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智能时代的媒介、文化与社会:2024年媒介文化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在吉林师范大学长春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89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会议,共有101篇优秀研究生论文入选。学者们聚焦数智时代的媒介、文化与社会,面向人智交互的现实和未来涌现的可能性,贡献了新视野、新方法、新观点。
本次学术活动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省传媒学会、吉林省现代传媒研究基地、吉林省舆情分析与智能传播新文科重点实验室承办,吉林省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会议还得到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记者》《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批评》等16家学术期刊的支持。
受邀进行主旨发言的嘉宾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丁亚平,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晓锋,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数字传媒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许加彪,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执行院长陈龙,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唐宏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吴晔。
丁亚平教授在主题为《未来已至:智能时代的媒介革命、算法文化与人类的生存》的发言中提出,未来是智能时代,智能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各种社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协作,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强了人类的脑力,还在某些领域替代了人类的工作,让人们重新思考了人类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从更深层次而言,智能时代的人际关系引发了对人类身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张晓峰教授发言题目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三重境界》,提出了新闻传播学应“追寻历史传统,赓续血脉之源”“立足中国国情,探究学理之论”“坚持自信自强,创立学派之新”,从此三重境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总结时提出,将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去做,其发展必须立足历史底蕴,扎根中国土壤,贯穿全球视野。
许加彪教授主旨发言题目为《木刻版画:延安的媒介形象》,他从媒介的视角回望延安,认为延安和版画是共生共通的,多种因素的影响让延安的革命思想的传播选择了版画。他总结了延安木刻的创作实践“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和延安民间文艺实践,吻合中国民众审美风格”。延安木刻版画作为“武器”,社会动员效果良好,成为延安学派的标识,其在地化旨归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革命斗争精神、创新进取精神和家国情怀”。
陈龙教授发言主题为《流量社会背景下的媒介文化转型》,他首先探讨了技术发展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形态流变、社会范式比较;重点阐释了当前技术、社会与文化深刻互动下,流量社会所引发的生产型消费者的诞生、信息功能的转换、流量逻辑的生成和媒介实践。他认为,“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媒介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制造流量的重要材料”,“流量通过信息数据对各类包裹着消费动机、欲望和需求的符号组合进行可视化评价”,也因此社会分层标准发生变化、流量权威应运而生,流量消费甚至成为媒介实践的终极目标,非审美因素上升为重要指标。
唐宏峰教授发言主题为《宇宙媒介与元素哲学:从近代到当代》。
吴晔教授作了主题为《人工智能主播是否能替代真人?基于实验的受众研究》的发言,通过“人工智能主播播报新闻的受众感知与评价”实验,得出“受众对人工智能主播播报新闻的内容感知(可信度、新闻代入感)与节目评价(喜爱度、整体质量)均显著低于真人主播”的结论;通过“受众对人工智能主播播报新闻的记忆效果研究”实验,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主播在新闻记忆效果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是受人工智能主播的身份、社会化线索的存在所影响的。
此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顾问蒋原伦,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委会副秘书长、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张梦晗等多位媒介文化专委会的委员也受邀参会。
本届论坛共设 “数智时代的媒介与文化”“数智时代的媒介与社会”“数智时代的身体、装置与景观”“数智时代的健康、城市与认知传播”“数智时代的新闻、文化与艺术传播”“数智时代的艺术与影像”等6个主题的11个分论坛,学者们分享自己最新的学术成果、对相关主题的数智时代的媒介文化问题展开研讨,展现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本次年会,评审专家匿名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3篇。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