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则关于风流韵事的辟谣通知,透视的职场的人际关系与权力博弈

温州故事大叔 2024-11-21 16:12:33

一夜之间,一条关于集团公司张副总与女下属间的风流韵事的谣言就传遍了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这事来的突然,让集团公司的王董感到措手不及。上周五,上级公司的人事处王处已经暗示李董这次上级公司的班子调整,自己入围的事已经十拿九稳。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班子成员里竟然传出了这事,让王董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说实在,社会上对风流韵事的传言传播向来迅速,而且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在打听事情的真相,其实没有人在乎的真相,他们在乎的是那些经过口口相传杜撰出来的可有可无的细节,这些细节是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对这种传言还无法辟谣。

一大早,王董就黑着脸来到办公室。刚落座,门口的张秘书就过来报告,分管人事的张副总现在就在门口,希望王董抽出几分钟让他汇报工作。

王董挥了挥手,让张秘书把张副总叫进来。

张副总进来后,张秘书立刻端进来一杯茶,放在张副总面前,就退了出去,并带上了门。

王董扫了张副总一眼,犹如一道寒光,张副总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张副总分管人事,上级公司班子调整的事也有所耳闻。上级人事处王处也曾透露王董要进班子的消息。想到这里,张副总便提高声音,委屈地说:“王董,你要为我做主,那些传言都是无中生有的事情。”

看到王董没作声,张副总接着说:“上几次提任的干部中大部分是女干部,让一些人心有罅隙,别有用心制造谣言。这些女干部的提任都是符合组织用人程序,也是经过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呀。”

这几年,公司进人都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逢进必考,可不知为什么考进来的年轻人都是女学生。现在要求干部年轻化,年轻干部大部分都是这些年刚考进来的女学生,因此女干部的提任比例远远地大于前几年。

干部年轻化确实让一些辛苦了十多年的技术骨干反而失去了提任的机会,寒了他们的心。动议人事前,王副总提交的方案中过多地强调干部年轻化。提任女干部的虽然理由很充分,让王董总觉得对有些女干部的提任感到不妥,但也挑不出大的瑕疵。为了班子的团结,王董也没有过多的干涉,任由王副总做主。

想到这里,王董盯着张副总说:“清者自清,谣言止于智者。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张副总听到这里,信誓旦旦地说:“那些造谣者,只会信口胡诌,又拿不出真凭实据,只要拿出证据,我可以立刻辞职。”

听到这里,王董心中暗想男女之事,只要没有真凭实据,那就是谣言。在关系自己能否进上级公司班子的关键时机,这股谣言传播对自己来讲终究是不利的。

想到这里,王董说:“你去查一下到底这股谣言是从哪里传出来,造谣言的人有什么用意。我让办公室通知下级公司,对此事不议论,不传播。”

听到这话,张副总松了一口气,说:“谢谢王董,我马上去查清楚,把事情处理干净。”

说完,就离开了王董的办公室。

张副总走后,王董把张秘书叫了进来,让他电话逐个通知十一家下属公司的一把手,交代大家对张副总的事情,不传谣,不信谣,不议论。

(二)

李总是集团公司下属A公司的老总,集团公司的一半利润都是李总的A公司上缴的。接到集团公司电话时,李总正在办公室与周科长两人在议论昨晚听到关于张副总的谣言。

技术科的周科长是李总的同门师弟,前段时间,李总一直想把周科长安排进班子,与自己并肩战斗。为了这事,李总没有少往张副总的办公室跑,也多次请张副总来公司指导工作。每次张副总来检查指导工作,李总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酒桌上也提到周科长的事,张副总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

可是上次人事调整的时候,张副总不仅跳票了,还塞给李总一个花瓶式的女学生娃。

集团公司的人过来宣布人事调整决定后,周科长就到李总办公室发了一通牢骚。看着满肚子委屈周科长,李总安抚了好一阵子,周科长总算平复了情绪。

周科长离开办公室后,李总在心里暗暗责备张副总,不知道搞得什么鬼,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事情,竟然会跳票,而且事前也不透一点口风。李总算是在心中给张副总记下了一笔。

让李总欣慰的时候,周科长在工作中与以前一样,并没有撂挑子。

只是,让李总没想到的那女的学生娃,说起来是985高校的高才生,人虽然长得俊,但是处理事情总是欠缺火候,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干起事情来表面上看起来风风火火,可还是急功近利了一点,捅了不少篓子,给班子添了不少乱子。

看到接电话的李总满脸严肃,一旁的周科长小心翼翼地问:“什么事?”

