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时,为何不打陕西和福建?不是不想打,心有余而力不足

董卓坐景观天 2024-06-11 09:04:24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就毫不顾忌地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侵略。不过在日本侵略中国的14年里,他们在进行惨无人道地疯狂扩张时,却不打陕西和福建。

【陕西和福建的地理位置】

这两个地方地理位置特殊,尤其是陕西,甚至可以说的兵家必争之地,那为何日本却没有对它们下手呢?

其实还真不是不想打,而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陕西和福建

陕西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是黄河长江两大盆地的中心,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等8个省接壤,陕西省会西安还是十三朝古都,不管是从经济、文化还是军事上,陕西对于全中国来说都意义重大。

【陕西】

如果陕西被侵占,那么中国的大后方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陕西还是共产党中央的根据地,要是日军拿下陕西,极大可能会削弱中国抗日武装的有生力量。

而福建的战略地位虽然比不上陕西,但福建作为沿海省市,拥有大量的港口。另外福建人民抗日热情异常高涨,给全国抗日战线传递了极强的抗战信念。

【福州平潭抗战时缴获的武器】

如果打击福建,也能起到削弱中国人抗日信心的作用。

综合来看,陕西和福建都应该是日本人侵略的重点目标才对,但现实是日本没有像针对武汉、南京等城市那样,特地攻打陕西和福建。为啥日本一直没没能染指这两个省呢?

日本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地图上也能看出,日本侵略中国时,陕西一直是西北地区的坚固的大门,而福建更是夸张,日军把福建周围的省全部侵占了也没能拿下福建。

【抗战沦陷区分布图】

对于陕西,日本自然是拼了命也想拿下的,打不进去,那就用轰炸机。

陕西西安、宝鸡、延安等地方都被日本丧心病狂地轰炸过,有时候一晚上的时间,日本就能在一个地区投放上千枚炸弹。

【1939年日本轰炸陕西西安】

但最终日本还是没能攻进陕西。

陕西下方是秦岭,东边和山西之间又隔着黄河,易守难攻,并且八路军在这里设下大量得防守工事,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也很难在这里展开。

同时,国民党也深知陕西之于中国的意义,加派了不少重兵在黄河对岸和日军对峙。

日军数次企图借助轰炸的掩护抢渡黄河,但是一次都没有成功,因为在长期的对抗中,八路军已经摸索出了他们的弱点,每次他们的渡河渡到一半,八路军就对在河面上没有任何遮掩的日军进行攻击,几次就让日军败下阵来。

【渡黄河的日军】

后来日军又想出了“五号作战计划”,想用40万的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地拿下陕西潼关,届时再顺路南下,拿下代表着国民党政权的重庆,直接瘫痪中国抗战的有生力量。

但代价付出了,却还是没能渡过黄河,拿下陕西。

因为他们实在低估了八路军的战斗力量和影响力,整个陕西几乎人人抗日,全民皆兵,所有人积极配合八路军开展防御工作,前后打退了日本侵略者78次。

【八路军顽强抗敌的油画作品】

管你什么五号战术六号战术,在军民团结统一,和党中央指挥的情况下,都是徒劳。

而福建的情况也非常复杂。

很多人说当时日本不侵占福建,是因为的都福建省内的地势复杂多变,且福建语言体系复杂,从而不愿意在福建花费太多的精力,认为只要掌握福建沿海的几个港口城市就行。

实际上的原因却不是这样,毕竟日本已经的侵占了福建周围的几个省市,试问从日本人的角度来说,谁会希望把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敌人留在自己的背后呢?

【被日军轰炸后的福建福州】

事实上当时日军侵略已经到了僵持的阶段,因为他们把战线拉得太长,国力却不能支持他们的大规模地持久作战。

加上福建人民地反抗意识激烈,日军很难在短时间内拿下福建。

更重要的是,福建抗日的历史可不只是二战时期,早在明朝倭寇来犯之际,福建人民就一直在坚持抗倭,抗倭的精神意志已经烙印进福建人民的骨血里了。

福建还拥有大量的华侨,其中以陈嘉庚为首的数十万华侨们,在东南亚等地积极宣传抗日,为中国的抗战捐赠募集了15亿元。

【陈嘉庚】

他还在日本全面封锁中国之际,带领南洋华侨机工在日军的炮火下穿越滇缅公路,为抗战中的中国送到大量的物资。

哪怕没有“天时”,福建的“地利”和“人和”就足以将日本侵略者拒之门外了。

总结

不管是陕西还是福建,日本侵略者从心里肯定是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的,不打陕西和福建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打不赢,打不过,拿不下。

这两个省中国抗战之际,像是一道防线、一个标志,增加了中华儿女们抗战的决心,给予了中国人抗战的力量。

【八路军战士们】

而在今天回看那段历史,我们也要铭记当年的先辈们精力的苦痛,继承先烈们永存的精神,复兴中华,乃吾辈之责。

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陕西的形成、发展及其伟大成就·陕西日报

【2】抗战胜利72周年 福建办展揭秘抗战时华侨进出国通道 ·中国侨网

【3】陕西人的抗战日记:决不能让日本人渡过黄河·环球网

【4】温陵志丨闽南抗战家书尽显家国情怀·泉州晚报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