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疫情过后,国内的旅游业火爆了起来,好几个原本岌岌无名的城市也因为游客增多逐渐成为了“网红城市”。
比如因为烧烤好吃一夜爆火的淄博,还有冬季限定的最佳旅游地哈尔滨,以及以8D魔幻格局闻名的山城重庆。
这些城市,每年都会接待数不清的各地游客,去过的还想再去,没去过的计划着要去。
之所以如此受到欢迎,火了又火,除了这些城市特色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这些城市都很热情好客。
游客来到这些地方旅游,能够感受到的远远不止景色,还有整个旅游地给出的热情。
这份热情,之所以能够在这些地方看到,是因为这些城市在每一个角落里都浸透着“人情味”。
这份人情味里,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很在意的也愿意释放的对身边人和陌生人共同的善意。
还有街边巷尾摆摊的叔叔阿姨,以及小区楼下林荫道旁下棋的棋友们,街边跑跳打闹的孩子们,共同构筑的人间烟火气。
在我们国家,虽然每个城市的民俗风情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但大部分都能够给人提供这份温暖的“人情味”。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也有4个城市,被很多人评价为中国最没有人情味的城市,说十分缺少烟火气。
到底是哪四个城市呢?你知道吗?
一、上海上海是一个在外地人眼中有些复杂的城市,首先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我们国家很多年来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一点毋庸置疑。
大概30年前的上海,也就是90年代的时候,上海虽然也是引领整个中国潮流的城市,但和现在有些不一样。
这座城市特有的各种弄堂里,有在破败掉漆的窗台上种着生机勃勃的各种鲜艳的花。
还有哪怕是身在贫民窟,也依然愿意将生活过得精致的阿姨叔叔们,也有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认真生活的巷弄人家。
当时的上海人,虽然有生活在全国最时尚城市的骄傲,但也有十分接地气的生活方式展现。
如今的上海却早就找不到那些在老房子楼下因为买菜遇到便聊上几句的和谐邻里关系。
也没有了在弄堂里开一间小店,跟街坊互相帮衬做小生意维持家计的年轻人们了。
有的只是作为“魔都”里昼夜不停歇的车水马龙,和无数高楼大厦林立的冰冷璀璨,以及大街上偶然才能见到的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
现在这个城市的人们,老人的活动圈子早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年轻人必须分秒必争于工作。
虽然上海聚集了很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但他们的活力和热情跟城市真正的人情味却是没有太多关系的。
加上上海本地的文化自成一格,其他文化很难融入其中,所以外地人和本地人也很难进行深度沟通。
国际化的大上海,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发展得十分迅速,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它原本的人情味。
二、深圳跟上海一样,深圳也是一个经济发展得极快又极好的大都市,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地位很高。
不一样的是,深圳原本就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它没有经历上百年的文化沉淀,在这个城市的基本上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
原本因为如此,深圳有一种天然的可以融合多地文化的优势,但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深圳却有一个阻碍,就是快节奏。
快节奏让深圳这座城市里的人几乎都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了跟事业和未来进行不断连接上。
这里遍地都是打工者和创业者,哪怕是不断从外地涌进来的人群,位的也是寻找机会,而不是为了在这里好好生活。
深圳的发展却是也对得起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一直在奋斗的千千万万的人们。
但这些人,或许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功,也或许最终没有完成梦想,但他们都一起失去了深度感受生活的机会。
他们走到这里来,所面临的就是各种竞争和机遇,能不能抓住都需要他们的努力程度。
这里的人们,更多的是把深圳当成了一个人生的中转站,打工挣到钱就回家,挣不到也回家。
创业成功后几年就寻求其他发展,不成功也会寻求其他发展,深圳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充电站。
所以哪怕原本来自很有人情味的城市,他们也并没有打算更没有精力为此付出太多的精力去完成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建设。
总之深圳很少能给外来人口真正的归属感,自身都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又谈什么人情味呢?
三、东莞东莞离深圳不远,按说两座城市的历史不一样,东莞应该是一座老牌的且具有人情味的城市的。
但这座城市却因为历史发展的原因,导致它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都较为复杂。
这一点或许要从开放说起,东莞作为最先开始开放的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又很优越。
很快城市便完全的变成了一座工业城市,这为很多外来打工人口提供了机会,一切看起来都是利好的发展。
但也正是因为东莞过于注重工业发展,导致整个城市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工业园区。
东莞虽然叫做城市,但基本上除了工业设施之外,生活中的一些基础设施和规划都没有一起跟上。
所以东莞是一个很混乱的城市,甚至直到现在都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跟深圳又有些不一样,东莞几乎都是以制造业为主,所以这里的外来人口大多都是单纯进行车间作业的工人。
他们对于生活和文化建设更没有任何责任感,大部分都是为了纯粹的打工而已。
加上东莞本地的文化比较难以融入,外地人也分很多地方区域,所以没有很完整统一的文化氛围。
土生土长的东莞人生活在这里,可能会有被外来人口挤压了生活空间的感受,外地人也很难有归属感。
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将一座城市里需要长期积累和融合才能拥有的“人情味”展现出来的。
四、北京秋日艳阳下,胡同里已经退休的大爷大妈们聚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谁家的打卤面更好吃。
另外一群大爷坐在胡同口的石桌旁边观战一桌胶着的象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有自己的走棋思路,谁也不服谁。
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狭窄的胡同路里的孩子们,一转眼就进入了另外一条道里,后面看见的爷爷奶奶都要叫一句“小心点儿”。
而灰色的砖墙上,贴的是已经褪色的宣传语以及一些明星画报,跟四合院里门上的红色对联交相呼应。
如果有外地人路过问路,大爷大妈们面无表情却极其热心,势必要用标准的京腔将路线从嘴里画出来。
这些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北京,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到处都是让人感到温暖愉快的“人情味”。
但近年来,很多外地人为了寻找机会,就像去上海和深圳一样,也去北京寻找更多机会。
小小的北京容纳了远超它应该容纳的人们,甚至连小小的地下室都需要住几个人。
渐渐的,人们为了能够走出地下室,为了让“北漂”的结果更好,也开始收起了原本的烟火气息。
他们每天行色匆匆,为了工作生活拼尽全力,本地人住的胡同也租给了商家用来创业开店。
大爷大妈们,从外面回到了家里,年轻人们也加入了行色匆匆的群体中去,孩子们每天被繁重的学业所累。
街上几乎看不到原来的一片祥和状态了,原本十分具有烟火气的画面现在也变得冷冰冰的了。
就连原本住在同一个院里的邻居们,也都有了自己新的房子和家庭,大家的距离也不再如原先那么近。
所以现在在北京这座原本应该充满着人情味的城市里,也很难再感受到原始的,自然的人情味了。
结语或许这些城市人情味的缺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承担的后果。
未来大家生活节奏逐渐慢下来的时候,或许这些人情味又会慢慢的回来,因为不管如何发展,人始终是在的。
而且我们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具有人情味的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城市有了归属感,人情味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了。
而且我们国家有600多个城市,绝大部分都是十分具有人情味的,且每个城市的城市文化也都不一样。
如果暂时不想去北京、上海、深圳以及东莞这些人情味稍微欠缺的城市,那还有600多个选择。
你说是吗?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胡同是老北京的灵魂,到底有哪几条最值得逛?求推荐
原创2022-10-29 20:45·东行漫记
90年代的上海,勾起了我们每个人的怀念
原创2023-05-05 15:11·史图有说
我国“完全没人情味”的城市,四个城市榜上有名,主要是没烟火气
2024-03-13 18:08·往史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