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凡是想成就一番传说的必定经历过多番的千锤百炼,方能成为一代宗师。
有着“上海最后的手工裁缝”之称的褚宏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他十五岁入行学习裁缝技巧,迄今为止已经在这个行业兢兢业业做了八十九年之久,累计手工制作旗袍五千余件,件件都是精品良物。
在老上海,褚宏生凭借着一手出神入化的绣工和大胆前卫的想法,成为当红影星、政要夫人眼中的香饽饽,多次一掷千金想拿下他制作的旗袍。
当年的宋庆龄、胡蝶等人都是他的常客,由他扮靓出席各大名媛晚会。
时代更迭,舶来品从西洋流入,人们的审美和爱好都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但褚宏生手中的针线和他守着的那家裁缝店却在风云变幻下不动如山。
他的店里,时间仿佛是静止的,褚宏生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穿针引线,直到今天。
八十九年的坚守,褚宏生为何能如此坚定,时至今日,已经是百岁老人的他对这门行当有何独到的见解?
年少离家,十年磨一剑褚宏生出生于江苏吴江,那是个以纺织行业闻名全国的地方,在那里的孩子,若是不继续上学大多都会去学做裁缝,因为裁缝这个行当即是一门手艺也是一个饭碗。
褚宏生就是这众多孩子中的一个,十五岁时,他就不再念书,转而去当裁缝。
从小,褚宏生就在各色各样的纺织裁缝业里扎根,耳濡目染之下,他发现自己对做衣服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一身能衬托出女性丰腴柔美的旗袍,他十分向往能亲手制作。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褚宏生的父母对儿子的抉择没有提出异议,而是选择鼓励儿子追逐自己的梦想。
于是,一九三三年,十五岁的褚宏生背上背包,独自来到了大上海追梦。
那时候的上海是上流人的天堂,这里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与宁静平和的吴江截然不同。褚宏生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对少年的他带去的冲击力不可谓不强。
那时候,褚宏生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个缤纷的城市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的天地。
想要成为一名好的裁缝,首先得拜得一名好的师傅。
当时上海最繁华之地莫过于贯穿整个法租界的蒲石路,那里的男男女女女非富即贵,各界权势在此处交迭,这处灯红酒绿之地,娱乐服饰皆是上海之最。
怀揣着一颗忐忑的心,他来到蒲石路街角最负盛名的朱顺兴裁缝铺,并成功得到了里面最厉害的朱汉章老师傅的赏识。
他许是看到褚宏生身上对旗袍的热爱,便将这后生收为了自己的徒儿,将他当做自己的后人传承衣钵。
第一次系统性学习裁缝技巧的褚宏生很快就全身心的投入。
对他来说,能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加上当时上海滩女性对旗袍的痴迷,他知道自己若是学成就会有很大施展拳脚的机会。
但机会多竞争也会相对增加,上个世纪纸醉金迷的上海,各界名媛歌星对旗袍的痴迷无异于如今对高定的执着。
她们争奇斗艳,将本属于旗人服饰的旗袍穿成了老上海的标志物。
因此,在褚宏生当学徒期间,是整个旗袍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街头巷尾的手工旗袍店一家比一家卷,各种繁复的绣工和技法喷涌而出,单单是一个简单盘扣,都要花费一个师傅三四小时的时间去完成。
虽然竞争激烈,但褚宏生也乘着这个机会学习到了许多技法,例如“枪针绣法”,他就掌握了正枪、反枪、叠枪这三种细腻的方法。
