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爱”了吗?
最近,全网铺天盖地都被“搪瓷盆蛋糕”给刷屏了。
在一个老式的搪瓷盆里,放上蛋糕呸,铺上奶油,放上草莓或者其他好看的水果,盖上盖子,打包销售。
有卖52的,88的,128的,甚至还有卖388的。
但挡不住人手一个的“盛况”。
别问,问就是值麻了。
别管这么大一个蛋糕加盆拎着沉不沉,会不会手酸,别管吃起来是不是一吃一个不吱声,也别管吃不完好不好保存。
反正谁还没有送自己另一半“搪瓷盆蛋糕”的,就是不够爱,就是没有表现爱,没有提供一定的情绪价值。
而那些收到“搪瓷盆蛋糕”的小姑娘们,基本是每一个都会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照片,证明自己是被另一半爱着的:
“52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搪瓷盆蛋糕来证明自己有没有被爱。”
“今年冬天的第一盆搪瓷盆蛋糕,有人给你安排了吗?赶快给心爱的人安排上”
“不是蛋糕吃不起,而是搪瓷盆蛋糕更有性价比”
而商家也跟风的推波助澜,一条一条充满着爱情和情怀的文案,加上诱人的蛋糕,一次次撩拨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回望过去几年,从泡泡机到袖子棒棒糖,从第一杯奶茶到十根烤肠,再到如今的草莓塔、青草蛋糕、乌梅子酱、瑞士卷、一米糖葫芦、一米玫瑰花,网红爆款层出不穷,它们背后似乎都遵循着同一条流量密码:与“爱”挂钩。
仔细琢磨,你会发现这些商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有些显得粗制滥造。
但一旦被赋予了“爱”的标签,价格就能翻倍,销量也能暴涨。
这究竟是“智商税”,还是另有玄机?
答案显而易见:这正是消费主义精心设计的陷阱,利用人们对爱情、友情以及自我价值认同的需求,进行情感操控,最终实现流量变现。
拥有这个商品,就能获得幸福?
不得不说,发明这个蛋糕的也是个天才,顾客吃完赚个盆开心,商家赚了钱开心,厂家积压的盆卖出去了也开心,骑手配送也不怕挤压变形了...
可这以前放猪油的盆. 原本是厨房里再普通不过的物件,怎么就成了“爱情”的象征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这是一个个都让猪油蒙了心了?
可如今看来,从18年的泡泡机到如今的搪瓷盆蛋糕,网红食品的迭代速度令人咋舌,但其背后的营销逻辑却惊人地相似:
将商品与情感,尤其是“爱、被爱、爱自己”等概念捆绑,营造一种“没有它就等于没有爱”的氛围。
商家们鼓吹“人唯有美不可妥协,唯有自己不可辜负”,鼓励你购买各种商品,从护肤品到服饰,从包包到鞋子,仿佛拥有了这些东西,就能证明你爱自己。
其次就是,强调仪式感“春天的第一顿火锅”、“夏天的第一口雪糕”,这些精心设计的文案,将普通的消费行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使其成为一种表达爱意、庆祝节日、记录生活的仪式。
“最打动我的,从来不是你送什么贵重礼物,而是下意识的惦记和偏爱”,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预制孕照、哺乳照的流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女性甚至在还没有男朋友的情况下就跑去拍孕妇照,美其名曰“趁着身材好,记录美好瞬间”。
这背后,其实是焦虑和对完美形象的追求在作祟。
商家正是抓住了这种焦虑,将“爱自己”的概念偷换成物质的堆砌,将商品与情感捆绑,制造一种“拥有了这个商品,就能获得幸福”的假象,最终实现“割韭菜”的目的。
而近年来,社交媒体的普及,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被情感营销所影响,进行非理性消费,试图通过购买商品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获得短暂的满足感。
再比如,全职宝妈被洗脑去做微商,“有十块钱收入也是自己的底气、靠谁不如靠自己”、“没收到这些东西,就没办法证明自己被爱”,这种观念的盛行,正是社会焦虑和情感需求被扭曲的体现。
一米糖葫芦、一米玫瑰花,这些商品本身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它们却成了“爱情”的象征。
收到这些礼物的人,会在社交媒体上晒图炫耀,仿佛这样就能证明自己被爱、被重视,而没有收到的人,则会感到失落、焦虑,怀疑自己不被爱。
这种攀比和焦虑,正是商家们乐于看到的,他们利用这种心理,不断推出新的网红商品,制造新的消费热点,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正如安东尼·加卢佐在《制造消费者》中所说:“当这些消费陷阱裹上‘取悦自己’的绸带,并将其与一种生活方式相关联;就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态度,还引发人想象一种美好而幸福的生活状态。”
可,购买这些产品,真的能证明你被爱,或者爱自己吗?
什么时候爱情已经到52块钱就能证明的地步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下次请整个乳胶漆那么大的桶,用来装奶茶,买不了这一桶绝对是不够爱,喝不完这一桶就是嫌你爱的不够深,喜提再来一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