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香港回归,发现安全漏洞,我军509名精锐,开装甲提前入港

东场的校尉 2024-02-06 07:51:04

1841年,脆弱的国门,在英军的坚船利炮之下被轰开,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1月26日,国家主权与领土在殖民势力的压迫之下,被迫让渡。

从1841年到1997年。

经历156年的分离后,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然而,在香港回归前夕,依旧布满了他国的阴谋与陷阱。

回归当日,香港危机重重。

那么,我军究竟排除了怎样的隐患?

为什么会有509名军人,不待英军撤离选择提前入港?

历史背景

19世纪四十年代,正是英国殖民侵略的黄金时代。

英国在蒸汽时代发展,积攒了财富与工业成就。

急需进行商业上的输出,以及军事上进行资本积累所需要的原始侵略与掠夺。

于是,英国的海军凭借着海洋上轰鸣的汽轮,殖民了亚洲几乎所有的近海国。

他们用大炮轰开了国门,强迫政府设立通商口岸。

在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

甚至与邻国日本的甲午战争也失败之后,中国都付出了比战争本身还要残酷的代价。

香港就是在这三场战役中,沦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因为它地理位置优越,适宜作为英国贸易的中转站和终点站。

甚至一度成为亚洲的经济中心。

于是,它被一块一块地分割给英国,最终完全沦陷,被“借走”了99年。

英国铁娘子

关于香港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谈判的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她出生于1925年10月13日,是英国第一个女首相。

撒切尔夫人行事狠厉。

在她的领导下,英国的经济军事迅速发展,几次战役都以胜利告终。

而且,她一直对社会主义持反对态度。

在中英谈判最僵持的时刻,英方甚至对中国放言武力威胁。

彼时香港一直是一颗“东方之珠“,是其他国家进入中国的窗口。

香港的租期直到1997年。

因此,在1997年之前,中英两国就不得不“敞开天窗说亮话”,必须将香港交接问题处理清楚。

撒切尔夫人,是个头脑精明的领袖。

她早在1982年亲自访华,进行了中英之间的第一次谈判。

邓公志亲切地迎接了她。

会议上,英方试图忽略国家主权方面的易主,着重强调经济方面的影响。

试图用香港内陆巨大的经济差距,来甩开中方一针见血的会晤。

撒切尔夫人认为,香港长久历经资本主义的统治,倘若轻易改头换面,换成社会主义的治理方式。

对社会经济、对人民而言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而邓公,也开创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这一思想,在后来被证实为是一个正确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构想。

英方,显然没有想到中方是有备而来。

我国,并不想把香港问题复杂化。

首要问题,就是香港主权的归属。

面对中方强硬的态度,英方只能选择含糊其辞,双方也不欢而散。

后来的谈判中,英方也做出了表面上的妥协。

他们在承认香港主权属于中国之后,还附加条件试探中方的底线,要求英方在香港驻军。

然而我国的国土,怎么可能允许他国“保护“?

更何况英方吸血是真,治安是假。

英方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我放谈判团。

于是我国在第七次谈判后,也是表明了态度,声明中方不排除武力强行收复香港的可能。

英国也不敢和中方闹掰。

两年之后,1984年,撒切尔夫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次亲自来到了中国进行谈判。

中英前后一共进行了22次唇枪舌战,英国终于死心放下了香港这块聚宝盆。

香港收复,指日可待。

危机四伏

然而,英方不可能心甘情愿看到富可敌国的香港,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

1997年前后,香港出现了许多乱象,不轨之人,试图从内部分裂香港和大陆。

于是挑拨民众情绪,试图制造矛盾……

最令人揪心的风险,还要数香港股票危机。

在当时,大陆掏了不少家底,才保住了风雨中摇摇欲坠的香港股市,避免了香港破产的结果。

风险从未停止,危机四伏不断。

1997年回归前夕,新的风险也接踵而至:

中英谈判后两国约定,要等待英军全部撤离之后,中方才能驻军香港。

可是自中方进港开始,直到军队完全有条不紊地布满整个香港,也需要至少2个小时的时间。

那么,在这段时间中,又有谁来负责两国人民的生命和安全问题?

香港回归。

不仅仅牵扯到中英两国。

还有许多周边邻国,以及在远处虎视眈眈的不法分子盯着。

如何处理“两小时真空期“的问题?

谈判的任务,交给了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佐洱。

陈佐洱与当时英方代表包雅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交谈。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却胜过无数真枪实弹的炮火。

中国开出的理想条件是,在仪式开始之前,中军6个军营1070人,可以提前六小时进驻深圳皇岗口岸和文锦渡口岸。

但是这一提议,被英方立即否决。

因为英方认为中方此举动,触动了英军的尊严,影响到英国的国际地位。

包雅伦提出两点异议:

中军人数太多,以及禁止攻击性装甲车入境。

最后经过两方协商,得出一致结论:

中方将进驻军队人数缩减至509人,乘装甲车,并提前2小时进驻香港。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

香港正式回归祖国!

并不是《中英联合声明》宣布的白纸黑字,而是千万战士、爱国者书写的历史。

关于撒切尔夫人为何同意归还香港,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说,撒切尔夫人晚年家庭不幸,无力领导;

有人说,因为英国正在经历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分身乏术;

有人说,因为英国急于与中国建交……

英国军官希尔顿,给出了答案。

他反问道:“如果还想控制香港,那谁去面对中国的军队?”

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完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历练。

早已不是百年之前腐朽的清政府,亦打败过美国五星上将率领的重兵。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究其根本,还是综合国力的强盛引领谈判走向了胜利。

所谓的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写在最后

香港回归带来的现实意义,不仅仅只有祖国的统一这么简单。

香港的沦陷,是我国自清朝以来屈辱地近代史的开始。

而香港的回归,也象征着祖国力量的崛起。

除此之外,香港的回归,开创性地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名为“一国两制”的制度。

这既是我国领导人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和而大同的文化体现。

如果没有生生不息、丰厚滋养的根与魂,香港又如何在波涛汹涌的世界激荡中站稳脚跟?

因此,香港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人民共同期盼的结果,香港与大陆,是不可分离的。

香港的回归也使得同胞更加团结,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外交流和贸易。

对中国,对世界而言,都是一个更好的明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