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何老是炫耀身世?他家的“四世三公”可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3-21 15:35:32
前言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曹操、刘备煮酒论天下英雄。

刘备问: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曹操一笑答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千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这个经典名场面,让后世很多人觉得,袁绍也就祖上阔过,名气响但格局太小,难怪后来官渡之战输给曹老板,以至于忽略掉了两个基本问题:

一、到底什么叫“四世三公”?这份底蕴到底意味着什么?

二、凭什么“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的袁绍,能成为这个大家族的代言人。

如果不弄清楚这两个基本问题,袁绍就会变成刻板印象中的“富N代”,血缘之外,能力为负。

曹操统一北方的艰难征程,也将变得和某些神剧里的“奇侠”似的,跟一群战五渣小丑,打得难解难分,不知道究竟在黑谁。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以史料为基础,陪各位一起回到东汉王朝的真实历史中,去看看汝南袁氏,是凭借何种谋略达成“四世三公”。

作为其后人的袁绍,又是怎样运用谋略,从一个出身低微的庶子,到后世演义里怒怼董卓,拔剑相向,崛起为一代盟主。

汝南袁氏的发家史

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汝南袁氏的发家,都能追溯到东汉初年的袁安。从“举孝廉”入仕,一路升迁最终官至司徒,也就是“三公”之一。

那为啥他能被“举孝廉”呢?

史书上说,他们家从祖上就开始传承《孟氏易》,获得当地人的敬重。这就很奇怪,首先《孟氏易》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钻研它,能获得当地人的尊重呢?

《孟氏易》是西汉时期《易经》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除了袁家,还有不少名人也爱学,比如有位叫许慎的,这人后来编了本书,叫《说文解字》。

但那年头,既没有大学哲学系,也没“百家讲坛”,你抱着经书啃半天,怎么就能出名呢?

这还得再往前倒一点,在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等人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一事上。

从那时起,家里有田产,刻得起简读,读得起竹书的,只要能在《诗》《书》《礼》《易》《春秋》中,通晓任意一部就能当官。

比如西汉时,山东的韦贤因通《诗经》而闻名,后来入宫教皇帝,皇帝死后,他跟着一位大佬,拥立新君封关内侯。

这位新皇帝叫刘病已,就是后来的汉宣帝,主导拥立新君的大佬,叫霍光。新君登基不久,韦贤就接任丞相,五年后荣归故里。

这一切富贵的根源,正是一部《诗经》。

所以很快,一首民谣在山东流传开来: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通经、入仕、升迁,一键三连富贵泼天。这样的传奇何止流传于山东,在帝国的各州各郡。

但凡有资产的家族,想要进步就得学习。

自西汉末年起就在一个钻研《易经》的汝南袁氏,显然也想效仿这种谋划。

到袁安这代,袁氏终于完成了原始积累,准备启动。

公元83年,他升任太仆位列九卿,年后又升任司空,开启了袁家位列三公之路。

有了这等光辉事迹,当地人能不敬佩吗?敢不尊重吗?

但相比韦贤的光荣退休,袁安的司徒当得并不顺心,主要原因来自于当时的外戚扶风窦氏。

窦氏在两汉的荣耀史,能一路追溯到孝文窦皇后那里,就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

到东汉章帝时期,窦家又出了一位皇后,皇帝去世后又被册封为太后。

她的哥哥是一代名将窦宪,“流水的儒生,铁打的窦氏”

明面上,他和袁安最大的分歧是如何处理北匈奴。袁安主张安抚,窦宪主张剿灭。

汉章帝在位时采纳了袁安的意见。汉章帝去世后,小皇帝是窦宪的外甥,主战派自然占上风。

更关键的是,窦宪还获得了胜利。

公元90年,汉军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杀一万三千余人,俘虏无数。而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记功。

这下袁安没戏唱了吧?

正好相反。

你一个外戚趁着皇帝还年幼把持朝政,如今还有如此杰出的军事成就,授予大将军之位,高于三公,封赏无限。

他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你觉得呢?

12岁的小皇帝已经在策划将窦宪除去了,年后,当大将军凯旋,却并非得到满城欢呼,而是被控以“谋逆”的罪名,被夺去大将军印绶,党羽被逮捕遣送回封地。

不久窦宪“自杀”。

而站在外戚对立面支持皇帝的袁安,凭借自身计谋,让两个儿子安稳入仕,做到侍中,然后分别被外放到蜀郡和东郡担任太守,历练成材。

其中一个后来回到京城,步他父亲当年的后尘,先是升为太仆,再升为司空,袁家第二次位列三公。

看明白了吗?