两人虽是上下级,可也是十几年的同门师兄弟,有些细枝末节周科长并不注意。

放下电话后,李总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说:“这次,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公司的指示。”

说罢,把电话内容与周科长重复了一遍,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科长。说完之后,李总与周科长在办公室里肆无忌惮地笑了出来。

当着周科长的面交代,李总把办公室主任叫过来,交代办公室通知下去半小时后,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集团公司最新指示,会议重要,全体人员务必参加,不得缺席。

交代完这一切,办公室主任刚刚离开,李总桌上的手机又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两人对视一眼,李总便接起电话。

(三)

电话是另外一个下属B公司的肖总打来的。肖总原来是王董秘书,是王董特意安排下来锻炼培养的,年纪轻轻就能成为下属公司的一把手,让集团很多人羡慕。只是肖总这人毕竟年轻,到了B公司并没有什么根基,工作中把贯彻集团公司王董的指示精神摆在首位。虽然在工作中,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成效并不显著,而且在工作中班子成员暗中还下了不少绊子。肖总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浑身的劲没处使,每次都想一拳砸在了棉花上,没什么响动。

几个回合下来,肖总少了不少锐气,开始向李总讨教一些管理经验。

这次接到集团公司的电话,肖总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毕竟传播谣言的人在暗处,也无法锣对锣,鼓对鼓的进行教育。因此,想打电话请教李总。

李总接到电话,不紧不慢的说:“这事,确实比较难办。没有动作吧,到时候集团公司说没传达精神。”

“那应该采取什么动作,比较妥当?”电话里肖总小心地问道。

“谣言止于智者,和我们做不做工作也没多大关系。因此,这项工作最主要是要留痕,只要留痕了就能交差了。”李总一边对着电话里的肖总说,一边对在一旁的周科长眨了眨眼。

听到李总的建议,肖总想了想说,“要不我就低调点,群发短信,提醒一下算了,这样也算留痕了。”

电话那头的李总听了之后,连声夸道:“还是你聪明,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刚刚还通知下去开全体大会呢。”

随后两人客套一通,就挂了电话。

(四)

李总走进A公司的会议室时,会议室里早就坐满了人。李总落座后,试了试前面的麦克风,一脸严肃地说:“现在开会。”

“关于近期出现集团张副总的谣言,估计大家有所耳闻——”,李总刚起个头,会议室里宛若丢进一个深水炸弹,一片哗然,大家纷纷交头接耳。

李总停顿了一下,一旁的办公室主任赶紧站起来,大声地说:“现在开会,请大家注意会场纪律!”

等大家安静下来之后,李总慢条斯理的照本宣科,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谣言止于智者。

不到半小时,会议就结束了。

会议结束后,那些没听过谣言的纷纷向已经听过谣言的人打听消息,听过谣言的人便眉飞色舞、添油加醋地把谣言再复述一次。不一会儿,关于张副总的谣言整个A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此刻,在肖总的办公室里,B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正坐在肖总面前记录着肖总交代的事情。

在一旁的肖总交代道:“你就把这个内容利用短信向全体职工群发,大家工作都挺忙的,这样既不占用大家的时间,又能工作留痕。”

“好的,我这就去办。”办公室主任合上笔记本后,便匆匆走出了肖总的办公室。

几分钟后,B公司的全体员工收到公司的短信,顿时炸了锅。

(五)

集团下属的C公司廖总,在办公室里接到集团公司的电话后,忍不住心里在暗笑,这事情能通知吗?通知一发不是火上浇油吗?这类谣言无法澄清,再说谣言止于智者,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过几天,谣言自然会消失了。

电话里,廖总再三问电话那头集团办公室的人,这工作是谁布置的吗?电话那头也再三强调是王董布置的。

集团公司的王董和廖总同龄,是同时进公司的。现在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大家平日里的关系也算是融洽。只是如今,因为年龄的关系,廖总眼看着升职无望,自己要求到集体的边缘单位,配套服务的C公司工作。

廖总想,这次上级公司班子调整对王董来说也是最后一次升职机会,估计这节骨眼上出了这事,王董也是乱了分寸,竟然把这工作一本正经的布置下来。

廖总想了想,这事就照自己思路来,先冷处理吧。冷处理总比火上浇油好。哪怕王董怪下来,自己一把年纪,在集团公司本来就是边缘化了,也无所谓。

想到这里,廖总给集团公司的王董打去了电话,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就把这事放在一边,处理起案头的文件来。

(六)

在A公司开了会议、B公司群发了短信之后,关于张副总的谣言甚嚣尘上,变得尽人皆知,消息传到集团公司王董的耳朵里,王董气地拍桌子,可是想想这工作也自己在情急之下充满布置的。没想到自己布置的任务让A公司的李总专了空子。更可恶的是李总不仅借题发挥,还把肖总往沟里带。

事已至此,王董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等一切尘埃落定,清者自清,谣言总会有消停的时候。

这时,王董才发现并没有人在乎谣言的真假,也没人在乎事情的真相。不管张副总的谣言是不是真的,这些事情已经造成对集团公司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谣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谣言背后的人,通过这事借题发挥的人。

想到这里,王董也有了些许安慰,毕竟通过这件事,也算看清了公司的几个人的嘴脸。

奶奶的,真是人心不古。王董心里想,还是等这事消停以后,自己要专程去一趟在省城的上级公司大老板做个汇报,不管自己以后还在不在集团公司,都要把下属公司的几个老总做个调整。

0 阅读:0