为了在这个行业生存,褚宏生很早就学会静心钻研,也鞭策自己对各类新技法的学习吸收,没过几年,褚宏生的旗袍造工就已经十分熟练了,也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赏识。
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褚宏生,被大哥杜月笙选中去给家里的女眷做衣服,虽然还是个青涩的毛头小子,但他做出来的衣服已经让杜府的女眷赞不绝口,此后,褚宏生便是杜府专用的裁缝师傅。
不过,真正让褚宏生声名大噪的当属于那一件穿在著名影星胡蝶身上的白色旗袍。
一直以来,旗袍虽然勾勒着女人曼妙的身姿,但其面料都比较传统,无非就是丝绸、棉布等常规布料。
但随着西洋布料的流入,以及外国服饰的设计走入中国人的视野,褚宏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纯白蕾丝设计一件独一无二的旗袍。
这个设计在当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胆前卫的构想对那个时代保守与新思潮冲击下的而环境而言是危险的尝试,可以一鸣惊人也可能堕入谷底。
因此,对于褚宏生的想法连一向最支持他的师傅朱汉章都不赞成。
但褚宏生坚持用自己的设计,最终,由当时著名影星胡蝶演绎了这件独特的旗袍。
纯白神秘又繁复的蕾丝勾勒着胡蝶曼妙的身形,若隐若现的肌肤在灯光下格外吸人,胡蝶再次成为话题人物。
而褚宏生的名气也自此一炮而红。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旗袍师傅,不少人一掷千金求购一件他亲手制作的旗袍。
上世纪的上海滩,见证了资本主宰下上流人士的辉煌,也印刻了褚宏生的人生巅峰。
只是时光易逝,人也老去,曾经熙熙攘攘的蒲石路早已归于寂静,但那家裁缝铺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在那里,也正如褚宏生八十余年对旗袍的热枕,绝不消散。
褚宏生的“匠人精神”旗袍的辉煌时刻是上世纪初的中国,见识了旗袍最闪耀的日子,那当它逐渐退出主流舞台时,作为曾经最炙手可热的手工旗袍大师的褚宏生心里难免会有落差。
不过,褚宏生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身上具有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匠人精神”,那种不惧时代变幻,始终保持初心,对工艺严苛要求,不容懈怠的精神,正是褚宏生所体现的。
当潮流退去,工业化进程加快,机器逐渐取代人工,这当然有好有坏,但对于定制服饰来说无疑是一个冲击。
以往,一件最普通的旗袍,从量尺寸到打版再到最后的成衣,最少也要花去工人师傅十天的时间,但有了机器,或许只要几个小时就可做出一件外行人眼中的“好”旗袍。
当制作旗袍成为一条流水线,大量成衣涌入市场,人们也就不再去关注做工时间长、价格昂贵的手工旗袍。
正是在这一现实下,当年上海百花齐放的裁缝铺开始逐个凋零,到最后,竟然只剩下褚宏生还独守着一家手工旗袍店。
一个人,一家门可罗雀的店,消弭了往日的嘈杂和络绎不绝逐渐,褚宏生对此没有抱怨,他没有像曾经的同行一样选择关店转行,而是继续在蒲石路经营着他那家裁缝铺子。
面对新型机器,褚宏生始终坚守自己作为手工裁缝的底线。
在他眼中,机器是冰冷的,那它制作出来的旗袍也是没有生命的,只是一件廉价的商品。
但人的手是有热度的,用裁缝的心血炮制的旗袍才更能衬托展现女性身上柔美问温婉的气质。
秉持着这一底线,八十多年来,褚宏生始终坚持纯手工裁制旗袍,还要求自己手下的学徒同他一样不准使用机器,坚定守着手工旗袍的最后防线。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潮流会变,但褚宏生手下一针一线缝制的旗袍质量不会变。
他始终代表着中国手工旗袍的巅峰,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新中国成立后,新国风重新被大众拥戴,其中,中式旗袍更是成为其中的一大主力军。
