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封建主义专制中央集权也在明朝发展到了极致,按理说此时的皇帝真正的大权在握,就连官员之首的丞相都被废除了,那皇帝是不是可以天马行空毫无顾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除了明朝前期的皇帝,基本上可以是说一不二,做到了乾坤独断,到了后面特别是土木堡之变后的皇帝,虽然九五至尊的名字,但是却做不到他们祖先朱元璋朱棣等几位皇帝的霸气。
能掣肘他们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团,文官集团。文官集团是由无数的文官组成,在古代文官才是整个王朝政权真正的执政者,他们是伴随着封建集权政治的产生而奠基、成熟、发展、衰败,相传了二千年。特别是到了明朝文官的权势可以说是发展到了顶峰,可以和皇帝对着干,文官形成了一个团体那就是文官集团,更加是一股庞大的势力。特别是在明朝,即使是皇帝所作的事情,不符合文官集团的认知,得不到他们的认同,那他们就敢喷皇帝,这样的事情在明朝还有不少,他们是作为一个团体,很多的时候皇帝也无奈,这些文官也令人皇帝头疼。
明朝文官
在我们的印象中文官不就是那些读书人,他们从小接受四书五经,圣人的教育,一言一行都有板有眼的,待人彬彬有礼?没错这都是当是的读书人,当是这些人经历过科举之后走上了仕途,又变成了另外一番情况,他们在朝堂张纵横捭阖,指点天下,更多的是他们以圣人教诲以天下为己任,治理天下,只要皇帝做的不对,他们也敢群起而上,特别是在明朝皇帝更加的无奈,对他们也没有办法,也只能用廷杖,为此打死了不少的人,可是依然无法阻止那些疯狂的文官和文官集团,
要说皇帝不是王朝真正的主人吗,怎么还对文官集团无奈的,不过事实上是皇帝有时候也拿这些人没有办法,特别是在明朝,文官集团的所作所为让皇帝都头疼,甚至是要对他们妥协退让,下面小枫带大家看看明朝的文官是多么疯狂,皇帝是多么的无奈。
在明朝有一位皇帝叫朱翊钧,如果这样说你觉得陌生的话,那么明神宗万历皇帝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就是这位万历皇帝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皇帝都觉得丢人和无奈的事情,这件事叫做争国本。
万历皇帝
“太子者,国之根本”立太子又叫定国本,所以到底立谁为太子就叫做争国本,争国本在万历皇帝时期十分出名。万历皇帝没有嫡子,因为他的皇后没有能给他生下儿子,反而是他无意间宠幸的一个宫女给他生下了庶长子朱常洛(后来的明光宗),按照明朝的继承制度,有嫡立立嫡,无嫡则立长,也就是说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应该被立为太子。
可是万历皇帝不喜欢朱常洛的母亲,他喜欢郑贵妃,这郑贵妃给也给他生下一个儿子朱常洵(被李自成炖成福禄宴的福王),万历皇帝就想立这个儿子为太子,结果引起来文官集团的反扑,他们接二连三的说万历皇帝应该赶紧立皇长子为太子,皇帝自然是不愿意的,那些大臣也不气馁,我们就天天烦着你,我们也不怕死,无论怎么样你都要同意我们的请求立皇长子为太子。
这些文官激进的敢当面说皇帝的不是,为此万历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比如撤职罢官廷杖,多次要皇帝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官员很多受到了惩罚,贬姜应麟为大同广昌典史。吏部员外郎沈璟、刑部主事孙如法相继上言,都被处罚。年近六十的礼部尚书洪乃春被拖到午门外廷杖60,然后削职为民,以致最后愤郁而死。众大臣或被辞职,或被廷杖。
内阁首辅申时行,王锡爵等都因为和皇帝对着干,最后被迫辞职,万历皇帝也无奈,只能最后拖着,这一拖就是十五年,文官们一直在上书皇帝,要立太子,结果最后还是万历皇帝妥协,输给了文官集团,册立了他不喜欢的长子为太子,争国本是文官集团们大获全胜,最后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就是为了报复文官集团。
其实到了万历时期文官集团早就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皇帝虽然有权力,但是也不敢轻易的去动文官集团,万历的皇帝的祖父嘉靖皇帝时候就不一样,当是大礼仪之争,文官集团和嘉靖对着干,结果被嘉靖给停职停俸禄罢官杖毙的官员不计其数,大礼仪之争还是嘉靖皇帝的胜利而告终。
在万历时期就不一样了,文官集团形成了庞大的势力,比如东林党此时也已经形成气候,早期朝廷上有张居正和他的江陵派系,万历皇帝可谓是不幸的,之后也只能和他的祖父嘉靖一样不上朝来对抗文官集团,到了他的孙子崇祯那一代,文官集团基本上全面掌控了朝堂,文官集团可以说是影响或者说左右了明朝的政局。
