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最新财报显示,其不良贷款率从0.9%飙升至1.8%,拨备覆盖率跌破200%生死线。这家曾打着“大数据风控颠覆传统银行”旗号的科技新贵,终究没能逃过经济周期的绞杀——当小微商户成批倒闭、消费贷逾期潮蔓延,互联网银行的“科技信仰”碎得比P2P暴雷还快。
一、 科技银行的“皇帝新衣”:大数据风控败给人性
网商银行曾吹嘘的“310模式”(3分钟申贷、1秒放款、0人工干预),如今成了不良资产滋生的温床:
- 案例1:义乌小商品城商户用20个手机号轮番套取经营贷,最终卷款400万跑路;
- 案例2:成都火锅店老板用PS的流水单骗贷80万,转头投资虚拟货币血本无归;
- 数据3:2023年消费贷欺诈率同比激增230%,黑产团伙专攻互联网银行风控漏洞。
更讽刺的是,网商银行引以为傲的“生态数据”反成致命伤:
- 支付宝交易流水能被轻易刷单伪造;
- 饿了么商户流水可花钱购买虚假订单冲量;
- 菜鸟物流数据在黑市明码标价,1万元包装出“优质供应链”。
当科技沦为作弊工具,再聪明的算法也算不过人性的贪婪。
二、 小微贷的“死亡循环”:救企业还是杀银行?
网商银行的困境,实则是中国小微金融的结构性死结:
1. 经济下行期:餐饮店倒闭率超35%,批发零售业利润缩水至2%,小微贷变成“送终钱”;
2. 银行内卷战:国有大行下场抢小微客户,利率压到3.5%,逼得网商银行只能铤而走险;
3. 政策双刃剑:监管要求“普惠贷款增速不低于30%”,银行被迫给僵尸企业输血续命。
浙江某支行长透露:“现在放贷像俄罗斯轮盘赌——10笔贷款里必有2笔坏账,但完不成指标先丢饭碗。”这种扭曲的KPI下,银行员工为保职位,甚至帮客户伪造申报材料。
三、 全行业塌方:从村镇银行到股份行,无人幸免
网商银行绝非个案,整个银行业正经历“不良资产海啸”:
- 村镇银行:河南某村镇银行不良率突破15%,靠借新还旧苟延残喘;
- 城商行:包商银行破产余波未消,辽宁某城商行贷款减值准备暴增300%;
- 股份行:招行、平安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集体破2%,创十年新高。
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突破3.8万亿,若计入隐性坏账,真实不良率或超8%。这相当于每12元贷款就有1元收不回来,银行业正滑向“慢性死亡”。
四、 出路何在?要么刮骨疗毒,要么集体陪葬
解局需要三剂猛药,但每一剂都苦不堪言:
1. 允许暴雷:对僵尸银行启动破产程序,打破“大而不倒”幻觉(参考美国2008年雷曼时刻);
2. 债务赦免:对确实无力偿还的小微贷款,由国家设立坏账银行剥离(如1999年四大AMC模式);
3. 重塑风控:叫停“唯规模论”考核,引入现金流、供应链等动态评估体系。
重庆某农商行的自救试验值得关注:
- 用物联网监控贷款企业水电表,实时追踪经营状况;
- 与税务部门数据直连,交叉验证企业真实营收;
- 对优质客户实行“借新还旧利息减免”,提升还款意愿。
这套组合拳使其不良率逆势下降0.3%,证明出路不在科技神话,而在回归金融常识。
结语:
网商银行的困境,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残酷缩影。当增长红利消退、风险加速出清,所有参与者都必须直面一个真相——没有永远躺赚的生意,只有永不停歇的风控长征。
银行业要活下去,就必须放弃“既要又要”的幻想:要么忍受阵痛打破刚兑,要么在虚假繁荣中等死。这场生死考验没有中间路线,正如巴菲特那句警告: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如今潮水已退,裸泳者的遮羞布正被逐一扯下。
你想要蛋,人却想母鸡,都是找死的
朋友圈里一堆人从事网商贷刷流水增加授信的事,大数据的漏洞被有心人利用了。。想贷的人贷不到,刷流水虚假一大堆肯定逾期。客服电话只会说人工无法干预。。不出问题有可能么!?
国资进来后,抽贷闭口不谈,所以死也活该[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银行把收回的断供房出租,还能收一点钱。
[呲牙笑]学人家的征信体系学了一半[哭笑不得]
没有希望死就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