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一年又被职业选手轻易击败”,多少人回老家打麻将被虐破防

望喜 2025-01-21 15:35:42

Ladies and gentlemen,又到了一年一度牌王争霸赛(家庭版)的时候了。

每年这会都是小C最忐忑的时候,因为自打成年后,继婚育状况、工资数字的灵魂拷问后,一个新的挑战又明晃晃地摆在了我面前。

因为牌技太烂始终被亲戚们排除在“大人桌”之外

“一雪前耻” or “延续败绩”,怎么凭借一手精湛的牌技征服亲戚们,彻底摘掉新手头衔,成败在此一举。

有人说,朋友局王者算什么,打麻将的境界起码要到“所有牌你都能一把摸出来,哪一家听牌,人家大概率听的什么牌,你打什么牌大概率会点炮”,这些都学会了才配和家里那些亲戚们一战。

而听都听不懂的我愿称之为:从零到一百,XX村雀神养成计划。

不过,残酷的事实总能证明,Yes or no,年年答案都是or,“延续前耻”,都已经数不清连续多少年被我妈嘲笑“去坐小孩那桌吧”了。

但其实自小耳濡目染、有望未来继承我舅我姨衣钵的小孩,我也未必打得过。

可能不论长到多大,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这些“实在亲戚”们都会用实力证明:你大爷永远都是你大爷。

勇气在绝对实力面前一文不值,再松弛的灵魂都会在连败数圈后被击溃。

每年“赌王争霸赛”前我都是自信满满的@十一天

本以为在朋友那摸索出的百般招式足以应付得了一切局面,回了家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老江湖。

在这帮牌龄可能比你年龄还大几轮的职业选手面前,年轻人们用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你笑而不语,只是一味地点炮”。

保守估计,两圈下来就得申请未成年贷款,再不济鸣金投降高举读书人的旗帜,钱可以输,体面不能丢。

当然也有真打急眼的,连夜掀桌携麻将“潜逃”,“没错,你们心心念念的麻将就在我手里,不是欺负人吗?谁也别想玩”。

回村连输三天,我一怒之下把麻将偷出来了@荷花辣辣辣

但大体上,大多数人还是狠狠折服于这帮深藏不漏的本土雀神们高超的技艺、出神入化的心算能力以及惊人的手速的。

私认为这句话可以说到八十岁:廉颇老矣,尚能“胡”否?

戴着氧气瓶也要坚守在麻将第一线的爷爷

谁说金庸小说外无江湖,在麻将桌上,你将看到什么是真正的风驰电掣,什么叫真正的刀光剑影。

往往是,在你降龙十八掌还没来得及摆完第一个动作时,对方已经使出一记一阳指打得你是措手不及,险些就此乱了阵脚。

和亲戚打麻将的你,完全跟不上他们的手速@皓瑞啊

丢给你的牌堆成了一个小小的“麻将城堡”,万、饼、条尚未像新生军训那样老实地分成几队立整站齐以随时候命,不容你思考,下家的姨妈便已经利落地打出了第一张牌。

接着是小舅和姥爷。

当三双眼睛齐刷刷望向你的那一刻,焦虑与紧张达到巅峰。你手忙脚乱地加快速度,却只能不厌其烦地一张张依次翻开再慢慢摆放。

伴奏是在桌上轻敲麻将牌发出的响声,这恐怖程度不亚于众目睽睽下的一次汇报会议。

打牌太慢会被用这种方式催牌@iiiiii

对于牌场老手来说,他们甚至不需要用余光扫一眼牌,只需巧手一摸,脑子飞快一转,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当机立断地丢出自己不需要的那张牌。

电光石火间,你可能还没看清被丢出来的究竟是哪一张,很抱歉,下一位老师傅已经伸出了手。

此刻耳边仿佛响起了《最强大脑》主持人那富有磁性的嗓音,“这位选手,留给你的时间仅剩五秒钟。”

打麻将时姥姥的脑子比我转得快多了@小马只有一米九

跟不上,完全跟不上,手和脑子都是。

况且,上了牌局才发现,真正的职业选手,都是有自己一套行话的。

当你因为终于记住了“幺鸡=一条”而沾沾自喜时,亲戚们只要简简单单的三两个字便又能轻易把你拉回原点。

只要你想,幺鸡可以有无数个名字@微乐游戏

在东北,你甚至可以在牌局听到“眼镜”“抬头纹”“呲牙”之类的黑话。乍一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和牌一对恍然大悟,发现描述得还真挺形象。

东北人的牌局行话@十七

而到了四川,则又冒出了“单眼皮”“双眼皮“四菜一汤”等暗语。各种牌被冠上八竿子打不着的词,不是本地人完全都摸不着头脑。

四川人的雀场行话@埃及一枝花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对老家的牌场不够熟练的话,在相当短暂的反应时间内,你极有可能与亲爱的故乡产生语言障碍。

