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哈马斯领导人被刺杀一事,不仅仅对于中东来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是影响了整个国际。
近日,联合国应多方的要求展开了一次大型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哈尼亚遇刺一事。
在此次会议上,一向淡定的的中方罕见的“拍了桌子”,可以预见的国际秩序或许要大变样了。
中方代表为什么在会议现场如此愤怒?国际的秩序又将会变成什么样?
中方代表的态度在整个中东陷入一片混乱时期,比起那些不断地想要激化矛盾的美西方国家,中国的态度始终是希望能够和平的解决问题。
巴以能够停火也一直是中国方面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形势下,有很多无辜的老百姓死在了以色列军队的枪口下,这严重违反了人道主义的行为。
曾几何时,加沙还是一个安静的城市,但是现在却被炮火袭击的到处是残砖断瓦。
以色列军队这样残忍地行为引起了国际上的不满,很多国家纷纷出面谴责以军的暴行,可是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却越发的肆无忌惮。
此时巴勒斯坦的国内也是内乱不断,各个组织派系之间也在内斗,这对于巴勒斯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这个关键时刻,更应该团结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在中国的调解下,巴勒斯坦的内部组织派系达成了和解。
约定好相互之间不再仇视,彼此提供帮助,但是这样的行为惹恼了以色列。
以色列的想法就是通过分化各个党派,然后慢慢的蚕食巴勒斯坦。
就比如说这次的以色列打的旗号是只消灭哈马斯,让其他的组织不要插手。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其他组织不插手,很快哈马斯就会被以色列吞并,然后以色列又会打着别的旗号吞并下一个组织。
所以说这次各个组织之间达成了和解,巴勒斯坦内部到底能不能心往一块想,这个还是未知的,但是最起码比之前各个组织之间内斗要强太多了。
以色列觉得中国的这一做法破坏了他的计划,但是他又不敢对中国动怒,只能将所有的怒火都放在了哈马斯的身上。
于是在近期,哈马斯的最高领导人在伊朗遭遇了恐怖袭击,当场死亡。
这就是以色列对于巴勒斯坦内部团结的一次报复,以色列就是希望看到巴勒斯坦内部一片混乱,并且一直保持下去。
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在整件事上所做出的努力的一种挑衅,更是直接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是绝对不会纵容以色列方面做出的这种恶性的事件,也必须要让以色列以及其背后的势力给整个国际一个交代。
联合国安理会就在哈尼亚遇刺之后,联合国在中国、俄罗斯、伊朗以及阿尔及利亚的要求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在会议上,四国的代表对哈尼亚遇刺一事表示了遗憾,并且对,这次暗杀提出了强烈的谴责。
这样的行为严重的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中的内容,简直是对联合国宪章的侮辱和践踏。
我方代表强调,加沙的混乱已经持续了将近300天,给整个巴勒斯坦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之前的安理会曾经通过的停火决议却始终没有什么进展,不仅如此,整个中东的局势反而变得更加混乱,我方对目前的局势感到担忧。
我方呼吁联合国能够敦促各方对加沙地带停火,严格落实安理会的停火法案,通过谈判解决眼下的问题,将目前的局势降温。
可以说中国代表的话是完全为了地区和平和稳定所说的肺腑之言,紧接着我方代表又强调,在巴以的问题上滥用武力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整个局面变得更加糟糕。
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应该加大对于冲突方的施压和劝说,制止这样的行为。
可以说中方代表这一番话无疑是在美西方的代表面前“拍了桌子”,在巴以战争中他们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的心里最清楚。
中方的意思非常明确,敦促以色列方面停止现在的行径,回头是岸。
同样的伊朗方面的代表也在联合国会议上表示出了伊朗的愤怒,伊朗代表称,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行为,刺杀哈尼亚的事件是在对整个伊朗的挑衅。
可以看出伊朗方面实际上已经在着手做准备了,事情究竟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
相比如中国和伊朗,俄罗斯方面更是直接出具了一份草案,草案的内容罗列了以色列军队在巴勒斯坦犯下的所有内容,针对以色列进行了强烈谴责。
这份草案一提出就遭到了美国英国以及法国的反对,这点倒不出人意料,毕竟以色列在中东最大的投资者就是这三个国家。
如果支持了草案,不就等于是自己在国际面前打自己的脸吗?
这样的行为恰恰说明了他们的心虚,并且还挑战了联合国的权威。
美国为首的代表对哈尼亚之死也表明了态度,美国称哈尼亚的死跟美国方面无关,并且说以色列方面有自卫的权利。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以色列真的是在自卫吗,还是美国代表信口雌黄在国际面前胡说八道呢?
可以看出为什么以色列在中东搞了那么多破坏稳定的事情,但是最后还能够安然无恙,这不就是美西方一些国家在背后当帮凶吗?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巴以冲突继续下去将会引发整个中东的大爆炸,那时联合国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希望联合国能够站在地区稳定的角度上,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上,解决巴以冲突的问题。
参考资料: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强烈谴责对哈尼亚的暗杀,是对和平努力的公然破坏! 2024-08-01 06:54·环球网
哈尼亚遇袭细节披露,一枚导弹击中房间爆炸!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联合国秘书长、中方发声 2024-08-01 08:33·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