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海大学教育大会在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大会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校领导刘昌胜、段勇、周建军、胡大伟、聂清、王从春、于雪梅、张建华、苟燕楠、曹为民、沈艺,原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方明伦等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各教学单位、职能部处负责同志,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出席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作了题为《锐意改革追卓越 倾心育人谋新篇》的主旨报告。刘昌胜指出,上海大学自2020年以来,全校上下凝心聚力、追求卓越、攻坚克难、奋勇前进,围绕着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研究生教育,提出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系列改革,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同时聚焦重点任务,彰显特色优势,在培育时代新人的伟大事业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上大人的奋进篇章。
刘昌胜强调,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把握新形势,加强谋划布局直面新挑战,创新政策供给,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谋求新突破,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两个先行先试”发展需求,深入实施“五五战略”,全力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力争培养一系列拔尖人才,为建成教育强国贡献上大力量。
刘昌胜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至关重要,接下来,学校将重点打好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攻坚战;打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攻坚战;打好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攻坚战;打好综合改革攻坚战,争做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为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谱写新篇。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主持。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结合现阶段国家和上海市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阐释了学校本次教育大会的4项主要任务,解读了《上海大学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总体目标和建设要求、改革方向及重点任务、组织实施与保障机制等三方面内容,重点解读了夯实时代新人铸魂根基、建强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座、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大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转型、全面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实施综合改革战略工程等8项改革任务。
聂清还就《上海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作了解读,行动计划共7大版块、18项具体举措,就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专业集群建立与专业动态调整、一流拔尖人才培养与“本硕博”贯通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作了阐述,对全面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向更加聚焦,希望学校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
上海大学副校长张建华结合四年来上海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就《上海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行动计划共7大板块、16项重要举措,对标国家和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从党建引领、优化学科布局、深化招生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产教融合培养等方面,清晰勾勒出研究生教育的未来画像,为努力建成与上海发展相适应、令全球优秀学生向往的一流研究生教育强校提供了坚实支撑。
张建华还重点解读了《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人才高质量培养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共3个方面,9条重点任务与主要举措、2条保障措施,遵循“体系重构、能力重塑、评价重建、流程再造”的工作思路,以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能力的“总工型”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全面推进上海大学工程硕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特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作了题为《工程教育,什么是下一个里程碑?》的专题报告。涂善东强调了全面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工程教育应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惠及整体。他指出,面对21世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AI时代的到来,研究生培养标准和基础教育对技术与工程素养培育缺失等给工程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他建议,一是向基础教育拓展,构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工程素养标准;二是向研究生教育拓展,构建工程类研究生的质量保证体系;三是要注重综合集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会发布了《上海大学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上海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上海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1个意见、2个行动计划、6个实施方案的“1+2+6”系列文件征求意见稿,系统谋划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本次大会是上海大学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研究本科、研究生教育中相关命题,提升人才培养匹配度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未来,上海大学将继续面向国家战略和上海重大需求,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建成与上海发展相适应、令全球优秀学生向往的一流教育强校而奋斗,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由各教学单位、职能部处、学生代表组成的16个小组分组讨论,主要围绕本次大会发布的系列文件作专题研讨和工作交流。同时还将组织“上海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论坛”“上海大学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论坛”“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论坛”等多场教育教学专题论坛,并举办通识教育示范课程“公开课”展示等系列活动。
来源:研究生院 教务部
责编:童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