灰撒在门外后才可以进门。在东北,是用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纸条数按死者年龄,一岁一条,再加两条表示天地,并且根据死者性别决定悬挂位置。

3. 入殓仪式:

- 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为死者穿衣服。古代小敛通常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门里进行,要先把小敛衣陈列好,铺设敛床,再举行着装仪式。

- 入殓时还有很多细节讲究,比如要求死者脚不能落空,头不能顶棺。有的地方对于客死他乡、非正常身故后返乡安葬的,停棺要放在村头,即“冷棺不入村”。

4. 哭丧吊唁:

- 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要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则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吊唁者一般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等,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写有“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 在一些地方,吊唁有着严格的礼仪程序,比如按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长者在前,晚辈在后。

5. 下葬讲究:

- 在落葬之时,棺木入穴,孝子要绕穴一周,并捧三把土盖于棺上。有的地方在下葬前,会用秤砣敲击棺木三次,让老人知道“棺木头顶三声响,方知自己已过身”。

6. 烧七习俗:

- 丧葬结束后,每隔七天子女要去坟前烧纸钱,以缅怀老人,过去一般要烧“七七”,共 49 天,现在很多地方简化为只烧“一七”。

7. 祭品禁忌:

- 在准备祭品时,有些地方不能使用去皮的猪肉或者刮掉鱼鳞的鲤鱼等,认为这样是对死者的不尊敬。

8. 丧服穿戴:

- 亲属根据与死者的关系不同,穿戴不同的丧服。比如子女要披麻戴孝,孝服的穿戴方式和颜色等都有严格规定,不同地区可能会有细微差别。在古代,丧服的等级和样式还体现了亲疏关系的远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