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零七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三章 北宋后期其他各家的书法批评
二、技巧、形式中的“真率”与“意足”
(一)米芾而言,有“锋势”会更显率意
米芾鲜少探讨学养、人格这类问题,此乃其与关系甚笃的苏轼、黄庭坚的差异所在。他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书法形式本身,其书法批评的特色并非着眼于“人人”,而是对笔法、字形构造以及章法安排等技巧、形式方面的问题更为看重,或许他认为这对学者有所助益。
在古代书家中,米芾对书法的专注程度极为罕见,他曾自述:“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又言:“老来书兴独未忘,颇得薛老同徜徉。”《四库全书总目》“海岳名言”条评道:“其心得既深,所言运笔、布格之法实能摆脱常规,独具精妙,为书家之准则,实乃临池者所应探究。”米芾诸多名言皆涉及笔法问题,首先在于对动作的重视。
其《自叙帖》称: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此处论及握笔的关键要点,米芾觉得握笔轻,方能挥洒自如,所写之字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酣畅淋漓、天真烂漫之趣。他讥讽执笔用力的书写者道:世人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甚为可鄙可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毫无刻意做作方为上佳。
针对执笔是否用力,苏轼也曾表示:“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握笔牢且用力,这大抵是当时世俗的一种认知,或认为如此才能让字富有力量。苏轼、米芾皆否定了这种错误方式。米芾尤其强调越是握笔用力,字越是缺失“筋骨神气”,自然也就显得做作。
米芾还提出“锋势备全”的要求,以令字显得更为自然。“锋势”这一概念当属米芾首创。“锋势”与西晋卫恒所言的“笔势”存在关联。“笔势”指笔画的趋向和质感,“锋势”则细化至笔锋于笔画中呈现的形态、趋向与趣味。“锋势”这一问题的提出,把书法表现力推向更为精妙的境界,表意的空间也由此得到拓展。
米芾对王羲之等古代贤人的书迹观察细致,尤其注重其运用笔锋的巧妙之处,评王羲之真迹称:王羲之《桓公破羌帖》,有开元印,唐怀充跋,笔法出神入化。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行书帖真迹,乃天下法书第二,右军行书第一。帖辞写道:羲之死罪,伏想朝廷清和同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
《书史》评唐刻《兰亭序》道:泗州南山杜氏,父为尚书郎,家世杜陵人,收唐刻板本《兰亭》,和我家所收无差,有锋势,笔活。我得之,因其本刻板。回头审视定本及近世胡乱刻制之本,大不相同。米芾对故意藏锋的书迹颇为不满。他讲: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说:“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以查看,实则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同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不堪。
米芾对于用笔的要求并非全都要出锋,关键在于是否自然。评王献之《十二月帖》道:此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没有端头。仿若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
王献之的《十二月帖》现存刻本,依米芾所述,其并非凭借锋势取胜,主要在于该帖笔纵字随,具天然之趣。米芾推崇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也是基于相同缘由。
由此可知,“锋势”的有无,只是米芾评判书法优劣的视角之一,并非全部,关键在于率性自然。或者对米芾而言,有“锋势”会更显率意,这在其自称的“四面”出锋及“刷字”中清晰可见。其言:(米芾)自谓:“善书者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识者认可。(全文共计:1492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