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
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入选作品揭晓
辽宁杂技剧《先声》获奖!
跨界融合
向综合舞台样式演进的杂技剧
《先声》是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深入挖掘辽宁“六地”精神文化内涵、紧扣沈阳英雄城市塑造主题,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红色题材杂技剧。
讲述了东北人民英勇不屈抗击侵略的中国故事,不仅发出了以杂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先声,也成为标志着杂技剧向展示深层思想和丰富情感的综合舞台样式演进的代表性作品。
剧目紧扣抗战“先声”组织剧情,以中国沈阳普通的一家人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历史境遇为主线,用杂技语汇精彩演绎“北大营的枪声、沈阳警察的抵抗、中共满洲省委的宣言、东北人民的怒吼、义勇军的冲锋”等同仇敌忾的热血声音,艺术地再现了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日大旗、吹响抗日号角,团结带领东北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发出誓死抗战“先声”的恢宏历史画卷。
全剧由“秘密接站”“救亡号角”“喋血抗敌”等九幕构成,将30多个精彩高燃的杂技技巧自然贴切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
更新传统杂技表演概念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
“《先声》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如何展现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很有挑战性。”杂技剧《先声》的总导演李春燕介绍道:“但这次,我们融合了许多艺术形式,力求把故事说的感人,说的震撼。”
《先声》汇集了国内顶级创作班底,更新了传统杂技的表演概念。40场布景转换、串联,追求杂技与舞蹈、戏剧表演的巧妙编排与整合,在跨界融合中突显杂技艺术的魅力。通过高品质的“服道化”、东北民间曲调和多媒体影视技术的惊艳加持,精彩演绎出东北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发出誓死抗战“先声”的恢弘历史场景。
《先声》的舞台上,LED屏幕完全覆盖着舞台背景,屏幕前面还设有两道投影纱幕,此外舞台左上角有倒三角形的垂幕用于文字提示,舞台中央另有一块小型垂幕在投影地图时作为补充。这种设置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纵深感。此外,通过三维建模渲染而来的动态影像LED背景,在加强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还可以随着虚拟摄影机任意调整视角,为舞台提供一个自由转换的动态背景,成为《先声》驾驭多维舞台元素的标志。在屏幕与前台虚实相间的融合中,观众产生了奇妙的镜头感,进入变幻莫测并无限延伸的戏剧情境。
“以往人们对杂技的认知,是个人技巧的展示。《先声》让杂技语汇与多种艺术相结合,讲述沈阳的抗日故事,很成功,体现了沈阳文艺工作者新时代下对艺术的贡献。”著名表演艺术家巩汉林赞叹道。
精挑细选演出团队
确保表演水平
为了讲好“先声”故事、塑造生动舞台形象,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对演出团队进行了大力度的基础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提升训练。此外,根据角色要求,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对演员进行了精挑细选,确保表演水平。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网吊’,我们使用了一张八百多斤的网,十几个女孩‘吊’在上面完成自己的动作。”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演员、《先声》中王小英的饰演者商宇晴激动表示:“希望广大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