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良渚论坛”艺术家分论坛在良渚举行。
本次分论坛主题为“中外艺术家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鉴”,来自83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国内艺术家代表等约150人出席论坛。
其中7位国外艺术家与国内艺术家代表共同畅谈艺术创作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独特作用以及文明交流互鉴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个“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的历史正在打开,一个灿烂的新天地正喷薄而来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 许江
“外国友人来了,我们让他看什么?”这大概是我当院长二十年想得较多的问题。最早,我会带他们游西湖、攀孤山、品读苏东坡。如果是晴日,我们共同体察“水光潋滟”“翠碧晴岚”;如果遇雨天,我们同看“白雨跳珠”、纷乱入船。
象山校区建成,我会带老外游校园,山北迴院、山南叠楼,长廊环接、土壩勾连,这些新建的廊台门窗面向青山,我们看山水、看四季,看遥远的自己。
2018年,中国美院校庆九十年之际,我们为良渚校区培土奠基之后,我来到良渚遗址。天苍苍、野茫茫,山水的气象笼盖四方,我感觉一种根脉在脚下生长。
站在良渚遗址皇城的主台基之上,向着东方远望,那里是一座巨城,我们感到了一种永恒的对峙:城市与山水的对峙,变化与恒常的对峙。
在这个宏大的对峙中,我们又看到了自己生命青春的朝朝暮暮,看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未来!一个“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的历史正在打开,一个灿烂的新天地正喷薄而来!
文化和艺术没有国界、没有语言障碍,属于全世界的人民
科特迪瓦艺术家 莫合·欸布斯·库塞·玛蒂尔德
文化和艺术没有国界、没有语言障碍,属于全世界的人民。二十多年来,我的艺术手法一直和中国书法文字联系在一起,文化交流带给我更好的理解、更好的包容、更好的开放、更好的创造,这也是中非发展和谐艺术关系的一个必要因素。
“一带一路”文明倡议
建立了以文化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
叙利亚艺术家 哈马德·瓦辛
艺术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艺术家从自己与全世界丰富的文明遗产中获取灵感。
“一带一路”文明倡议,通过价值观与思想传递的交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建立了以文化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
良渚的火种,带着理想与激情
在中华大地开枝散叶,落地生根
中国艺术家代表 张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良渚的火种,带着理想与激情,在中华大地开枝散叶,落地生根。良渚也启示着我们,人类对于美、对于和谐的理解是共通的——这种理解在过去凝聚着我们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和观念信仰,在未来也必将引领我们构筑坚定的文化自信、果敢的时代担当。
让我们一起打造现代文明世界新的艺术
哈萨克斯坦艺术家 基里巴耶夫·努尔兰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商品交换,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思想、文化、宗教和知识的交流。许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接过了艺术创作的接力棒,让我们一起打造现代文明世界新的艺术。
我特别希望有一天这个梦想可以成真
泰国艺术家 汶光·暖查楞
我对中国有三个印象,第一是中华文明根基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多次变革,国家愈发强大;第二个是科技进步飞速,成为了当今全球技术的佼佼者;第三个是中国人民给我们非常亲切的问候。
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博物馆,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交流,我特别希望有一天这个梦想可以成真。
以全球化的眼光和经验
一起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
中国艺术家代表 王绍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广东美术馆馆长)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希望未来能与业界同仁共同努力,以全球化的眼光和经验,一起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
访问、学习、彼此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
荷兰艺术家 范德库伊·埃德·安东尼乌斯
我们和中国艺术家举办联合展,到不同的美术学院访问、学习,亦或者在艺术家聚会上彼此交流,这些都促进了文化多样性,为荷兰和中国艺术家提供了展示作品和交流思想的机会。
艺术召唤着我们感受世界不同的文化
新西兰艺术家 麦克劳德·凯瑟琳·罗丝
艺术召唤着我去理解和赞美那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真正非凡的多元文化。
所以我认为艺术可以超越语言障碍,促进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艺术这个联系的纽带召唤着我们感受世界不同的文化。
文化的融合反映不同文化的交汇和共存
厄瓜多尔艺术家 伊莱斯卡斯·冈萨洛·埃尔南
每一种绘画都是一种叙述,叙述着我们的历史,展现着我们文化的交流。
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仅展现在一幅画中,也把一种新的表述、艺术象征体现在一起,从而构建一个独特的视觉语言,反映不同文化的交汇和共存。
我们通过“艺汇丝路”得以相识、相知
我们通过作品Face to Face、Heart to Heart
中国艺术家代表 余旭红(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艺术的“艺”在中国的甲骨文中,是一个半跪的人在种植禾苗,它体现了对艺术的敬畏、对本土的尊重。
艺术是不用翻译的国际语言,我们通过“艺汇丝路”得以相识、相知,我们通过作品Face to Face(面对面)、Heart to Heart(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