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发现东周王陵——王城陵区,这里有9座周天子大墓

炖个考古 2024-09-05 11:39:0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并修建王城,东周(春秋)开启,至公元前516年,因避“王子朝之乱”,周敬王迁居成周城,王城作为都城经历周平王、周桓王、周庄王、‌周釐王、‌周惠王、‌周襄王、‌周顷王、‌周匡王、‌周定王、‌周简王、‌周灵王、‌周景王、‌周悼王13位天子。公元前307年,因拒绝秦武王举鼎的无礼要求,最后一位周天子周赧王被秦军赶出成周城,不得不移居王城,至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占王城,东周灭亡。如此,王城曾有14周天子居住,历时305年。除周桓王葬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城北50公里处的凤凰山(也称“桓王山”);‌周灵王、‌周景王、‌周悼王葬在今周山森林公园;周赧王葬在今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乡丁家溶村(也称“赧王山”),其余9位周天子均葬在王城。

早在西周建立之初,周武王就已经认识到东方营建中心据点的必要性,但周武王在位仅3年(有说1年)便去世,摄政的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为防止殷商遗民再次反叛,加强对中原地区以及四方的控制,于周成王五年营建了成周(洛邑)。周平王东迁,在成周(洛邑)修(扩)建了王城。现代考古调查发现:东周王城近于方形,周长约15公里,有四面城垣和三个城角(西南城角已被洪水冲毁),大部分位于今洛阳市西工区中西部,城址西南面也就是今瞿家屯一带是宫殿区、城址东墙内外是王陵区。

截止当前,在洛阳市区已发现的东周墓葬万余座,发掘超过2200座,绝大多数为竖穴土坑,夹杂一些小型洞室墓,疑似为周天子墓主要分布在王城东部、西郊以及金村,因此东周王陵可划分为王城陵区、周山陵区以及金村陵区三大陵区,其中又以王城陵区修建最早、规格最高。王城陵区曾先后发现26座中大型墓葬,有些极有可能就是周天子墓。

1953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在王城遗址小屯村、汉河南县城东北城角处发现4座规格很高的“甲”字型战国中期墓葬,分别编号M1、M2、M3、M4。其中,发掘的M1规制庞大,墓室面积约50平方米,墓中积石积炭,带有长斜坡墓道,墓壁饰有彩绘,但盗扰极为严重,出土遗物较少,残存随葬品中有一件带“天子”墨书的石圭,推测墓主身份非常高贵;1974年发掘的M4也曾遭盗掘,但出土了1637件文物。

同样是1974年,洛阳市博物馆在西工区凯旋路北侧清理发掘一座“甲”字形战国早期墓葬(编号74C1M4),曾遭盗掘,残存随葬品359件,其中有一柄铭刻错铜纹“繁阳之金”的铜剑最为珍稀。这把剑以象牙为鞘、珠玉为装,剑身打磨地十分光滑,刃口至今锋利,当为实用器,可能是从楚国出逃的将领携带进入洛邑。

1984年,在距离小屯村战国墓M1约30米处,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陪葬坑,出土成套铜鼎10件、铜编钟9件、石编磬23件和部分精美的玉器共计147件,应是M1的陪葬坑。

2001年,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校园基建过程中发现3座竖穴土坑墓,其中的一座为“亚”字型(编号C1M10122),这是洛阳首次发现“亚”字型墓,为东周王陵无疑。这座“亚”字型墓的南墓道为主墓道,残长37.2米、宽4.8 米,主墓室长7.5米、宽6.7米、深13.1 米,因盗扰严重,所剩随葬品不多、墓主人尸骨难觅,值得庆幸的是:墓中出土有一件鬲、一件鼎,两件器物均带有“王作□尊彝”铭文,推测缺失的字为“宝”,属于周天子自作用器。根据该墓葬形制、青铜器铭文以及相关考古资料,最有可能就是周平王墓。此外,该墓东北侧100米至400米范围还曾清理过一马坑一车坑,当为陪葬坑,佐证了这座墓的高规格。

2002年,为配合周王城广场建设,考古人员在此勘探出车马坑18座(发掘17座)、墓葬397座,两者的数量均超过洛阳50年来所发现的总和,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车马坑有马车26辆、马70匹。考古人员还首次发现举世震惊的“天子驾六”遗迹:一辆马车前对称摆放着6匹马的骨骸,虽然过去了3000年,车辕、车身构件及马的骨骼仍清晰可见,这印证了古文献关于“天子驾六”的记载。考古人员综合推断,王城广场66号墓(未发掘)为某代(东)周天子墓。

2003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原址保护“天子驾六”车马坑。2004年10月1日,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对外开馆。虽然东周时期诸侯称霸,王室衰微成了“吉祥物”,但东周王城作为天子之都,东周王陵作为王室最后的“颜面”,依然是其他诸侯国难以僭越的。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