袁氏和窦氏的根本矛盾在于靠经学入仕的家族与靠军功姻亲的外戚谁更有资格辅佐皇权。

但只要皇权存续,外戚就还在。

窦氏倒台后,新的外戚会崛起,袁家第二代目继续选择站在外戚邓氏的对立面。

只不过,邓氏吸取窦氏的经验。这次,被“自杀”的成了袁家二代目。

对这种“忠心耿耿”的臣子,皇权处置外戚后定会给予补偿。

不久后,袁氏第三代精英再度重回朝堂,先外放陈留为太守,随后返回京城,先被任命为太仆,再晋升为司空,第三次位列三公。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汝南袁氏的谋略,布局朝堂资源,然后外放州郡沉淀资历,再返回京城打通升迁之路,反对外戚,站队皇帝。

最终成功通晋升三公之路。流水的外戚,铁打的袁氏。

这套打法看似简单,但天下“通经”的士人多了,凭啥你能举孝廉?

孝廉多了,凭啥你能外放当太守?凭啥你外放还能回京?

凭啥你回京,就一定能当九卿?这里每一个环节,都要非常丰富的政治资源。

前一代提携的人才,会成为下一代成长的沃土,而下一代成长时,又需要灌溉这些沃士,为再下一代人做铺垫。

如此“门生故更,遍布天下”。

这套打法的第三代成果,汝南袁氏出品的第三位司空,有个三儿子叫袁逢,史载他“通儒经举孝廉,任地方官”,后官至太仆,拥立新君,继任司空,成为袁家第四位三公。

这... 不能说完全一致吧,至少也是非常相似。

唯一的区别在于四代目拥立新君时,是和一位外戚联手的。

这个外戚名叫窦武,就是那个扶风窦氏的窦武。

他女儿是前任皇帝的皇后,现在的皇太后。

乍看之下,袁逢这种谋划多少有点违背祖宗,说好的经学家族和外戚,会争夺辅助皇权的资格呢。

不好意思,要争也得分时候,万一... 皇帝对你俩都不感兴趣呢,比如前任皇帝刘志,就是那位倚重宦官,发动对外戚世家“党锢之祸”,几乎切掉许多家族靠通经入仕之路的汉桓帝。

新任的皇帝叫刘宏,就是那位发动第二次“党铜锢祸”,又设立鸿都门学,试图撇开经学家族,单独招收人才的汉灵帝。

人家宁可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和没根的宦官相亲相爱,也要杀掉窦武排挤袁逢,不跟你们这些“通经”家族共治天下。

还辅助皇权,你问皇帝想要你们辅助吗?

袁绍的办法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老套路已走不通了,需要新的谋略。

率先做出改变的,就是袁逢的庶子袁绍袁本初。

很多年后,公孙瓒在跟袁绍决战前,上表痛陈其罪状,其中就骂他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

这话不知真假,但袁绍出生后,就被过继给没有后嗣的伯父了,这待遇比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要差远了。

家族底蕴在失效,家族光环也未必能照到自己头上。

袁绍得改变打法,他没有再去走被皇帝排斥的“通经”之路,而是跑出去结交各路人才,主动“折节下士”。

可别小瞧这一手谋划,他是庶子不假,但那也是四世三公家族出来的。

一副“姿貌威容”,气质极好。家世稍微普通一点的儒生游侠,哪见过这个纷纷投奔。

更重要的是,当他受到被宦官把持的朝堂征召,他直接亮明态度:“老子隐居,不去!”这波操作,把圈子里里外外好感拉满了。

可他袁绍真不想当官吗?

怎么可能?

你看他隐居的地方,洛阳,帝国京师人才荟萃,正经人住这儿有说隐居的吗?

