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作为小品《不差钱》里的热梗,“人死了,钱没花了”和“人活着,钱没了”一直在痛苦程度上备受争议。
可谁也没想到的,这个梗竟然真的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
一位无儿无女的上海老人突然去世,在没有遗嘱也没有公证人的情况下,他留下的百万遗产成了无人继承的难题。
这笔巨款会被如何处理?究竟是是留给其他亲属,还是直接充公呢?
无人可继的巨额遗产
2024年12月29日,据光明网报道,一位家住上海金山石化七村的老人,在家中突发疾病不幸离世。
当地物业表示,这位老人从小就父母双亡,在政府部门和街坊邻居帮助下才得以平安长大。
可不知什么原因,长大后的他不喜欢异性接触,每次有媒婆给他介绍对象的时候,他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再管他的婚事。
所以,这位老人直到去世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
得知老人去世后,物业和居委会第一时间赶往了他家,找了几个他生前玩得不错的老伙计,给老人办了一场简单的葬礼。
随后,他们又在公安机关的见证下,将老人所有的遗物整整齐齐地摆放了出来,并记录下了详细数据。
当他们扣除完水电费、丧葬费和清洁费等相关费用后发现,老人的账户上还有一大笔资产。
面对这种情况,物业部门当即表示,老人生前还欠下了一大笔物业费,必须要从遗产里扣除。
虽然确实该从老人的财产里缴纳费用,可物业费属于私人缴纳用费,按理说,应该是遗产继承人在完成继承后缴纳,其他人不能私自挪用。
但目前的问题是,老人是突发死亡,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和有效遗产公证,这币钱到底该给谁呢?
由于物业和居委会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于是,他们便向当地记者诉说了这一问题,希望记者能帮忙解释一下相关政策和处理方法。
记者得知此事后,立即向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和询问。
不久后,记者在政府部门的回应中了解到,如今财产无人继承的现象越来越多。
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政府在前几天就印发了《关于民政部门履行遗产管理人职责以及处置无人继承遗产的若干建议》。
这份依据《民法典》印发的文件,详细回答了“如何确定遗产管理人身份”、“民政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如何履行职责”、“无人继承的遗产该如何处理”等问题。
如何确定遗产管理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管理人往往是直系亲属或者遗嘱继承人担任。
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好说的,如果实在是没有直系亲属,也可以让侄子、外甥等旁系亲属担任。
最难办的就是上述那种没有任何继承人,以及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情况。
一旦死者遗产无人继承,那当地村委会或居委会便会成为官方认定的遗产管理人,代替履行遗产管理人的各种职责。
除此之外,在死者生前曾有过利害关系的人,如果没有清算完彼此间的利害关系,也可以申请让当地居委会或村委会担任遗产管理人,让他们代为进行财产分配。
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们用这位上海老人的情况举例来看。
这位老人生前曾欠了一笔物业费,所以物业就成了和老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或部门,他们可以依法申请让居委会担任遗产管理人,代替老人缴纳物业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申请必须是向党都当地法院提交的,经法院核准后才能让民政部门担任。
那么,当民政部门正式成为遗产管理人后,具体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责呢?
遗产管理人的职责
从上海政府颁布的《若干意见》来看,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核对死者的所有遗产,并制定详细准确的遗产清单。
更重要的是,民政部门在核对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切实避免遗产出现破损、丢失、遗漏等问题。
那毕竟是死者的私有财产,民政部门应如何在合法的范围内查询遗产呢?
从上海政府印发的文件中得知,民政部门可以以遗产管理人的身份,委托上海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依法查询死者的遗产情况。
查询完结果后,被委托方应该进行仔细校对,并出具详细的数据报告。
为避免死者生前有债务关系和经济纠纷,民政部门还要为管理的遗产设置一个专门的资金账户。
一切工作都进行完善后,遗产管理人的工作也渐渐接近尾声。
那么,剩余的那些财产该怎么处理呢?难道一直将它们放在账户中吃利息吗?
无人继承的遗产如何处理
根据上海颁布的文件,当民政部门还完所有该偿还和该缴纳的费用后,如果还有剩余的话,便可以向法院申请“无主财产”的确认。
人民法院经过审核后,在权威机构的见证下,将这部分财产收归到国家。
国家收到这部分钱后,往往会用于支援山区、扶助老年人、救助福利院儿童和残疾人等各种社会公益事业。
在这种操作下,这些钱非但没有消失,还成了死者对整个社会的奉献。
上海部门适时颁布的这个文件,不但完美解决了无人继承的遗产问题,还为社会各种弱势群体提供了温暖关怀和帮助,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
这些财产已经彻底脱离了金钱的概念,成了推动社会公益的重要力量。
虽然这个文件目前只在上海范围内施行,但有了这样一个进步的示范,我们相信这种做法一定会普及,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更加公平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