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女谍替妹打入敌人内部,背负骂名43载,却在平反之际吞药自尽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8-07 09:31:53
前言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为了革命他们隐姓埋名,走在最危险的边缘;他们不为功与名,只为迎接胜利的曙光。他们就是战斗在隐蔽战线的红色特工。

关露

关露,一位表面柔弱却内心刚强的女士,就是这样的隐形战士。然而她的命运却是无比坎坷,当胜利的曙光真的到来时,她的身份却遭到了质疑和谩骂,直到43年后才被平反。

替妹妹打入敌人内部

在做红色特工之前,关露是一位言辞锋利的作家,她不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电影《十字街头》主题歌《春天里》,而且还翻译了高尔基的名作《海燕》,才情可与潘柳黛、张爱玲、苏青齐名。

关露出生在山西省右玉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在当地做着小官,但在她7岁那年就去世了,家境也是在那时开始衰败。关露母亲是一个大家闺秀,早年接受过新式教育,受母亲影响,关露从小对文学颇为喜爱。

15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关露与妹妹胡绣枫流落南京,被外祖母和二姨抚养。

由于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1928年,关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后转为哲学系。但没过多久,关露就因联合女同学反对思想封建的女生宿舍指导老师,而被校方开除。

关露性格倔强、坚强,既然南京容不得她,她便到上海闯世界。在上海,关露结识了两位年轻的作家张天翼和欧阳山,他们都非常欣赏关露的文采。

1930年,关露在欧阳山主办的《幼稚》文学周刊上发表了小说,开始了她文学创作之路。

如果不是战争,关露将会一直朝着这条路走下去,但她却毅然参加了革命,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开始后,关露按照组织安排留在上海租界坚持斗争,撰写了自传三部曲,并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过许多作品,著有诗歌、散文、小说、杂文、评论等多达260篇。这在当时战乱的环境中是非常不易的。

关露曾在诗中写道“宁为祖国战斗死,不作民族未亡人”,充分表达了她对祖国热爱的情怀。可就在人们将目光齐齐看向关露时,这位爱国女作家却成了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家里的红人。

从此刻开始,关露不再是人们尊敬的爱国作家,而是人人都憎恨的“汉奸”。但事实上,关露并没有叛变,她之所以出现在李士群身边,是在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潜伏任务——摸清李士群的真实思想动态,并适时对他进行策反。

李士群是个投机人物,在政治上实行在日、汪、蒋以及中共之间走钢丝的策略。尽管在汪精卫政府贵为江苏省长,却依然与国民党中统保持联系,还试图联络共产党。

李士群

1939年,李士群通过关系向共产党传递信息,表示要为中共、为抗战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中共方面当然清楚李士群想要三边讨好的想法,但为了抗战需要,坐镇香港的潘汉年便答应了他。

为了方便传递信息,潘汉年决定派一人安排到李士群身边。那么,潘汉年为何将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关露?这就要说到她的妹妹胡绣枫。

原来,胡绣枫的丈夫被国民党逮捕,李士群曾暗中帮助。后来,李士群被捕,他的太太叶吉卿走投无路,胡绣枫又接待了她,因此李士群对胡绣枫心存感激。

考虑到这层关系,党组织原本决定让胡绣枫接近李士群,执行策反任务,但当时胡绣枫在重庆的工作繁忙,便推荐了姐姐关露。

因此,关露是在替妹妹执行任务,但这也让她招来了许多谩骂。

背负骂名43载

关露潜伏在李士群身边的任务是潘汉年亲自下达的,为了保证任务的秘密性,关露的唯一上级只有潘汉年。潘汉年多次嘱咐关露:“以后有人说你是汉奸,你可不要辩护,一辩护就糟了。”

关露将潘汉年的嘱咐深深记在脑海里,从此她背上了“汉奸文人”的误解长达43年。

在执行任务期间,面对不明真相民众的辱骂,关露内心极为痛苦,因为自从得知她变成了“汉奸”,以前与她交好的亲朋好友都离她远去,她似乎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她也曾写信给妹妹,希望“回家”(回家指到解放区、延安),但妹妹告诉她“爸爸妈妈”不同意她回家。

后来,胡绣枫曾哭着表示:“遭受骂名的应该是我,可都让我姐姐代替了,我这辈子都觉得对不起我姐姐。”

关露在李士群身边忍辱负重了两年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艰苦的付出也终于有了收获。

有一天,她告诉李士群,有一个朋友想和他谈生意,李士群一听便懂了,立刻表示愿意。很快,潘汉年在上海秘密约见了李士群,从此日军清乡、扫荡等计划,总是提前送到新四军手中。

之后,李士群和中共的秘密联系改由其他人负责,关露则接受了新的任务。

1942年,离开李士群身边的关露向上级申请,希望能够到延安或者苏北新四军根据地,直接参加抗战工作。但没想到,组织将更加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更为猖狂,他们网罗了一批汉奸文人,创办刊物,进行文化侵略。于是,关露就被派到了一家名为《女声》的杂志工作,目的是接近社长佐藤俊子,收集情报。

关露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光明正大站在阳光下,但共产党员应无条件服从党的工作,她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再一次成为了“汉奸文人”。

潜伏在杂志社的那些年,关露一边搞好编务,一面把收集到的情报传递给地下党。

1943年,日本要在东京召开“大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佐藤俊子想要派关露参加。关露内心极不愿意,便询问上级的意见,但上级认为去日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情报,便同意她去。

出发前,关露的照片被刊登上了报纸上,她“汉奸文人”的标签再也无法摘除掉了。面对这样的“酷刑”,关露只能生生受着,她相信在革命胜利的那天,党组织会为她洗清冤屈。

但世事变化无常,关露怎么也没有想到,直到43年之后,自己的清白才被证明,而在这期间,她受尽了苦楚。

1945年日本投降,中共地下组织接到密报,关露已被国民党列入锄奸名单。在地下组织的帮助下,关露秘密到达了淮阴新四军根据地,逃过了一劫。

关露本以为自己将会得到新生,但迎接她的,却是无尽的误解、怀疑和委屈。由于地下党组织对关露都是单线联系,几乎无人能证明她的真实身份。

更令关露痛苦的是,就在她遭受非议的时候,她的恋人王炳南也给她寄来了一封分手信。

就这样,她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在背负骂名43年后,她终于获得了平反。可就在她获得平反的几个月后,关露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82年,潘汉年冤案得到平反,不久关露“汉奸文人”的罪名也被澄清。当听到这个好消息时,关露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但此时的她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坚强。

就在当年12月,关露在她那10平方米的陋室里吞服大量安眠药自尽,时年75岁。

在整理她的遗物时,人们几乎泪目,原来陪伴关露走完人生最后一刻的是一个大塑料娃娃,而她的身边还一直保存着一张恋人王炳南的照片。

关露的结局令人痛心,无法想象她是如何独自一人坚强扛过备受辱骂的日子。她在获得清白之身后选择自尽,或许是这世上已无牵挂。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