无非是更方便拓展社交资源,在暗中布局政治资源而已。

一个证据是,《三国志》引《英雄记》说,皇帝刘宏的“老母”赵常侍曾在宫里和其他宦官骂袁绍:“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这消息传到袁家,袁绍才不得不选边站队,开始跟外戚何进合作。

如果这则史料属实,那至少透露两件细思恐极的事情:袁绍在洛阳的人脉布局已经强到让宫中都感到震惊了。

宫中宦官的内部谈话内容会被宫外的汝南袁氏知悉,前一条证明了袁绍的实力,后一条则表明,“四世三公” 的袁氏在京中、朝中、宫中都有丰富的信息渠道。

即便这则史料不可靠,袁绍也靠自身谋略跑出了一条新道路,利用家族门媚结交官僚、儒生、游侠,搭建人脉网络,藉此一跃成为大将军何进的助手,再授侍御史虎责中郎将。

公元188年,也就是皇帝刘宏生命的倒数第二年,朝廷组建了一支新的本该直接隶属于皇帝的军队——西园军,其一把手是宦官蹇硕。

其余七个校尉中,有宦官的女婿,宦官的干孙子。

袁绍偏偏就能在大将军何进以及汝南袁氏的合作下,硬生生抢到新军二把手“中军校尉”的位子,在西园军系统里渗透影响力。

一年后,皇帝驾崩,宦官与外戚世家的矛盾再一次到了要洗牌的时候,前一轮洗牌时窦武被杀,四代目袁逢黯然下野。

袁家吸取了足够多的教训,这次再拥立新君,不能把功勋变成三公就完,还得采用新战略,彻底铲除宦官,绝不能心慈手软。

袁绍第二次改变战略,建议何进立刻组织人手在朝中、京中剿灭宦官。

这不是口头建议,袁绍自己能控制一部分西园军。

八位校尉中,某位曹姓宦官的干孙子也被他发展为小弟。

在城中,他有大批游侠、死士,在城外,他们家还提拔了一个可能不太知名西北武将来帮忙。

这谋略,这手段,比当年的外戚还外戚。

此时,反倒是何进举棋不定了,甚至觉得未必会斗争到那么撕裂的地步,然后......他就被宦官们撕裂了。

何进之死,反倒让两人大喜过望,一个是袁绍,他有了名正言顺的诛杀宦官理由,为何进报仇,死人有时比活人好用。

面对袁绍的“癫狂屠戮”,洛阳城中的宦官势力很快土崩瓦解,无论老少都被捕杀,有的人甚至因为没胡子被误认为是宦官而死。

当“一战成名”的袁绍回过神来,打算拥立新君时,刘宏的两个儿子哪里去了?

哦,被宦官带去城外了。

没关系,城外也有我们的人。这就是第二位大喜过望的朋友,西北武将董卓。

他在接到这两个皇子以后,觉得是时候自己来体验下什么叫做位列三公,甚至位高三公了。

至于老东家汝南袁氏,能合作最好,不合作拉倒。

这可是拥立新君啊,是汝南袁氏四代政治路径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棋啊。

必须通过它,才能延续三公之位啊。

怎么可以被你董卓截胡了呢?

袁绍第三次转换战略。

在《三国演义》第三回中,这哥儿俩直接相对拔剑。

董卓说:“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袁绍也拔剑:“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在《三国志》里,袁绍面对想独断朝纲,行废立之举的董卓时,只是说了句:“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

巧了,这位太傅,也是汝南袁氏的第四代精英。

董卓当然不答应,袁绍见状也不多话,直接“横刀长揖而去”,离开京城直奔冀州。

最后

这个曾经遍交好友的世家子弟,将在那里再度转变形象,以联军首脑的身份,杀回政治中心。

曾经的“通经”之路断了,袁绍能果断转换,后来杀了宦官,拥立新君之功被截胡了。

他还能果断重启谋略,改用武力夺取权位,这是袁绍生命中的高光时刻。

传承了四代的路径,被果断舍弃了大半,积淀百年的底蕴被彻底激活。

家族战略与个人谋划,在此刻交织,构成一度颇有谋略,勇于决断的袁绍形象。

正是这样一个人,才有资格在此后十年间,成为中国北方,地缘博弈的巨大推手之一。

看懂了这条脉络,我们才终于理解,汝南袁氏的底蕴,终于明白袁绍,为何能成为家族话事人。

袁绍的选择,从来不是一个单薄的历史叙事,它是丰富变化的家族命运与人物智慧的交互辉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 阅读:2448
评论列表
  • 2024-03-28 08:27

    四世三公,提拔了多少干部,捞了多少财富,有多少人靠他家吃饭,这就是底蕴。袁家千算万算,一没算到董卓敢单干,二没算到曹操这么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