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老人
静脉曲张很多年,一直抗拒手术治疗,用了很多的药物,拖延导致湿疹,严重的还烂的不成样子。子女们怎么劝说,怎么找专业的医生去看,一听要手术,坚决不干。
他们有很多抗拒手术的理由
1.他身边的做过手术的亲戚告诉他,千万不要做手术,太痛苦了。
2.他听朋友说做完手术很快就复发了,还不如不做呢。
3.他听说朋友做完手术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突然间人就没了。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宁可不做手术。
还有一些不太靠谱的信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是寻求很多内服外用的药物,放血,拔罐,按摩等方式,总之手术肯定不做。
特别理解这种心情,但是想说的是最近20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很多疾病的治疗体验,安全性,便捷性,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其中就包括静脉曲张的诊疗技术。
说一说静脉曲张技术的演进历史
剥脱手术100多年前最开始静脉曲张的治疗是直接切除的,看到血管扩张就切除,所以必然会有大疤痕,出血多,影响美观。
后来手术剥脱器发明之后,方式得到改良,加快手术进度,目前应用比较广泛。
但仍然容易造成出血和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期长。
很多当年做过大切口手术的中老年人往往奉劝身边的人:
“静脉曲张,能不做尽量不做,太痛苦了!”
以前很普遍的曲张术后大疤痕
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更多的静脉曲张手术方案在2000前后不断涌现,治疗理念得到更新。
比如:
上学时教科书上明确说到:大隐静脉开口处五大分支须处理好,并且还作为考试的重点。到了临床一看,书上确有些滞后。理念变化后,五大分支其实没有必要全破坏。
切口在哪里? 的确是爱美女生的福气!
Trivex技术2003年恰好实习,较早接触到当时还算先进的trivex(静脉曲张血管刨削技术),切口的确非常少,小腿一般只有两个,就可解决大部分扩张血管。
Trivex模式图
但随后的临床经验显示,容易出现渗血、皮神经损伤,恢复期较长,推广受限。
腔内闭合技术几乎在Trivex同期,血管闭合技术出现,典型的是激光和射频技术,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
如果说以前的剥脱手术原理是为了把整根血管全部抽离身体,闭合技术的目的则是通过高温,把血管烧闭,废除,但是留在体内,以后再逐渐吸收。
虽然有一定的复发率,与以前比已有明显进步。
硬化剂治疗则是通过化学损伤让血管闭合的技术。
CHIVA技术在最新版的卢瑟福血管外科学里,提到了这项技术。
但是这项技术在1988年已经由法国的一位医生在实践了。
这项技术可以说是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分水岭。
如果说之前所有手术目标都是为了把浅表静脉废除掉,那么CHIVA技术,其核心的目标是尽可能的保留浅表静脉主干及有功能的属支。
站立位检查,手术设计的必要环节
只是这项技术开展起来,若要保证精细化,有一定学习曲线。
1 必须掌握超声的使用方法。
2 必须对下肢静脉网的血流走向有判断,确定静脉返流关键点,前期检查需耗费许多时间。
3 必须学习技术的基础理论,将策略的模式图和患者本身解剖结构应对
4 必须个体化、精准化的完成手术。
可以达到效果如下
第一,局麻下完成,不再需要腰麻、全麻、硬膜外麻醉。
像拔牙一样,哪个地方需治疗,打一针就可以,回避掉了一些可能的麻醉反应,即使针对上至90岁高龄的老人,很多做过心脏手术的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都可照常进行治疗。
第二,手术治疗后,立即下地走路
手术切口小,术后出血或神经损伤概率非常低,不担心常见的术后血肿,可快速恢复生活和工作,不存在卧床的强制要求。
第三,下肢静脉网大部分都得到保留。
一些扩张的血管,就像被吹起的气球,手术减压后,会萎缩掉一部分,也兼顾了美观。
2019年4月,张强医生集团举办了首次静脉病国际论坛,是国内乃至亚洲首个以血流动力学为主题的静脉病学术会议,并发布CHIVA共识,至此CHIVA理念在中国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如何获得准确的血流动力学结果,如何制定高质量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是关键核心,这不能也无法速成,需要系统的学习曲线。
中间是 Franceschi教授
正如该技术创始人Franceschi教授所言:
不正规和错误的血流动力学评估,最终伤害的是这项好技术和患者们。
总之:
静脉曲张的微创技术,经过几代医生的努力,已经达到门诊手术的标准,安全、快捷、有效。
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是核心关键,合适的时间选择即可,在此之前,不必走太多的弯路。
微创的技术和观念越来越普及,精细化、个体化必然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