文官集团左右了明朝的政局?很多人不理解,其实终明朝一代,几乎后面所有的大事都有文官的身影,甚至明朝的灭亡他们也都有载人,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小枫带着大家先了解明朝文官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明朝文官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在朱元璋崛起之后,采取礼贤下士和唯才是举,使长期处于苦闷的汉族知识分子开始期待儒家理想中“圣君贤臣”的治世曙光。到了后面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置了他的私人秘书大学士,不过此时文官的地位很低,不能影响皇帝,到了朱棣当皇帝的时候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提高,文官集团逐渐回归至正常的行政体制中。
到了朱高炽和朱瞻基之时,内阁政治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提高,朱元璋永废丞相的规定事实上被完全破坏了。明代文官集团再一次登上帝国的政治舞台,此后内阁几乎成为明朝廷运转的权力中心,而内阁首辅也成为实际上的丞相,文官再一次站在了权力的巅峰,而那些深受程朱理学思想教育的官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明朝的独特的文官集团。
文官集团对明朝的重大影响
文官集团对明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明朝能够延续这么久文官集团也功不可没,小枫和大家具体来看一下。
稳定朝廷局势文官们都有一个理想,帮助皇帝实现太平盛世,远追尧舜,于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的都会严格要求自己,文官登上政治舞台堵整个国家也有好处,在朝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稳定朝廷局势,这一套完整的文官制度配合明朝的运转制度,即使在明朝没有皇帝的情况下依然会保证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比如土木堡之变的时候皇帝被俘虏,朝廷依然在运转,嘉靖和万历多年不上朝,政务依然没有耽误,这一切都得益于文官集团掌握了个个要害部门。
当然了凡是都有两面性,文官集团对明朝也产生了不利于的影响,甚至有些还被史书给诟病,这些都和文官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重用宦官,宦官专权朱元璋对宦官实行严格的规定,防止他们专权,不过最后明朝的皇帝却打破了这一规定启用太监,原因就是文官集团的势力太过于强大皇帝也害怕自己的大权旁落,于是就需要帮手,谁和自己最亲近,那当是就是太监了,主要是因为一来宦官与自己较为亲近,与大臣将领疏远,二来在皇帝看来宦官比之满朝的文臣官员更听话易驯服。
而在明代的宦官已经发展成为极其重要的政治势力,这群人掌管了宫廷内有关饮食起居的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全国的军政事务。宦官集团作为皇帝的实际代言人,甚至还完全取代了文官集团的行政地位,终明朝一代,宦官和内阁的斗争都未停止,这实质上又成为明代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另一种抗争,以致发展至后来东林党与阉党之争。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皇帝的需要,皇帝需要人和文官集团斗争,自己掌控朝政,所以宦官专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文官集团的壮大有一定关系的。
激烈的党争历朝历代都有党争,党争甚至可以摧毁一个朝代,唐朝有牛李党争,宋朝有新党和旧党斗争,但是要说党争最厉害的那还是在明朝,明朝的党争众多,而且规模巨大,先是文官集团内部的斗争,他们之间因为政见不同,就相互的攻击,比如在万历年间张居正和一些守旧派的斗争,甚至在张居正死后还被他们攻讦,最后被皇帝剥夺一切荣誉。
也是在边万历年间形成了以江南士大夫为主而形成“东林党”,再到后来还有齐楚浙党,他们虽然同属于文官集团,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争斗,甚至到了白热化。当然他们也有对外的时候,比如对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时候,他们就会一直对外,当然了党争让明朝的元气大伤,不能说明朝亡于党争,但是党争也拖垮了明朝。
影视剧中的明朝太监
所以说在终明一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后来的朱棣在位期间,文官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但是在后来的皇帝之中,文官都是在唱主角,形成一个庞大的集团,在一定程度上皇帝也要让他们三分,不过文官集团也不是一无是处,在当时对国家和民族以及朝廷还是有一定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