即,当你还在试图解密带着浓重家乡口音的暗语时,职业选手们已经把牌丢入牌池,摩拳擦掌准备进入下一轮了。

不是所有的局都能幻想个“四两拨千斤”,当你还在苦背各种公式技法时,长辈们或许早已将整本《孙子兵法》内化于心。

麻将初学者的万能公式@小川同学

起早贪黑背熟了,也用实践检验真理了,坚信万能公式在手天下我有的“至理箴言”,结果上了桌望着乱序的一手牌大眼瞪小眼,耳旁不断传来催促声。

你不禁头脑放空,恍惚间脑中浮现的全是中学时反复哀嚎的那句——

“不是,数学老师真没教过这种排列组合啊!”

打牌多年毫无长进,甚至看不出自己已经胡了@良策的梁.

不但没教过排列组合,大学生刚学的概论率估计到这会也不顶用了。

在你还在专注自己手中的牌,用余光偷瞟了下牌池,成功排除“肯定不能胡”的错误选项,再自信满满地丢出牌时,只见小舅妈微微一笑,朱唇轻启,“胡了”。

完了,年轻人的CPU全给干烧了。

没错,他们真的能精准预判你的预判。

堪称医院奇迹的现象是,永远记不住智能手机按键功能和你今天刚说过的话的爸妈,在牌局上突然赌神附体似地拥有了超强记忆力和心算能力,不但能记住你打出的每张牌,推算你目前手里有的牌,甚至能走一步看三步地预测未来走势。

秉持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原则,好学但摸不到门道的年轻人另辟蹊径,开始“堆公式”。

学不会职业选手的“算牌术”和手法,勤能补拙多记一套“必胜口诀”总没错。

全国通用的打麻将必胜口诀@池言

然而,真正的制胜之道,可要比这几行话复杂得多。

不是,这公式怎么还有变式啊

死记口诀的结果是,复盘时恨铁不成钢手把手教你如何打的姥姥,像极了当年被你的答题气到吹胡子瞪眼的班主任,“都遇到这情况了,你怎么还能乱套公式啊!”

而年轻人们只会默默在脑子里补上新定律:大前提,小前提,结论,OK齐了。

除绝对实力外,长辈们稳定的情绪也让我这个“麻界小生”望尘莫及。

有人担心前文插着氧气管的老爷子打麻将时情绪太激动伤身,博主听了后微微一笑:放心,爷爷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方才还在不急不忙地捻起一张牌,余光瞟一眼后气定神闲地收回,下一秒清一色就把我打满到怀疑人生,让人看了不得不表达由衷的困惑,“爷爷插那氧气管只是为了长时间保持头脑清醒来虐孙子的吗?”

在你百般思忖要不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放水哄长辈开心时,他们已经用实力告诉了你答案:年轻人,请停止你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但赢不了一点,风度也是全盘皆输。

在我还在为了几个“屁胡”沉不住气欢呼雀跃时,一代宗师们早已暗暗给我挖下了个名为“清一色”的大坑,屡试不爽。

没错,这帮“老油条”们不但会通过算牌来胡,甚至能算“怎么胡”。

便宜的局咱爷咱奶看不上,年轻时又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最耐得住的偏偏就是性子。

在你以为爷爷紧蹙眉头是因为手中没有好牌或自己连胡几局有伤他雀神尊号时,放宽心,爷爷可能只是在考虑这把到底要从孙子那拿回多少压岁钱。

爷爷一扶老花眼镜推牌高声喊“胡了”的那一刻,莫名有种下车乐呵呵捡一兜瓶子回来发现车连带着上头的包让人给一窝端走了的感觉,天都塌了。

就算克服了前述九九八十一难,乘了“新手光环”的东风一路披荆斩棘,你也可能倒在最后一步:算账。

牌场是“高手在民间”的具象化,我敢说如果比麻将心算,世界级脑王非我姥姥莫属。

就在你还为了各种叠加规则,以及记也记不住、一算算半天的账而苦恼时,长辈们往往只需要轻轻一瞥,用手拂过一遍桌上的牌,半分钟不到就给出了个无比精准的数字,简直叫人瞠目结舌。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早就在心里算好了账,只是在静候一个喊“胡了”的时机。

胡了,推牌,结算,报账,一气呵成,动作潇洒到令后生崇拜。

而我,只会在被规则绕得眼花缭乱时越发依赖长辈们的援手,算多算少全凭他们一句话,主打个“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只是,这时站在身后观局已久的老爸往往会对我清澈到稍显愚蠢的眼神嗤之以鼻,等到忍无可忍时,再把我从牌桌上一把拉起,附赠句杀伤力十足的嘲讽。

“去小孩那桌去,没一点老子当年的姿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