对于什么样的女生穿旗袍最好看,褚宏生老先生有自己的见解:身高在一米六到一米六五之间,上身不能比下身短,不能太瘦,不然看着会显得无趣。
这一标准与当代人们追求的高瘦之风大相径庭,却展现了传统服饰对女性身材的包容,也证明了中国传统服饰要由中国人穿才是最好看的。
随着黄柳霜将旗袍在欧美带火,不少欧美大咖纷纷尝试中国旗袍,但一个个却都遭遇了时尚滑铁卢。
不为其他,单单是因为西方人的面部骨骼分明,身体骨架大,没有东方女子的温婉之气,因此穿旗袍有种男人穿女装的别扭感。
与传统汉服松弛的美感不同,旗袍更为贴身,更会凸显女性身材的曲线,由于旗袍产生的时间正处于历史新旧交汇点,因此它融合了西方女性服饰的性感同时又不过于张扬。
对当代女性来说,旗袍无疑是展现中国传统服饰,但又不与现代太过割裂的完美之选。
旗袍行业的回春,也让褚宏生被不少主流媒体所报道,他的故事也大众所知,这位躲藏在时代洪流后面的老先生,终究是真金不怕火炼,在人生暮年重新成为“一衣难求”的炙手可热的裁缝。
但重新忙活起来的褚宏生还是不改往日作风,依旧坚持自己设计裁剪旗袍,即使工期长也无所谓。
这是他对这个行业的态度,也是他横跨近一个世纪的“匠人之心”。
能在自己最爱的事业里鞠躬尽瘁,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再好的人生也会有一些遗憾,即使是像褚宏生老先生这样对生活低要求的人,也会偶尔遗憾自己的手工旗袍后继无人。
最后的“手工裁缝”时光荏苒,曾经如雨后春笋般时兴的手工旗袍行业如今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
以往竞争激烈的同行一个个也已经不再这个行业里谋生,兜兜转转,最后整个上海,竟然只剩下褚宏生一人还在坚持。
国风带动了旗袍的发展,手工旗袍不再是名人所独有的特权,很多普通家庭也可以消费的起。
眼看着手工旗袍将成为中国服装界一大发展行业,但为何褚宏生还是成为了那“最后一个”呢?
其实不难理解,在现在这个快速品消费时代,人们虽然从工业化的流水线逐步清醒,开始追求有格调的生活,但也仅限于享受,而不是投身与这个行业。
像“手工旗袍”,需要一个人从少年时期就当拜师学艺,从基础工开始练起,一些理论知识同样不能松口,苦熬好几年才有机会出工为人家制衣。
这其中的工作量和学习了一点不易于十年寒窗。
更何况,褚宏生老先生对自己手艺的高要求也一并带给了下面的学徒,在他毒辣的眼光和严苛的标准下,显然没有一人能成为他心目中合格的继承人选。
他自己心里也明白,他之所以能在这个行业待这么久,是因为不动声色的外表下始终藏着一颗对旗袍行业热爱的心。
在时间的经久锤炼下,热爱变成了信仰,在信仰的驱使下,他可以像苦行僧一样熬过所有漫长的岁月。
像褚宏生这样的人尚且花了四十年才从心里沉淀,据不完全统计,褚宏生86年做5000多件旗袍,这不仅仅是数量的积累,更是心血的累计。
但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都只是学了皮毛便以为有真功夫开始卖弄,他们的热爱也只是三分钟热度,对这个行业来说称不上真爱,褚宏生见多了也就失望了。
这并不是只有手工旗袍业才有的现状,许多非大热门的传统行业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即使是热门像京剧这样的表业行业,也有大量人才耐不住学艺的辛苦转而投向低付出高回报的娱乐圈。
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既是褚宏生也是当代年轻人的悲哀,褚宏生眼看着自己喜爱的事业成为后继无人,一身本事无处传承。
而年轻人也在浮躁的社会中失去找寻自己真正热爱事业的机会,成为资本的傀儡。
如今,褚宏生已经退休,回江苏老家颐养天年,与儿女孙辈为伴,他也已经坦然接受自己无法传承的遗憾。
不过虽然退休了许多年,褚宏生本事可没有退化,还是可以徒眼量人的三围尺寸,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繁杂绣花都不在话下,这些跟随了他一辈子的东西已经成为他的标志,非时间所能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