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鸿朗说健康 2024-08-08 16:04:50

七夕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隽永流长的诗词,描绘爱的含蓄与深沉、百转与千回。在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从古诗词中感受穿越千年的中国式浪漫,品味传统文化之美。

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古往今来,七夕之夜,无数诗人墨客仰望星空,挥笔咏叹,寄托情怀,“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是良辰吉日,“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因为心境不同、角度有别,文人们笔下的七夕风采各异,韵味悠长。

唐代诗人罗隐的《七夕》:“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淡淡几笔,错落有致,为我们打开了一幅七夕聚宴祈祷、拜祭乞巧的民俗画卷。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朝文学家权德舆的《七夕》,说出了七夕不仅穿针,还要“拜九霄”,也就是拜织女星“巧神”。再看明代毛铉的《幼女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诗说诗人当时才6岁的小女儿,就穿上新衣服开始学着向巧神祭拜了,可见古人对拜织女习俗是很在意的。在民间的崇拜里,织女是编织云彩的纺织女神,是情侣、妇童的保护神,人们把七夕看作七姐诞,凡间的妇女会在七夕向“巧神”乞巧,乞求智慧和巧艺。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自己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姻缘巧配。就这样,七夕拜七姐成为普遍的民间习俗。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的《七夕》,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七夕的况味。织女星,自古就在人们的心思里交织着浓浓的情愫。在福建、浙江等地区,把七月初七这天称为七星妈或七娘妈诞,有一首民谣唱得执著动情:“七月初七七娘生,七枝清香来拜请,七块碰粉七蕊花,七座灯科七只金,浥饭甜糜豆干酒,恭请七娘来吃酒。”那一串“七”的歌谣,唱出了恭请七娘妈的急迫心情。

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人通过描写置身于月色如水的宫女百无聊赖地扑打萤火虫、仰望牵牛织女星,以小见大,传神地刻画了失意宫女的孤寂生活和凄凉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他乡七夕》中借鹊桥会的故事抒发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

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菩萨蛮·七夕》:“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立意新巧,构思独特。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有一次相会时间,但终究比多烦恼的人间美好。“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平实地道出了人生的深奥哲理,表达了夫妻团圆、永不分离的愿望。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词写景、抒情与议论融为一体,叙写“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相爱的神话故事,抒发了对庸常夫妻生活的鄙视和对超越时空的忠贞不渝爱情的赞颂之情,一反历代“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点睛之笔,惊世骇俗、震聋发聩,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成为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台城路·塞外七夕》《鹊桥仙·七夕》分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生离的痛苦、死别的悲哀,格调凄惨哀婉,读来心情沉重,“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