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已经成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老人,会感受到这样一个让人心酸的现实——无论我们如何疼爱孙辈,无论从小陪伴他们长大、对他们有求必应,到头来,这些孩子依然和他们的父母最亲。
我是一位退休教师,独自抚养了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我的丈夫在我四十多岁时因病去世,留下我一个人独撑家庭。
在那些日子里,生活的压力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面对工作和孩子学费的双重负担时,我常常感到无助。然而,咬牙坚持了多年,两个孩子终于长大了,参加了工作,我也终于迎来了稍显安稳的日子。
十年前,女儿生下了我的外孙。由于亲家那边没法过来帮忙带孩子,女儿和女婿便把我接到了省城,让我来照顾外孙。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毕竟带外孙是我心甘情愿的责任。
那时候,外孙只有两个月大,从他的吃奶、换尿布,到哄他睡觉,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由我负责。随着他渐渐长大,我开始负责他的上下学接送,还帮他辅导作业。
家长会、与老师的沟通,也全部是我在操心。女儿和女婿工作忙,几乎没时间管孩子,外孙就像是完全交给了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孙越长越大,调皮捣蛋的时刻也多了起来,但总体上他还算听话。每次带他出门散步,遇到邻居们,外孙总是表现得特别有礼貌,见人就问好,讨人喜欢。
邻居们常常夸我带得好,说我教育孩子有方。听着他们的夸奖,我的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觉得这些年的付出没有白费。
然而,随着外孙渐渐长大,我却发现了一些让我心酸的事情。他虽然天天和我在一起,却总是把最亲的感情给了他的父母。无论我怎么照顾他,他最挂念的,还是我的女儿和女婿。
记得有一次,我带他去接放学,路过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摊,他嚷着要买两串。我当时以为他是自己贪吃,后来才知道,他是想带一串回去给他妈妈吃。那一刻,我感到自己仿佛是多余的。无论我对他有多好,他的心里始终最在意的还是他的父母。
还有一次,幼儿园让孩子们画一家人,外孙只画了女儿、女婿和他自己,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没有画上外婆。他稚气地回答道:“外婆不是我们一家人,你是妈妈的家人,不是我的家人。”这句话虽然是无心的,但却让我心里一阵酸楚。
每逢过年,亲戚朋友给外孙的红包,他从不交给我保管,而是直接拿给我女儿。他总说妈妈工作最辛苦,钱要给妈妈管。这些小事让我渐渐意识到,尽管我是他的外婆,尽管我付出了这么多,他内心深处还是离不开他自己的父母。
今年暑假,我儿子带外孙去海南旅行,我特意给了外孙300块钱,让他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可是旅行回来后,我发现儿子买给我的丝巾竟被外孙送给了他妈妈。我心里又是一阵苦涩,觉得自己这个外婆,始终无法在他心里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这些事情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对外孙的期望太高了?带了他这么多年,我以为我能在他心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可是他最亲的人始终是他的父母。那份血缘的牵绊,恐怕是我再怎么付出也无法替代的。
我曾和小区里其他带孙子的老人们聊起这些感受,才发现她们也有相似的困惑。有一位大姐,照顾孙子多年,几乎是亲力亲为,结果孙子回到他父母身边后,似乎就忘了奶奶的存在。听了她的经历,我才意识到,这或许是一种普遍现象。
孩子对父母的亲近是天性,即使我们这些老人再怎么付出,也无法改变这一点。尽管有些心酸,但想想我的儿子和女儿对我也是如此,他们也最亲我这个亲生母亲。也许,正因为如此,外孙对他父母的依赖和感情,是我无法取代的,这或许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吧。
虽然明白了这些道理,但有时看着外孙对他父母的依恋,我仍然会感到隐隐的失落。毕竟,我花费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在他身上,但终究,我只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他的父母,才是他永远无法割舍的存在。
这样的情感,或许对我们老人来说有些残酷,但也正是生活的现实。最终,孩子最亲近的人,始终是他们的父母,而我们这些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能做的也许就是默默付出,接受这一切,享受那份虽然次要,但依然珍贵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