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总理去东北视察,看到大礼堂柱子,大发雷霆:这个礼堂不准用

历史实战派 2024-06-06 11:21:30

建国以后,周总理不管是在管理国家还是在生活上都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周总理去世后,身边的工作人员整理了周恩来夫妇的工资收入和支出账目。

他们的收入只有工资和存入银行的利息。而支出的项目比较多一些,分别有伙食费、党费、房租费、订阅报纸费、零用费,补助亲属和工作人员、捐赠费。

从1958年算起,两人用于补助亲属和工作人员以及好友的支出,就占他们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这也说明,他们对那些有困难的同志会无微不至和爱护。周总理的月薪和邓大姐的月薪加起来已经算是不少了。因为他们两人没有子女,经常把剩余的钱都拿出来补助他人。

他们两个除了每个月应该缴纳的党费之外,再多余的钱,积蓄够五千元就交党费。在这以后,随着工资的调整,邓大姐收入增加,但她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这样的习惯,是他们在建国前就始终保持的,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周总理影响的。

进了北京之后,周总理第一次做衣服,走进了闻名全国的高级服装店。工作人员向周总理介绍了各种各样高级的外国布料。周总理摇了摇头,表示:“我要中国料子,无论毛料布料都要国产的。”

周总理吃饭也比较简单,经常是两菜一汤,每周至少都会吃一顿粗粮。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总理不吃肉不吃鱼不吃蛋,在中南海的时候也会自己去排队买饭。

他住的西花厅其实是一处老院子,但他一直不让修缮。一次,工作人员趁着他外出,翻修了房子,装上了地板。总理回来之后却大发脾气,把有关同志批评了一顿,不肯在家里住。之后,他还主动去国务院做检查,要大家吸取教训。

之后,他回了家,还是把能取下来的东西都退了回去。

然而,就是这么艰苦朴素的总理,在视察东西之后,看到当地一个礼堂前的柱子,就马上作出指示:“这个礼堂不准用。”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我国需要建设许多的项目。但周总理层层把关,因为现在国家的资金不够,只能建设几个重要的。

每一次一些地方要修建高楼大厦的时候,总理总是百般思量,因为一旦批了,就代表国家的资金又要少一部分了。但是他认为,北京的建筑还是需要建的,毕竟是首都,要有一个首都的样子。

即便如此,周总理也没办法管理全面,也有不少人投机取巧。

1961年,总理去天津视察,一位领导想让他去住一个宾馆,这样他们就不算违规的。周总理自然轻松识破,躲过了他们的算计。

原来这个宾馆的标准规格都已经和钓鱼台国宾馆差不多了。但后来,因为宾馆建设好了,也不好拆,只好留了下来。

而在1962年,周总理去东北视察的时候,却发现了端倪。

他们去市里的一个大礼堂巡视,没想到,周总理看见礼堂前的柱子当即变了脸色。

这个礼堂的不少地方就是按照人民大会堂的样子建造的,大门和门口的大圆柱子都一样。总理看到之后,气愤不已,怒吼:“你们竟然把人民大会堂搬到这里来了!”

周总理狠狠批评了他们一顿,却也没办法。

对于这样的情况,周总理是心痛的,因为他知道这些钱是人民的血汗钱,不能乱花。即便他管理得这么严格,却也还是有漏网之鱼。但我们也应该庆幸,如果没有周总理的把关,或许这样的事情也会更多。

2 阅读: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